发布于 2023-05-11 19:11

  产后盗汗是月子病的一种,是产妇在分娩之后,常常在睡觉的时候大量出汗的一种现象。如果只是在产后一周内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那么还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这样的出汗是产妇体内多余水分排出的过程。但是如果盗汗时间持续较长时间,那么就可能是病理性的产后盗汗。这样的产后盗汗问题就比较大了,需要及时通过饮食或按摩来治疗,不然很可能会引发重大妇科疾病。在治疗之前,首先要确定产后盗汗的原因。

  西医无此诊断病名,因此以中医理论来解释。中医认为产后盗汗是因为身体虚弱导致的。当妈妈在生育后,往往身体虚弱,在产时消耗了不少气血,气虚卫阳不固,腠理不密,就会导致阳不敛阴,阴津妄泄而汗出。如果妈妈属于阴虚,加上产时失血伤阴,虚阴生内热,睡觉时候阳乘阴分,热破津液外泄,从而发生产后盗汗。

  盗汗见于很多的疾病,比如结核病,所以有的产妇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结核等。实际上,产后盗汗是非常常见的。病理性产后盗汗持续时间比较长,甚至是几个月,多因为妇女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阴血骤失不能敛阳,阳气外浮,津液随之而泄;或因产时气血耗损,气随血耗,卫外不固,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阴虚造成的。

产后盗汗的原因相关文章
1.产后盗汗是月子病的一种,是产妇在分娩之后,常常在睡觉的时候大量出汗的一种现象。如果只是在产后一周内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那么还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这样的出汗是产妇体内多余水分排出的过程。但是如果盗汗时间持续较长时间,那么就可能是病理性的产后盗汗。这样的产后盗汗问题就比较大了,需要及时通过饮食或按摩来治疗,不然很可能会引发重大妇科疾病。在治疗之前,首先要确定产后盗汗的原因。 2.西医无此诊断
发布于 2023-06-27 21:55
0评论
产后盗汗是一种月子病,需要通过饮食调理或按摩来治疗。产后盗汗指的是部分产妇在分娩之后,出现无原因的大量出汗的现象,这种现象多发生在产妇睡眠过程中,睡醒后出汗的现象就会停止。妈妈在宝宝出生后的几天内,比其他人要更容易出汗,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出现坐月子期间出汗多的情况久久没有消失,这就要提高注意,可能是患上了“月子病”产后盗汗。产妇产后出汗的程度与产妇自身的体质、产程是否顺利等因素有关。产妇出汗
发布于 2023-06-27 22:02
0评论
产后褥汗实际上就是产后妈妈在宝宝出生后发生出汗比平时增多,尤其在饭后、活动后、睡觉时和醒后出汗更多的现象。遇到夏天甚至会大汗淋漓,湿透衣裤、被褥,一般在产后1个星期出汗较多,尤其在产后1-3天,出汗现象明显。产后褥汗根据特点分为生理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生理性出汗主要是指运动、天热出汗等正常的出汗情况,而病理性出汗分为产后自汗和产后盗汗。不过妈妈不用担心,褥汗一般在产后1~3天较为明显,于产后1
发布于 2023-05-07 15:54
0评论
盗汗主要是因为心血不足和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虚则阳盛,虚热内生,阴气空虚,睡则卫气乘虚陷入阴中,表无护卫,肌表不密,荣中之火独旺于外,蒸热,迫津外泄则汗。醒则气固于表,玄府密闭而汗止阴。 盗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盗汗的发生率很高,有时弄得家长非常紧张,这就需要掌握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 (1)生理性盗汗: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
发布于 2024-02-24 19:01
0评论
1.生理性盗汗: 不需要特别的处理,在数日后会自行好转。但在出汗时,毛孔张开,易受风寒,引起感冒。应注意要及时擦干汗液,注意皮肤清洁,如汗湿衣服要即行更换。 2.病理性盗汗: 如出汗极多,或出汗持续时间长,可在中医指导下用中药补气止汗,大夫会根据情况辨证给药,切忌自行乱服药。
发布于 2023-06-27 22:08
0评论
夜间盗汗的原因很多:①与睡眠环境如空气流通状况、被褥的厚度与透气等有关;②有些原发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淋巴瘤等恶性肿瘤,都可能会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③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亢的患者,以及有精神障碍、自律神经等功能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晚上大量出汗;④小儿入睡前活动量过大或进食,均可造成入睡后最初2小时之内出汗较多。 夜间盗汗的中医分型,主要分两类:①阴虚火旺,主要表现为夜间盗汗、五心烦热,
发布于 2024-04-30 12:53
0评论
这种症状多数是因为阴虚和气虚引起的,你可以吃(六味地黄丸+虚汗停)一起吃,温开水服药,滋阴补气收敛,就会好的啦, 油炸的,上火的辛辣的,凉的,不能吃,不能熬夜,少上网.服药后如无明显效果或加重建议就诊,注意饮食起居.适量的运动.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醒后汗自停的现象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 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
发布于 2023-03-26 14:09
0评论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盗汗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症。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此名,中医认为盗汗多为肾阴虚所致。 病因病机 1、肾阴虚:虚则阳盛,虚热内生,阴气空虚,睡则卫气
发布于 2022-10-08 22:06
0评论
产后汗症包括产后自汗、产后盗汗。产后气虚腠理不密,出现汗出不止,动则益甚者,为产后自汗。阴虚内热,出现睡时汗出,醒后即止者,为产后盗汗。 1、妇女产后汗出量过多,持续时间长。 2、产后自汗表现为静止汗出不止,动则愈甚,或但头汗出,甚或面如水洗,或汗出虽然不多,但持续多日不止。 3、产后盗汗表现为产后睡则周身汗出,甚则通身如浴,醒后自止。 4、检查多无明显阳性体征。
发布于 2023-02-10 08:51
0评论
宝宝新陈代谢旺盛,出汗较成人多,这是正常现象。进入夏末初秋后,气候转凉,宝宝出汗理应减少,但一些体弱的宝宝仍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后明显。由于汗多湿衣,在受冷后容易感冒,感冒后体更虚,出汗更多——形成恶性循环,我们称之为“盗汗”。那么,宝宝盗汗怎么办呢? 一、治疗方法 1、生理性盗汗: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导致高热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动量过大,或饱餐
发布于 2024-05-17 10:1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