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12-20 04:50

  细菌的属性和抗生素的应用  腹部切口感染的细菌来源常为内源性 ,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经验性地选择第3代头孢菌素与甲硝唑类联合应用预防切口感染。但要警惕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发生 ,及时调整 ,避免恶心、 呕吐引起腹内压增高导致切口张力增大或裂开 ,增大感染几率。而且多方研究资料及临床证实 ,抗生素术前30 min给药 ,可明显抑制细菌生长。相比术后给药 ,细菌在组织液的高营养状态下已快速繁殖 ,致病力增强 ,同等剂量的抗生素 ,所起到的治疗作用相对减弱 ,效能下降。所以术前抗生素应用得到推广 ,尤其是 2、 3类手术切口的患者。

  电刀的正确使用  近些年来电刀的使用在手术止血上发挥很大作用 ,方便手术医师操作 ,节省手术时间 ,提高手术效率。但电刀所产生的瞬间高能电流在切、 凝的同时极易造成周围组织的灼伤。适度的操作事半功倍 ,反复电灼引起周围组织的严重损伤 ,尤其是脂肪组织本身血供较差 ,热敏感性强 ,易变性坏死液化。笔者认为不能以烧灼面的颜色来判定是否有效 ,一些医师习惯性的认为电灼成黄、 深黄、 深褐或焦痂色方为有效 ,其实当出血点电灼后 ,周围看似色泽正常的组织已部分失去活性 ,电灼时间越长 ,损伤组织的面积越大、 越深。一旦缝合后 ,小部分的液化组织尚能被机体清除、 机化 ,液化组织较多时会因引流

  不畅导致伤口感染 ,延迟愈合。感染风险大大增加。建议切、 凝操作不要盲目加大电刀输出功率 ,达到切、 凝的手术目的即可 ,点到为止。经验得知 ,当切开筋膜、 脂肪组织时 ,在组织两边施加一定的牵拉张力 ,使得切开的组织很快分开至两边 ,不使其和电刀有过多的热能接触 ,可最大程度减少组织失活、 液化。

  切口的清理与缝合  就手术而言 ,因手术部位、 术式不同 ,存在切口污染可能或已污染情况。手术时间较长暴露组织细胞的氧化失活 ,组织的钳夹、 挤压 ,以及电刀烧灼后细胞液的渗出等因素都会使切口感染的机率增大。有些肉眼可见 ,有些微观存在。肉眼发现的往往术中注意清理 ,微观存在的易使人忽视增加感染危险。笔者认为常规用双氧水、 生理盐水冲洗切口 ,可大大减少伤口的感染率。即使是一般切口 ,也是利大于弊。双氧水冲洗时释放出的初生态氧有杀菌作用 ,同时它的发泡作用可松动各种炎性因素在组织表面的贴附 ,伴之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使之残留可能减至极少量 ,即使缝合后 ,组织正常的免疫作用即可抑制细菌生长。污染严重的切口如化脓穿孔性阑尾炎使用严格的冲洗方法能明显减低切口的感染率。笔者在化脓穿孔性阑尾炎术中每缝合一层 ,双氧水、 生理盐水冲洗 1次。并重新铺巾拟定无菌区 ,更换手套及所需器械、针线或是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后使用。越靠深层组织冲洗生理盐水量越大 ,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关闭切口。此法临床应用多年 ,效果很好。切口清理彻底 ,良好的缝合亦是保障。关闭死腔 ,视情掌握缝线张力以利引流渗出。张力较大的组织缝合时 ,不亦全部进针于切口两边等宽处。采用宽窄间隔缝合方法 ,避免缝线应力集中形成皮缘紧缩带 ,影响血运 ,进而影响切口愈合 ,增加感染风险。张力越大的切口 ,建议缝针边距差别越大 ,这样能更好地平衡切口周围张力 ,以免影响血运 ,导致组织清除炎性因子能力下降。

如何预防切口感染相关文章
手术部位感染被分为①切口感染和②器官/腔隙感染。切口手术部位感染被进一步分为表面切口感染(包括皮肤和皮下感染)或深部切口感染(包括深部软组织)。在手术过程中,2/3手术部位感染被限制在切口,1/3包含有达到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的定义要求在手术操作30天内至少发生下列情况之一:1、来自于表面切口的脓性渗出物;2、从表面切口的液体或组织无菌培养中分离出微生物;3、至少下列感染体征或症
发布于 2023-12-20 04:30
0评论
1.疾病本身的因素:由于外科患者多数为开放性损伤或者为腹膜炎体征,就诊时,如不妥善处理会发生感染,加上手术的创伤,机体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导致切口感染机率的增加[2]。因此外科手术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安排手术。 2.引流管的放置:骨科手术术后有些需要放置引流管,引流管的放置会导致切口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 3.营养不良:由于血清中的白蛋白含量不足,影响切口的愈合,临床上把应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作
发布于 2023-12-20 04:44
0评论
1.精心设计切口为避免切口疝的发生,临床医生应根据治疗目的,精心设计切口,尽量少用经腹直肌和腹直肌旁切口,代之以横形切口,正中切口和旁正中切口。 2.改善愈合能力加强病人的营养支持,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补充维生素C,K等,改善病人一般状况,提高愈合能力。 3.积极治疗合并症或并发症对糖尿病,凝血机制障碍,呼吸功能障碍,肝脏功能障碍,肾脏功能障碍等影响组织愈合的合并症或并发症,应积极治疗,择期手
发布于 2023-12-24 11:38
0评论
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体征有,疼痛、疼痛、局部肿胀、发红、发热等这些表现。首先到你们当地医院进行抗感染治疗,当感染控制后才能做清创缝合手术,加强营养。建议若没有形成脓肿的话,可以通过及时的更换切口敷料来减轻并消除炎症,如已经形成脓肿,建议您首先拆除切口缝线,使脓液流出,并选用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病人应该加强营养摄入,从而增强愈合的能力。如果在手术同时发现病人患有贫血或者蛋白含量过低,就应该适当给病人
发布于 2023-12-20 04:57
0评论
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 一、表浅手术切口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临床诊断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说明:1.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2.切口
发布于 2023-12-20 04:37
0评论
1、什么是“切口疝”“切口疝”是手术切口深处的筋膜层裂开或未愈合所致,可视为迟发的切口裂开或表面愈合的深部切口裂开。由于切口表面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层已愈合筋膜层裂开,在腹腔内压力的作用下,内脏或组织向外疝出,其疝囊可能是已经愈合的腹膜也可能是腹膜裂开后逐渐形成。“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生率为2%~11%。根据疝环大小,腹壁切口疝一般可分3型:巨型:直径>10厘米;中型:直径5
发布于 2023-01-29 12:22
0评论
1、看切口疝患者近期是否有腹部手术史,常有切口感染、裂开等情况。 2、查看患者的全身状况,是否体质较差,或有术前吸烟史和慢性疾病史等。 3、检查其临床特点,切口出现可复性肿块,体检可扪及腹肌裂开所形成的疝环边界。 4、进行辅助检查,对于切口疝,有时术前需要评估原发病的情况时,影像学可看到疝内容物,特别时CT可以清楚地见到腹前壁连续性中断,疝内容物外突。 专家提醒,切口疝不能忽视,切口疝早期不治影
发布于 2023-12-24 11:51
0评论
最近在我的网站上有好几个病友给我提问,说自己的肚子上长了一个“怪包”,开始的时候个头很小,后来渐渐的越长越大,而且这个“怪包”是在站立位或坐着的时候变大,平卧位的时候就可以消失,完全摸不到了,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这几位病友虽然病情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发病之前因为各自的原因腹部都曾做过手术(阑尾炎、结肠癌、胆囊炎胆石症等),出现“怪包”的地方就在原来做手术的切口瘢痕周围。到了医院
发布于 2022-12-26 04:45
0评论
(1)剖宫产切口供血不足,影响了切口的愈合。(2)手术时机不当,妊娠过早或过迟手术,均不利于切口愈合。(3)手术位置过高,切口位置对接缝合欠佳,影响愈合。(4)术后切口感染致切口愈合不良。(5)手术操作不当,切口边缘对合不齐,缝合的松紧及疏密度欠缺。(6)切口缝线残留:可能因个人体质原因至缝线不被吸收,或使用不可吸收缝线所致。(7)再次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位置选择不佳。
发布于 2022-10-01 22:15
0评论
1、加强孕期保健及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临产前2个月避免盆浴和性生活,积极治疗贫血等内科合并症。 2、待产室、产房及各种器械均应定期消毒。取缔非法接生,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及手术操作,认真观察并处理好产程,避免产程过长及产后出血。 3、掌握会阴侧切开指征和手术技术的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会阴侧切术的切口属3类切口,此类创伤发生感染的几率为10%-17%,术后注意切口的消毒和清洁,结合
发布于 2023-08-13 00:0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