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29例均为门诊确诊的脓疱疮患儿,其中男136例,女93例;年龄6月至14岁,平均7.9岁;病程2~26 d,平均8.8 d。随机分为A,B,C 3组,各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比、平均病程及症状严重程度比较均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组患儿一般情况见表1。
1.2 病例选择
符合脓疱疮诊断标准[1];年龄在6月至14岁之间,无其他内外科疾病;1周内未系统或局部使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制剂及各类抗生素;自愿配合治疗,能按时复诊。
表1 3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例)
组别n男女 年龄平均病程(d) 症状较重者A组89 55347.2±6.5 8.7 15B组78 42367.3±6.7 9.4 12C组62 39238.0±5.9 8.19
1.3 剔除标准
未按规定要求治疗或自行停止治疗者;治疗期间自行使用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者;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A组外用自制复方氧化锌油膏(主要成分为氧化锌、氯霉素、强的松、冰片),B组外用2 %莫匹罗星软膏(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C组外用1 %红霉素软膏,均3次/d,连续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一般病例仅外用油膏或软膏,症状较重(有体温增高或局部淋巴结肿大)者加服头孢氨苄3次/d(按身体质量计算剂量),并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尿常规检查;皮损渗出较多或有脓痂覆盖时先用0.1 %雷夫奴尔液湿敷,除痂后再外用药物。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方法及药物。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评定疗效。治愈为皮损全部消退,结痂全部脱落;好转为皮损消退达50 %以上,无新皮损,皮疹干涸结痂;未愈为皮损不减或消退不足30 %,有新皮损。
2.2 疗效观察
疗效显示A组恢复最快,一般2~3 d;B组次之;C组较慢。有效率以治愈加好转计,A组有效率为93.26 %,B组为91.02 %,C组为61.29 %。经χ2检验,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有效率与治愈率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有效率与治愈率均略高于B组,无统计意义(P>0.05)。表2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C组比较*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