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各种故事里面,常见到用水银谋害人命的,但实际上口服水银想要毒死人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消化道对汞的吸收率非常低。如果出现宝宝咬碎水银温度计,最重要的不是担心汞中毒,而是注意不要吞下去玻璃。
还有一种非常小众的中毒模式:用注射剂直接将水银注射进身体来害人或者自杀,也是效率很差的一种模式:虽然水银作为液体金属会阻断血管、伤害器官,但是不会造成急性汞中毒。
汞蒸气则是更容易造成单体汞中毒的原因。汞蒸气在较低浓度(0.7-42微克/立方米)的情况下,就可以对人体造成慢性汞中毒的影响。长期在工作或生活中误接触汞蒸气的人,会出现慢性汞中毒:比如相关行业的工人,实验室人员,医生等等。不过慢性汞中毒没致死或致癌那么直接,更多体现在失眠、头晕、健忘、脱发、身体震颤等方面。
是否慢性中毒,更重要的是暴露时间,短时间暴露在这种低浓度下,是不会影响到人体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在1-44毫克/立方米较高浓度下,短时间的暴露(4-8小时)就会造成急性汞中毒。急性汞中毒则会出现口腔中有金属味道、头疼、呕吐、腹痛、发烧,严重的会出现器官损伤的情况。一般来说,的确如果在这种浓度下生活几天,可能会致死,但是合理的情况下,几小时内,急性中毒症状已经足够警醒任何人该去医院治疗了。
在家里不小心打碎了水印体温计会怎样?
那一个水银体温计碎在家里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按照体温计含1克汞,室内面积80平米,层高2.5计算。完全蒸发后,汞蒸汽密度为5毫克/立方米,的确在急性汞中毒的范围内。但正常情况下汞的挥发速度很慢,是以月或年为时间轴的,因此不太可能达到急性中毒的级别。除非你像某个汞中毒新闻的主人公一样,马上拿拖把拖地,把水银打散成无数的小液滴,主动人为千万倍的加快汞蒸汽的生成速度。
相对于上面两种中毒情况,第三种更为常见,就是汞的化合物的摄入。汞化合物包括无机汞化合物和有机汞化合物。无机汞化合物相对好一些,但史上也不乏被当成投毒杀人案的凶器。无机汞化合物在国内最出名的一种是硫化汞,也就是中药中的朱砂,不少中成药因为含朱砂超标而在国外禁售。
有机汞化合物的毒性则强很多,二甲基汞只要滴几滴在人皮肤上,就可以致死。而我们曾说过的海鱼中的汞问题的主角:甲基汞的毒性也很高,致死量和砒霜是差不多一个等级的。即便是微量,长期摄入也可能会造成身体、智力、视力、听觉等全方位障碍,也就是著名的“水俣病”——这个60年前因工业污染造成的集体甲基汞中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