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完善及真空采血管在医院中普遍应用,临床对于医学检验的质量及化验回报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常规生化检测中使用的标本为血清,血清的分离时间约为20-30min,气候寒冷时血清分离时间更长。另外在血清中的纤维蛋白凝块常会滞留于采样针内,影响检测时间。肝素作为抗凝剂应用于临床检验的部分项目中已经得到认可,如血气分析检测[1]。虽然肝素真空管能够减少堵塞采样针的机会,提高检验的效率,但是抗凝血下的标本与血清标本检测结果的差异性仍是值得注意的。本文对比分析100例健康体检者常规生化检查的肝素抗凝血浆及血清标本检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来我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人员。其中男性53人,女性47人。年龄范围在27岁-55岁。
1.2 样本采集管:血清分离管使用黄头管,肝素抗凝管使用绿头管,均由浙江拱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仪器与试剂:仪器采用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4 方法:样本采集及前处理:规范按照采血标准对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静脉采血分别盛放与黄头管及绿头管中,每管血量不少于2ml。对于肝素抗凝管以3000r/min离心5min分离出血浆。将常规血清组所得样本在室温37℃中放置25min,后以3000r/min离心5min分离出血清。
1.5 样本检测项目:两组标本均经行ALT、AST、ALP、GGT、TP、ALB、TBIL、DBIL、TG、HDL-C、LDL-C、UA共12项检验。所有标本均在2h内规范操作完成。
1.6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作正态性检验和配对t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样本的检测结果及统计分析:其中ALT、AST、ALP、TG、GGT、TP、ALB、DBIL、UA这9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BIL 、LDL-C、HDL-C3项比较无显著差异,详见表1.
表1:血清与血浆12项指标检测结果对比
项目单位 血清肝素血浆组P
ALTIU/L11.67±31.9310.44±31.62<0.05
AST IU/L19.53±3.5718.75±21.96<0.05
ALPIU/L47.25±11.7646.66±11.84<0.05
GGTIU/L13.42±4.9112.83±4.86<0.05
TPg/L76.05±3.1778.01±3.51<0.05
ALBg/L47.25±1.7646.66± 1.84<0.05
TBILʋmol/L17.48±6.3017.64±6.12>0.05
DBILʋmol/L6.26±2.686.59±2.32<0.05
TGmmol/L0.73±0.200.71±0.20<0.05
HDL-Cmmol/L1.50±0.2551.50±0.261>0.05
LDL-CIU/L2.08±0.562.05±0.56>0.05
UAʋmol/L286.61±41.6291.5±43.5<0.05
3 讨 论
关于抗凝血浆及血清在常规生化检验的结果一致性分析对比研究较多,由于仪器试纸等研究方式的不同,目前关于其一致性尚无统一定论。临床检查系统需要一个固定组合的检验系统的,其中包括仪器、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检验程序和保养计划等的组合[2、3]。但是在我国现状是各个医院有自己成立的检查系统,与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的方法并未接轨。所以临床检验结果在可比性及溯源性仍存在很大的问题,不同实验室的检验值互相认可仍有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4]。在本次研究中,通过100例样本的检测结果及统计分析:其中ALT、AST、ALP、GGT、TG、TP、ALB、DBIL、UA这9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TBIL 、LDL-C、HDL-C这3项比较无显著差异性,说明这3项血清与血浆检测结果的一致。肝素是对生化检查影响较小的一种抗凝剂。它主要是通过结合抗凝酶后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阻滞凝血酶元的生成。另外肝素能够阻滞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由于肝素能够影响血液中部分其他酶类的活性,影响血中原有成分的含量,考虑ALT、AST、ALP,改变可能与肝素影响有关。血清分离需要放置较长的时间,在此阶段,部分红细胞会遭到破坏,而肝素抗凝血浆放置时间短,所以破坏成分较少,在临床上生化检查项目的结果是参照血清标本检查制定的,故而与血浆标本是存在差异的。然而目前血浆标本与血清标本部分项目如GGT、TP、DBIL、UA的差异并没有有力的说服依据,这些差异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肝素抗凝的优势在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离心出血浆快速检验,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回报出结果。这对于应与于急诊检验来讲是有益处的。虽然血清标本检验与血浆标本检验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非否认其中一种检验结果的错误,仅是用结果证明是存在差异的。所以在临床上,我们认为,是要重视两种检验方法的差异,建议对两组类型的检查结果分别建立不同的参考范围,增加临床检验的精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