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1-28 09:39

  心下停水:程某,男,年48岁。平素脾气衰弱,常患噫气胃满,消化滞呆之证。后在溽暑季节,贪食瓜果,而患腹泻。服健脾利水之剂,腹泻止,而胸脘满闷异常,逆气上冲,烦躁不宁,头眩欲呕,心下漉漉作水声,四肢逆冷,舌质淡,而苔白腻,脉象沉弦。此为脾不健运,水湿停潴之证。故以扶阳温胃行水之茯苓甘草汤治之。处方:桂枝15g,茯苓24g,生姜15g,甘草3g。连服2剂,而躁烦不作,脘闷消失,冲逆平息,脉象虚软。后以健脾行水之剂,调理而愈。1、组成:茯苓、桂枝二两,甘草一两, 生姜三两。

  2、主治:治伤寒水气乘心,厥而心下悸者。

  先治其水,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太阳证饮水过多,水停心下必悸;火畏水,故心惕惕然动,不自安也。亦治伤寒汗出不渴者。经曰:伤寒汗出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汤主之。汗而不渴为邪热未入里,故但解表利水而兼和中。亦治膀胱腑咳,咳而遗溺。

  3、方论:此足太阳药也。淡能渗水,甘能宁心助阳,故用茯苓;辛能散饮,温能发汗解肌,故用姜桂;益土可以制水,甘平能补气和中,故用甘草。

  4、按:悸证,有过汗而悸者,有吐下而悸者,有气虚而悸者。惟饮之为悸,甚于它邪,以水停心下,无所不入,侵于肺则咳,传于胃为呕,溢于皮肤为肿,渍于肠间为利。故经曰:先治其水,后治其厥。厥为邪之深者,犹先治水,况病之浅者乎。

  5、本方去生姜,加白术,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仲景治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者。逆满气冲,寒邪伏饮,上搏于膈也,故令头眩;沉为在里,且既经吐下,复发其汗,则阳益虚而津液耗,故身振摇也;与此汤导饮和中,益阳固卫。金匮用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茯苓甘草汤临床运用相关文章
茯苓甘草汤,中药名。为药材茯苓块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通常为中药饮片。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甘草汤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现代医学研究:茯苓甘草汤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甘草汤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1、茯苓甘草汤
发布于 2024-01-28 09:19
0评论
上面介绍过茯苓甘草汤的做法后,大家是不是对茯苓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很感兴趣呢?其实茯苓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哦。而且,如果在夏天上火的话,喝上这样的一口汤,能让身体的火熄灭,身体得到能量补充一样的精神。 1、茯苓甘草汤,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 2、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
发布于 2024-01-28 09:33
0评论
哪些人适宜饮用茯苓甘草汤呢?这个问题得分开从茯苓和甘草这两种药材入手。茯苓适宜于一般人群。尤宜于水湿内困,水肿,尿少,眩晕心悸,胃口欠佳,人便稀烂,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者。而甘草则适宜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的人群食用。 1、患有水湿停滞引起的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溏泻、水肿胀满、痰饮以及心脾两虚所致的眩晕、心悸、睡眠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的人士适宜服用。 2、茯苓甘草
发布于 2024-01-28 09:26
0评论
【方名】茯苓甘草汤(利湿之剂,水饮悸厥《仲景》) 【组成】茯苓、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生姜三两。 【主治】治伤寒水气乘心,厥而心下悸者。 先治其水,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太阳证饮水过多,水停心下必悸;火畏水,故心惕惕然动,不自安也。 亦治伤寒汗出不渴者。经曰:伤寒汗出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汤主之。汗而不渴为邪热未入里,故但解表利水而兼和中。 亦治膀胱腑咳,咳而遗溺。 【方论】此
发布于 2024-01-28 09:46
0评论
温胆汤是《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一张名方,主要用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原方由竹茹、枳实、半夏、生姜、陈皮、甘草六味药组成。到了宋代,在陈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又在温胆汤原方中加上茯苓、大枣二味,但目前临床上一般不用大枣。《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认为本方主治“热呕吐苦,虚烦,惊悸不眠,痰气上逆”,并在《伤寒心法要诀汇方》中以歌诀形式概括其主证为“口苦呕涎烦惊悸”。但现在临床上运用本方
发布于 2023-01-18 10:11
0评论
1.防治钩端螺旋体病:预防:每日1两,1次或2次煎服,每周连服3日,共服5周。2000余人服药结果表明,服药组与未服药组发病率之比为1:5.58。治疗:土茯苓100克(病情重而体质较好者可用至5两),甘草15克,水煎每日2次分服。同时可根据病情辨证加减;对高热、重症者给葡萄糖液及维生素丙,个别有出血倾向者加用激素。治疗18例均愈,16例于服药2~3剂、3例于服药4~5剂后症状消失。平均住院时间3
发布于 2022-12-27 14:56
0评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变化,由七情过极,或饮食失调导致的失眠越来越多。常与肝胆气郁,胆胃失和有关。温胆汤治疗这类失眠效果较好。温胆汤出于《备急千金要方》。《三因方》有变通,《证治准绳》有十味温胆汤,《六因条辨》有黄连温胆汤等。凡痰热扰心、心虚胆怯、胆气郁阻、胃失和降之失眠,我常用温胆汤化裁治疗。《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胆属甲木,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调节情志,防御和消除不良精神刺激
发布于 2022-09-30 02:29
0评论
1.防治钩端螺旋体病:预防:每日1两,1次或2次煎服,每周连服3日,共服5周。2000余人服药结果表明,服药组与未服药组发病率之比为1:5.58。治疗:土茯苓100克(病情重而体质较好者可用至5两),甘草15克,水煎每日2次分服。同时可根据病情辨证加减;对高热、重症者给葡萄糖液及维生素丙,个别有出血倾向者加用激素。治疗18例均愈,16例于服药2~3剂、3例于服药4~5剂后症状消失。平均住院时间3
发布于 2024-03-02 05:53
0评论
在临床应用中有生甘草与炙甘草之分,特别是古代方剂中生甘草与炙甘草应用区别明显.不可互相代用。但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有些一看便知是根据古代方剂加减应用于临床的方剂中,生甘草与炙甘草相互代用的现象。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应用广泛主治脾胃气虚的四君子汤,方剂组成为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方中.用炙甘草主要取其甘温益气补中、调和诸药的作用。在平时的调剂工作中经常发现前三味药未变而根据病情酌情加
发布于 2023-09-16 07:03
0评论
土茯苓,善治湿热疮毒。阴痒是妇女常见的多发病,症见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亦称“阴门瘙痒”。因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外阴失养而致阴痒,属虚证;因肝经湿热下注,带下浸渍阴部,或湿热生虫,虫蚀阴中以致阴痒,为实证。临床上以后者多见。余常用燥湿止痒汤治之,多获立竿见影之效 土茯苓有清热止带之功。治疗妇人下焦湿热,阴道有豆腐渣样分泌物,兼有黄带,散发腥臭味,余自拟一方,名曰
发布于 2022-12-30 22:55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