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12-26 17:06

  未经药物治疗的弥散性球孢子菌病常是致命的,如患有脑膜炎,则预后尤其不好。在确诊后的1个月中,感染患者的死亡率超过70%,不能确定治疗能否改变这一状况。低危患者的原发性球孢子菌病不必进行治疗,高补体结合滴度表示已发生播散,需要治疗。轻、中度非脑膜肺外受累,应当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严重病例最好用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根据感染程度连续用药。伴有组织胞浆菌病、艾滋病伴有球孢子菌病时要采取维持疗法,以防止复发。不能耐受唑类药物的患者可用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

  如用两性霉素B治疗球孢子菌脑膜炎,需经皮下通道装置从脑池鞘膜下注射或脑室鞘内注射。然而,氟康唑已替代两性霉素B用于治疗大多数的球孢子菌脑膜炎,而且可能更有效。球孢子菌骨髓炎可用外科手术切除受累骨骼。原发感染者可通过休息、加强营养等而很快恢复。变态反应性病变严重者可考虑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但应防止因而引起的病菌播散。残留的良性肺部病变,为避免发生反复咯血,可考虑予以手术切除。对继发性感染者应从速进行两性霉素B、庐山霉素、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治疗,疗程宜长,用量必须足够。

球孢子菌病的治疗方法相关文章
一、球孢子菌病食疗方 【鱼腥豆带汤】 配方:绿豆30克,海带20克,鱼腥草15克。 制法:以上三味加水煎汤,去鱼腥草,加白糖适量调味。 功效:清热解毒。 用法:饮汤食豆和海带。每日1次,连服7日。 【绿豆百合薏米粥】 配方:薏米50克,绿豆25克,鲜百合100克。 制法:将百合掰成瓣,去内膜,绿豆、薏米加水煮至五成熟后加入百合,用文火熬粥,加白糖调味。 功效:养阴清热,除湿解毒。 用法:每日1~
发布于 2023-12-26 17:13
0评论
未经药物治疗的弥散性球孢子菌病常是致命的,如患有脑膜炎则预后尤其如此。在确诊后的1个月中,感染病人的死亡率超过70%,还不能确定治疗能否改变这一状况。 低危病人的原发性球孢子菌病不必进行治疗。高补体结合滴度表示已发生播散,则需要治疗。轻、中度非脑膜肺外受累,应当用氟康唑≥400mg/d或伊曲康唑400mg/d治疗,严重病例最好用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根据感染程度连续用药,直至总用药量达到1~3g。
发布于 2023-12-26 17:26
0评论
1、实验室检查真菌直接镜检可见内有孢子的孢子囊。室温下真菌培养,可见菌丝、关节孢子。 2、血清学检查: (1)检酸IgM炸为本病急性感染的诊断指标。大多数患者可在感染前4周内被检测出特异性的IgM,在2个月时消失,提示患者已经发生播散性感染。 (2)IgG抗体:在感染后4d至12周升高,在播散性感染后.IgG抗体持续阳性,病情一旦恢复即消失。 3、组织病理检查原发性皮肤球孢子茵病为慢性肉芽肿.
发布于 2023-12-26 17:00
0评论
由粗球孢子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表现为急性良性无症状的或自限性的呼吸器官原发性感染;偶尔播散,可在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骨骼,肝脏,肾脏,脑膜,大脑或其他组织形成局灶性病变. 球孢子菌感染可扩散至呼吸道以外组织,主要为皮肤、骨、关节和脑膜等,可出现脑膜炎、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原发性皮损多在接种感染1周~3周发生下疳样损害,以后形成结节,沿淋巴管分布,似孢子丝菌病,有淋巴管炎和淋巴结肿大,多数可自
发布于 2023-12-26 17:20
0评论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这个病有10多年了,是不是现在的医学还不能彻底医治好呢,记得很小的时候来医院看过,当时医生就说明这个病不好医,现在是否依旧如此呢?恳请大夫帮忙没有结果希望彻底的消除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科吕雪莲:这个病现在一般改称马拉色菌毛囊炎。=不是说真菌检查查到马拉色菌(过去的糠秕孢子菌),就一定是马拉色菌毛囊炎。一方面要看镜检下的真菌的数量
发布于 2022-12-03 13:46
0评论
糠秕孢子菌是几乎从人体表面各部位都能分离出来的常驻真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没有致病性腐生真菌而未受重视。但是,现代医学的研究发现,糠秕孢子菌是新的非常重要的条件致病真菌。在各种促发因素作用下,糠秕孢子菌可引起脂溢性皮炎,花斑癣、毛囊炎、头皮屑、某些异位性皮炎。常见很多人因头皮瘙痒来皮肤科门诊就医,他们多抱怨头皮瘙痒不但影响白天的生活工作,而且还让他们失去了夜间的安稳睡眠。那么,引起头皮痒的原因是什
发布于 2022-12-27 02:24
0评论
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是由圆形/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性皮肤真菌病.中药治疗该病有广阔的前景.该课题应用中医理论及现代技术从临床与实验两方面观察了导师用于临床多年的经验方双花解毒汤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疗效.临床观察中,口服双花解毒汤煎剂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36例,治愈率47.22﹪,总有效率94.44﹪;真菌学清除率72.22﹪,与伊曲康唑组疗效相当,且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实验部分制造动
发布于 2022-12-27 02:30
0评论
隐孢子虫引起的动物源性寄生原虫病。临床上以腹痛、水泻、发热为主要特征。以前仅见于牛犊、羊羔、雏鸡、火鸡、豚鼠等动物。1975年起始有人体感染的报告。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中国也有少数病例报告。易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常与动物接触的兽医和农民也可受染。儿童及青少年的感染率较成人高,在某些西方国家的同性恋者中,发病率也较高。也是某些患者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 隐孢子虫属顶端复合体动物门,孢子虫纲,球虫亚
发布于 2023-10-02 03:48
0评论
(一)发病原因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系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皮肤毛囊性真菌感染。 (二)发病机制 病原菌侵入皮肤后,在毛囊繁殖生长,引起孤立散在的红色圆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2~4mm大小。严重者有脓头形成。
发布于 2022-12-27 02:44
0评论
肺部真菌感染是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过敏、化脓性炎症反应或形成慢性肉芽肿。引起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分致病性真菌与条件致病性真菌: ①致病性真菌属原发性病原菌,常导致原发性真菌感染,可侵袭免疫功能正常宿主,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易致全身播散。病原性真菌主要有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足癣菌和孢子丝菌病等。 ②条件致病性真菌或称机会性真菌,如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毛霉和青霉属、
发布于 2024-01-24 14:10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