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
本品常捆成束或卷成团。茎枝长圆本形,多分枝,直径1.5~6mm,节间长3~6cm,有殖叶及叶痕。表面棕红色或暗棕色,有细纵纹,老枝光滑,细枝有淡黄色毛茸;外皮易剥落露出灰白色同皮。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心空洞。气微,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以表面色棕红、质嫩者为佳。
炮制
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通络。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传染性肝炎,痈肿疮毒,筋骨疼痛。
①《别录》:主寒热身肿。
②陶弘景:煮汁以酿酒,补虚疗风。
③《药性论》:主腹胀满,能土气下澼。
④《本草拾遗》:主热毒血痢水痢。
⑤《履巉岩本草》:治筋骨疼痛。
⑥《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消痰,祛风热,清咽喉热痛。
⑦《纲目》: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恶疮,散热解毒。
⑧《本草再新》:治心虚火旺,补气宽中,咳嗽,痈痿……
⑨《南京民间药草》:茎叶及花对眼睛发炎时有疗效。
⑩《贵州民间方药集》:叶:外敷治刀伤。
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湿热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