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常见于低龄幼童,是由于宝宝的脊髓、脊神经受病毒感染后而引起的疾病,传染性高后果严重。部分宝宝得病后可以自行痊愈,但多数宝宝患病后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畸形,结果引起终身残疾,多为跛行甚至根本不能站立、行走。目前对这种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通过使用疫苗进行预防。
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人体通过摄入疫苗中减毒或灭活的病毒产生抗体,从而达到抵御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效果。
现有种类:Salk 1955,灭活脊灰疫苗;Sabin 1961和1963,单价和三价口服脊灰疫苗。
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减毒活疫苗(OPV),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种名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IPV),是一种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
脊灰疫苗主两种工艺:减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脊灰减活疫苗是将高致病能力的脊灰野生病毒培养成低致病能力的脊灰疫苗病毒制备而成的,疫苗中含有活的脊灰疫苗病毒。脊灰减活疫苗应用历史悠久,为全球消灭脊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脊灰减活疫苗有一个日益显现的重大缺点:接种后可能发生罕见的疫苗相关麻痹(症状与小儿麻痹症相同),并留有终生残疾。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接种脊灰减活疫苗发生相关麻痹的概率约为1/25万剂次,新闻中有相关糖丸致残的报道。
为了克服减活疫苗的缺点,发达国家纷纷改用脊灰灭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虽然成本昂贵,且免疫效果略逊于减活疫苗,但其能够完全避免疫苗相关麻痹,将来一定会完全取代脊灰减活疫苗。
我国的国产脊灰疫苗全部为减活疫苗,即我国全部采用“糖丸”方式给宝宝接种脊灰疫苗。有糖丸剂型和液体滴剂两种。我国脊灰灭活疫苗的制备工艺与国际上常用的灭活疫苗不同,我国是将培养的脊灰疫苗病毒灭活制成疫苗,国际上全部是将培养的脊灰野生病毒灭活制成疫苗。两种疫苗工艺孰优孰劣目前还难见分晓,但由于脊灰野生病毒培养对实验室的安全级别要求最高,且存在环境泄漏风险,因此我国使用脊灰疫苗病毒工艺的成本会更低些,也更加安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