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1-22 11:3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症发病率的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糖尿病大国,目前有3000万糖尿病患者,患病率为2%~4%,其中中年人是高发人群,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并呈现年轻化趋势。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原因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如何发生的?在正常情况下,晶状体通过晶状体囊从房水中吸收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物。当患有糖尿病时,晶状体的渗透压增加,吸收水分并膨胀;再加上蛋白质合成受损,最终导致晶状体混浊,长期的慢性高血糖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
由于引起视力不良的因素除白内障外还可能是眼底病变,所以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应首先到医院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通过散瞳详细检查晶状体和眼底,明确白内障程度和糖尿病眼底分期,必要时做眼底荧光成像。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应根据眼底病变阶段和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程度来选择治疗方案:是先做白内障手术,还是先治疗眼底病变,还是两者同时进行。如果以糖尿病眼底病变为主,应先治疗眼底病变,发展到需要激光治疗的患者可先做激光治疗;如果白内障混浊程度较重,影响激光治疗,则可先做白内障手术;如果眼底病变达到V期以上,白内障影响眼底生物手术,可联合做白内障手术和眼底激光治疗。
如果先做白内障手术,医生会在术中为病人做一个较大的连续环形撕裂囊,打磨晶状体的前囊和后囊,并为其选择合适的晶体。这样做是为以后的激光治疗做准备,术后及时制定眼底透视和眼底激光治疗的密切跟踪计划。通过这样做,可以防止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其眼底病变可以与白内障一起得到治疗。还应要求内分泌科医生调整病人的用药,控制血糖。
误区
在临床上,一些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对治疗存在一些误区。
例如,有些患者认为自己有糖尿病就不能做白内障手术,或者认为手术效果不好而放弃了手术治疗。
有些糖尿病患者通常有高血糖、低血锌、伤口较难愈合、瞳孔不容易散大等问题。如果等白内障发展到晚期再做手术,会大大增加手术的难度和风险;这期间也会大大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如发生葡萄膜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达到失明的程度,最终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
另外,有些患者认为血糖值高就不能做白内障手术,这也是一种误解。只要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得好,白内障手术是可以顺利进行的,绝大部分患者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在临床上,空腹血糖值是手术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手术治疗可选择在Q8.9mmol/L范围内。通常视力在0.3左右的患者比较适合做手术。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患者在 "管住嘴,迈开腿,控制血糖 "的同时,还要注意各种并发症,早发现、早诊断、科学治疗。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 "管住嘴,迈开腿,控制血糖",早发现、早诊断、科学治疗。

关注糖尿病性白内障相关文章
人的眼睛好像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当晶状体变得混浊了,就称为白内障。糖尿病由于长期的血糖升高,体内代谢紊乱而导致白内障的发生。糖尿病性白内障类型:1、是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常发生于青年患者,双眼发病,进展迅速,可短期内晶状体完全混浊;2、与普通的老年性白内障几乎一致,为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区别在于糖尿病患者比一般老年人白内障发生率要高,发生的年龄要
发布于 2022-11-22 09:41
0评论
糖尿病在我国有愈来愈多的趋势,大约有一半的病人并不清楚自已患了糖尿病,更不知道会影响眼睛。 糖尿病对眼睛的影响可以表现在各方面,如球结膜毛细血管扩张;角膜感觉减退;虹膜睫状体炎;晶体屈光度变化(屈光不正);眼球运动神经麻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虹膜红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糖尿病性白内障;等。 严重的糖尿病性白内障能导致失明,而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以往一般将糖尿病性白内障视为手术禁忌
发布于 2023-01-26 11:20
0评论
儿童晶体较成人软,因此儿童白内障手术会给眼科临床医师操作简易的印象,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儿童白内障手术看似容易,实则需要眼科临床医师在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上采取精细的手术设计和操作。据ASCRS统计,眼科医师人均行儿童白内障手术每年仅7例,因此眼科医师在该方面普遍临床经验和临床研究不足,远低于每年近千台成人白内障手术的手术数量和经验。并且,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们有独特的解剖、生理、心理和社会状
发布于 2022-09-27 00:53
0评论
糖尿病白内障的病因糖尿病白内障是如何发生的呢?正常情况下,晶状体通过囊膜吸收房水中的营养物质,排除代谢产物。当患有糖尿病时,晶状体渗透压升高,吸收水分而肿胀;加之蛋白质合成发生障碍,最终导致晶状体混浊,长期慢性高血糖久而久之引起白内障。糖尿病白内障的治疗由于引起视力不好的因素除白内障外还可能是由眼底病变等引起,因此,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首先要到医院做详细的眼部检查,通过散瞳详细检查晶状体和眼底,明确
发布于 2022-10-18 01:34
0评论
概述 白内障发病率非常高,我们身边的朋友很多的患有白内障,根据调查,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和视力残疾的原因,人类约25%患有白内障。患上白内障给人们带来许多不便,严重的视力障碍给人们带来很多痛苦,因此防预白内障应受到大家的关注,下面我给大家分享怎样有效的防预白内障的一些方法。 步骤/方法: 1、 积极预防慢性疾病,包括眼科的慢性疾病和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并发的白内障,因此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可以有效
发布于 2024-01-26 00:44
0评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视力能恢复正常的关键要看患者本身,眼底是否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病情程度。如果术前病人已经有视网膜出血、渗出,甚至发生了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脱离等,这时,即使白内障手术很成功,术后视力恢复不会理想。另外,因糖尿病患者长期代谢紊乱,身体抵抗力降低,手术恢复期长,这也是白内障术后视力不理想的原因。总之,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后视力能否恢复或提高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患者手术
发布于 2022-11-22 09:36
0评论
糖尿病和白内障同属于老年性疾病,常常发生在同一人身上,而且,高血糖也是促进白内障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发生的比一般人早、进展快。大家都知道,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手术治疗了。那么,糖尿病患者做白内障手术,是不是有些什么特殊要注意的地方呢? 手术前: 尽可能详细查眼底。威胁糖尿病患者视力的真正凶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不是白内障。白内障手术可以恢复视力,但是视网
发布于 2023-02-02 08:59
0评论
糖尿病是一个无声的杀手,它缓慢地侵害着全身的组织和脏器,眼睛也不例外。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对糖尿病及其眼部并发症仍然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不少患者直到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才到眼科就诊,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因此,必须提高众多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识,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才是避免致盲的关键所在。何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睛里的视网膜,犹如照相机的底片,是人眼
发布于 2022-12-04 15:26
0评论
有数据表明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700-1700美元时,正是糖尿病的高发期,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一阶段。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肥胖人群的比例越来越大,加上人口寿命延长与老龄化加剧,这成为患上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目前,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5%以上,患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众所周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极大,肾病是其中之一,其最终趋势是逐步进展到慢性
发布于 2023-01-28 15:42
0评论
白内障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但幸运的是白内障是一种可治性眼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白内障盲人约有1600~2100万人。在我国,现有白内障患者也达到了6000万人,白内障致盲400~500万人,居于各类致盲眼病的首位,并且呈现白内障低龄化的趋势。白内障早发现早治疗,尤其对于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有利于视力的发育。那白内障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引起白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外伤性白
发布于 2023-01-05 23:30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