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8-29 06:12

  气象医学家解释,暖冬气候使得大地水分蒸发快,气候变得异常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眼发涩、皮肤干燥和发痒等症状,加之干燥的气候会大大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从而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肺炎、哮喘等。忽冷忽热的气候还易使儿童遭受“倒春寒”之苦,感染百日咳、麻疹、猩红热等疾病。

  养生专家提醒,雨水期间要注意“倒春寒”现象。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市民应该注意身体保健,避免在这个时候招病。

  需要提醒的是,市民不要过早减去外衣,应多捂一段时间,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新的气候条件。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容易出汗,这时候脱衣服容易着凉,不减衣服闷热难受。养生专家建议,体热的市民出门在外可多带一件轻便的衣服,避免着凉。“因为春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容易伤骨关节致病。尤其是一些年轻人,自恃身体好,却不知道这些疾病会一直潜伏体内,年老时聚积爆发。”

  对于年老体弱者,春季不宜用冷水。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尽管养生道上有种说法,称常年用冷水洗脸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但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若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很容易侵入关节,加之没有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在手上,就容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在头上就容易出现疼痛等症状。

  另外,在春季时期,湿冷犹存,洗头后应该及时用风筒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再变凉,很容易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尤其是洗完头就赶着出去,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很容易出现“偏头风”的症状。

雨水节气“倒春寒”怎么办相关文章
春捂要恰到好处 很多朋友因为要预防“倒春寒”就首先想到春捂,但是春捂也要捂的“捂”要恰到好处,否则反而不利健康。具体的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健脾祛湿食芡实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贵如油的春雨通常会慢慢增多,但若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
发布于 2023-08-29 06:05
0评论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雨水墙纸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
发布于 2023-08-29 05:52
0评论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 雨水节气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这时的大气环流处于调整阶段,中国各地的气候特点,总的趋势是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温暖过渡。 黄河中下
发布于 2023-08-29 05:59
0评论
严寒的冬季使得空气变得干燥,而干燥的气候会大大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早春天气冷暖不定,很容易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肺炎、哮喘等。 此外,在“倒春寒”的天气中,人体受到低温刺激后,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使心、脑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脑部缺血缺氧,加速血栓的形成。同时,由于立春季节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容易导致血液黏稠,血流减慢,因此,容易发生脑血管疾病。中风发生时往
发布于 2023-04-12 23:21
0评论
任何养生和治疗,离不开“阴阳消长”的原则。谈到季节养生,就要谈到此季此时阴阳如何消长,太阳光照长短,人体生理的相应变化,才能理解和掌握“天人相应”的治则治法和生活保健方法。1、春捂的原理:春季从何时算起呢?春季的阴阳如何消长呢?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
发布于 2022-09-30 21:39
0评论
已经到了“春打六九头”的时候了,此时天气正在逐渐回温,但是依然寒意森森,这时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要注意了,切不可兀自认为天气转暖就忽视了自己心脑血管的保健,这里小编教大家三招安全迎春。捂出温暖——腰膝暖,心脑暖“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由冬入春,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需要适应,再加上心脑血管病人的血管弹性差,血管内皮已有受损,血管壁粥样硬化致使管腔狭窄,极易发生斑块脱落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因此要
发布于 2023-03-07 11:56
0评论
如我们前一篇帖子说到的,前列腺炎就像是男人的“感冒”。最近几天北京的天气变化很大,气温下降比较明显,市区连续两天出现了降雪。不少门诊患者都说自己的前列腺症状反复或加重了,一问他们最近都有受凉、感冒的情况。所以我们一再不厌其烦地提醒大家,天气变化时一定要注意自身保暖,不要受凉,尽量避免前列腺炎的加重。再过不久北京就要停止供暖了,这对“慢友”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不过大家不用担心,口服一些对证的汤药或
发布于 2022-11-28 05:21
0评论
雨水节气“调养脾胃”最重要。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在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中,五行中的土对应于五脏中的脾)《图书编·脏气脏德》指出:“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春天
发布于 2024-03-13 16:19
0评论
节气气温 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 雨水特点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
发布于 2023-07-09 05:39
0评论
泰卦寅月,雨水为春季第二个节气。以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时为雨水。下雨积水,故名雨水。雨水是草木萌生,万物欣欣向荣的时候。养心方面,雨水肝旺而脾虚。应心平气和,避免大怒,使肝气不横逆。可春游,观赏万物复苏,舒畅心情。养身方面,雨水宜早睡早起,饮食宜多食甘味,少食酸味,达到健脾抑肝作用。要吃些山药,芋头,萝卜,春笋,香椿等。可喝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薏米粥等。雨水应防流感,胃痛,腹痛,关节痛等病。
发布于 2022-09-30 15:2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