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12-11 02:43

  急性或亚急性肌萎缩

  一般为神经原性萎缩,其发生的速度与神经损害的速度和程度有关。神经受损及中断的越急、越严重,则肌萎缩发生的越快、越明显。急性起病时肌萎缩发生于瘫痪之后,临床以瘫痪的表现为主,如脊髓灰质炎、周围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症、酒精中毒等。神经痛性肌萎缩早期表现为肩胛附近的剧烈疼痛,继之在肩胛附近很快出现肌张力降低、瘫痪及肌肉萎缩,在某些肌群中可出现单一的萎缩,呈镶嵌式。

  二、进行性四肢远端性肌萎缩

  常为神经原性肌萎缩,以四肢远端为主,上肢于手的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表现明显,而下肢于胫前肌的萎缩表现较明显。两侧基本对称,常发生于瘫痪之前,为单一的症状。常见的疾病有运动神经元病的肌萎缩侧索硬化型和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颈椎病所致的上肢远端的无力和肌萎缩。腓肠肌萎缩症表现为下肢大腿下1/3 处为界的肌肉萎缩,伴有深浅感觉障碍,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另外,脊髓空洞症、脊髓血管畸形、麻风以及慢性前角灰质炎都可致四肢远端的进行性肌萎缩。肌肉病的萎缩性肌强直和远端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也表现为四肢远端的肌萎缩。

  三、进行性四肢近端性肌萎缩

  常为肌原性萎缩,以四肢的近端及躯干肌明显,常表现为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的萎缩和无力。如颈肌的无力,有些患者需用手支撑才能将头抬起。肩胛的肌肉萎缩构成翼状肩胛。骨盆带肌的萎缩无力形成特异的‘鸭步’步态。常见的疾病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糖尿病性肌萎缩和激素性肌病。

  进行性四肢远端性肌萎缩

  常为神经原性肌萎缩,以四肢远端为主,上肢于手的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表现明显,而下肢于胫前肌的萎缩表现较明显。两侧基本对称,常发生于瘫痪之前,为单一的症状。常见的疾病有运动神经元病的肌萎缩侧索硬化型和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颈椎病所致的上肢远端的无力和肌萎缩。腓肠肌萎缩症表现为下肢大腿下 1/3处为界的肌肉萎缩,伴有深浅感觉障碍,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另外,脊髓空洞症、脊髓血管畸形、麻风以及慢性前角灰质炎都可致四肢远端的进行性肌萎缩。肌肉病的萎缩性肌强直和远端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也表现为四肢远端的肌萎缩。

 进行性四肢近端性肌萎缩

  常为肌原性萎缩,以四肢的近端及躯干肌明显,常表现为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的萎缩和无力。如颈肌的无力,有些患者需用手支撑才能将头抬起。肩胛的肌肉萎缩构成翼状肩胛。骨盆带肌的萎缩无力形成特异的‘鸭步’步态。常见的疾病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糖尿病性肌萎缩和激素性肌病。

手掌肌肉萎缩的症状相关文章
手掌肌肉萎缩是肌肉萎缩类型中较为多见的一种,任何年龄均可患病,造成双手肌肉萎缩的病因很可能与中毒,代谢异常,感染,遗传等有一定的关系,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人还会出现生命威胁,除了要在医生的监督之下进行治疗外,还应该学会自我调节,这样病情才会康复的更快。 手掌肌肉萎缩是一个综合病症,可由许多部位和多种疾病造成。如多发性神经炎,肌肉部位的疾病如远端型肌营养不良、平山病等,也可由两上臂多根神经损害引起,如
发布于 2023-12-11 02:23
0评论
①、原发性脊髓前角或脑干颅神经运动核及其传导途径的病变所致之肌肉萎缩。 ②、脊髓病变,如损伤、产伤、脊髓压迫、带状疱疹性脊髓炎和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等。 ③、并发于中枢神经弥漫性病变的神经元性肌肉萎缩,如关岛运动N元疾病,海绵状自质脑病,家族性遗传性共济失调,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大脑叶性萎缩等。 ④、先天发育畸形所引起的继发性中枢神经元性肌肉萎缩,如先天性颅神经核发育不全,综合症,脊髓积水,脑脊髓膨
发布于 2023-12-11 02:49
0评论
神经原性肌萎缩常见的原因为废用、营养障碍、缺血和中毒。前角病变、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的病变等均可引起神经兴奋冲动的传导障碍,从而使部分肌纤维废用,产生废用性肌萎缩。 另一方面当下运动神经元任何部位损害后,其末梢部位释放的乙酰胆碱减少,交感神经营养作用减弱而致肌萎缩。肌原性肌萎缩是由肌肉本身疾病,可能还包括其他一些因素,如肩带或面肩肱型的肌营养不良患者,通过形态学检查证实为脊髓型肌萎缩。 用微
发布于 2023-12-11 02:29
0评论
肌肉萎缩主要就是一侧胸锁乳突肌萎缩合并斜方肌肉萎缩,双侧胸锁乳突肌萎缩,伴有全身性肌肉萎缩、行动起步困难、早秃、性腺萎缩。一侧背阔肌萎缩,肌肉萎缩的症状可不伴有同侧肱三头肌萎缩,但有局部皮肤感觉减退。一侧胸大肌萎缩,不伴有其他肌肉和神经系统症状。肌肉萎缩的症状可有一侧三角肌萎缩,肩关节外展不能或力弱,不伴有其他肌肉萎缩而腋下有压痛双侧肩胛带肌萎缩,有急性病史,无感觉异常及局部压痛。 肌肉萎缩的症
发布于 2024-01-30 14:45
0评论
其主要症状为肌肉无力,收缩困难,肌肉体积明显减小。 1.神经源性肌萎缩:因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损害所致。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损害时肌萎缩呈节段性分布,以肢体远端多见,对称或不对称,不伴感觉障碍,常出现肌束颤动,肌力和腱反射程度与损害程度有关。肌电图见肌纤维震颤电位或高波幅运动单位电位。活检见肌肉萎缩变薄。镜下呈束性萎缩改变。 2.肌源性萎缩:由肌肉本身疾病所致。萎缩不按神经分布,常为近端型骨盆
发布于 2023-11-17 08:11
0评论
危害一:肌源性萎缩由肌肉本身疾病所致。萎缩不按神经分布,常为近端型骨盆带及肩胛带对称性肌萎缩,少数为远端型。伴肌力减退,无肌纤维震颤和感觉障碍。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醛缩酶等均不同程度升高,肌权磷酸激酶最为敏感。肌电图特征性改变为出现短时限多相电位。 危害二:神经源性肌萎缩因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损害所致。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损害时肌萎缩呈节段性分布,以肢体远
发布于 2023-12-11 02:36
0评论
1早期症状 肌肉萎缩早期可以不明显肌力肌张力变化不大上肢肌萎缩往往先在大鱼际肌的挠侧缘出现 2肌纤维颤动 可用拇指轻叩萎缩的肌肉而诱发肌纤维颤动的大小与病损范围肌纤维长短成正比肌纤维颤动的出现常提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3肌肉肥大 如果肌肉肥大但弹力肌力位反射均减弱则称假性肥大假性肥大多位于萎缩肌肉的邻近部位多见于肌源性肌萎缩 4肌强直 当肌肉收缩之后不能立即弛缓仍呈持续收缩状态必须经反复动作后才弛
发布于 2024-06-21 10:11
0评论
一、肌源性的肌萎缩 此类肌肉萎缩一般不按神经分布,通常为近端型骨盆带和肩胛带的对称性萎缩,有少数患者为远端型。在病发时患者会伴有肌力的减退,没有肌纤维震动以及感觉障碍等症。而且患者的乳酸脱氢酶、血清肌酸磷酸激酶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二、神经源性的肌萎缩 此类肌肉萎缩主要是由于机体的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和损害造成的。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在受到损害时,肌萎缩会呈节段性的分布,通常以肢体的远端较为
发布于 2024-06-15 09:10
0评论
1、青年一侧性上肢肌萎缩症发病于十四到二十四岁,男性常见,起病隐袭,表现为前臂中点以下变细,大、小鱼际和骨问肌萎缩明显,常为单侧,萎缩界限鲜明,无感觉障碍,但植物神经障碍比较明显。肌肉萎缩进行至1-3年内自行停止。 2、早期肌肉萎缩症状可以不明显,肌力和肌张力变化不大,上肢肌肉萎缩往往先在大鱼际肌的挠侧缘出现。 3、活动不灵,双足无力,麻木这些也都是肌肉萎缩患者发病初期的症状,腓骨肌开始萎缩,后
发布于 2024-06-20 08:23
0评论
1、急性或亚急性肌萎缩:一般为神经原性萎缩,其发生的速度与神经损害的速度和程度有关。神经受损及中断的越急、越严重,则肌萎缩发生的越快、越明显。急性起病时肌萎缩发生于瘫痪之后,临床以瘫痪的表现为主,如脊髓灰质炎、周围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酒精中毒等。神经痛性肌萎缩早期表现为肩胛附近的剧烈疼痛,继之在肩胛附近很快出现肌张力降低、瘫痪及肌肉萎缩,在某些肌群中可出现单一的萎缩,呈镶嵌式。 2、进行性
发布于 2023-11-27 22:55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