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风疹
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潜伏期为14~21天,前驱期有低热及卡他症状,常因症状轻微或时间短暂而被忽略。出疹期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耳后、枕部及颈后淋巴结肿大伴有触痛,持续1周左右。皮疹在淋巴结肿后24小时出现,呈多形性,大部分是散在斑丘疹,也可呈大片皮肤发红或针尖状猩红热样皮疹,开始在面部,24小时内遍及颈、躯干、手臂,最后至足部。
常是面部皮疹消退而下肢皮疹方现。一般历时3天,出疹后脱皮极少。在前驱期末和出疹早期软腭处可见红色点状粘膜疹,与其他病毒感染所致粘膜疹相似,无特异性。出疹时可伴低热,持续1~3天,轻度脾肿大常见。年轻妇女在出疹时或以后几天内有多发性关节炎,常为对称性,最常累及的是近端指(趾)关节,顺序是掌指关节、腕、肘、膝、踝、足、肩及脊柱关节,特点是局部有红肿、疼痛、触痛及渗出,持续几天至2周,很少有后遗症。此外尚有感觉异常及睾丸疼痛等报告。合并症有感染后脑炎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预后均良好。
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风疹病毒通过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细胞溶解、胎盘绒毛炎等引起胎儿损伤,可产生:
① 一过性新生儿期表现;
② 永久性器官畸形和组织损伤;
③ 慢性或自身免疫引起的晚发疾病,这些迟发症状可在生后2月至20年内发生。
风疹诊断标准
风疹与轻型麻疹极易误诊,与人类小DNA病毒B19、猩红热、幼儿急疹和肠道病毒引起的出疹容易混淆。所以实验室鉴别诊断占愈来愈重要的地位。风疹患者出疹1~3天,75%IgM阳性,4~15天约100%阳性,如采血时间过早,IgM阴性,可一周后再查一次,查IgM最好疹后一周至两周采血。查双份血时,第一份血在疹后七天内采集,第二份血采集距第一份十天以上,双份血应在同一实验室同时完成检查。
(一)疑似病例
发热(37℃或以上)、出疹、淋巴结肿大或关节炎/关节痛或结膜炎,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风疹的病例均为疑似风疹病例。
(二)确诊病例
疑似风疹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室证实为风疹感染的为确诊病例。
(三)临床符合病例
符合以下条件的风疹疑似病例为临床符合病例:
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无实验室诊断结果的临床报告病例。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明显流行病学联系的病例。
实验室证实为风疹暴发,同一暴发中其它未经实验实证实的病例。
(四)排除病例
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采取了合格的血清标本,并经合格实验室检测IgM阴性的病例。
(五)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1.确诊病例:有A组之中一项或B组者并经实验室证实的为确诊病例。
2.符合病例:有A组之中二项或A组之中一项加上B组之中一项者,但并未经实验室证实的病例为符合病例。
(1)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心脏畸形、先天性耳聋和视网膜色素沉着。
(2)血小板减少紫癜、脾肿大、黄疸、头小畸形、智力低下、骨骼发畸形、脑脊膜炎。
(六)实验室证实:有下例之一者为实验室证实。
1.IgM抗体捕捉ELISA法
病人或新生儿血/脐带血中风疹IgM阳性。
2.间接ELISA或血凝抑制法
病人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含由阴转阳)或婴儿6个月后血IgG不降反升。
3.在患者(新生儿或胎儿)内脏器官、呼吸道、尿液、鼻咽分泌物的标本中用Vero/BHK-21/RK-13细胞分离到风疹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