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1-28 09:39

  心下停水:程某,男,年48岁。平素脾气衰弱,常患噫气胃满,消化滞呆之证。后在溽暑季节,贪食瓜果,而患腹泻。服健脾利水之剂,腹泻止,而胸脘满闷异常,逆气上冲,烦躁不宁,头眩欲呕,心下漉漉作水声,四肢逆冷,舌质淡,而苔白腻,脉象沉弦。此为脾不健运,水湿停潴之证。故以扶阳温胃行水之茯苓甘草汤治之。处方:桂枝15g,茯苓24g,生姜15g,甘草3g。连服2剂,而躁烦不作,脘闷消失,冲逆平息,脉象虚软。后以健脾行水之剂,调理而愈。1、组成:茯苓、桂枝二两,甘草一两, 生姜三两。

  2、主治:治伤寒水气乘心,厥而心下悸者。

  先治其水,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太阳证饮水过多,水停心下必悸;火畏水,故心惕惕然动,不自安也。亦治伤寒汗出不渴者。经曰:伤寒汗出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汤主之。汗而不渴为邪热未入里,故但解表利水而兼和中。亦治膀胱腑咳,咳而遗溺。

  3、方论:此足太阳药也。淡能渗水,甘能宁心助阳,故用茯苓;辛能散饮,温能发汗解肌,故用姜桂;益土可以制水,甘平能补气和中,故用甘草。

  4、按:悸证,有过汗而悸者,有吐下而悸者,有气虚而悸者。惟饮之为悸,甚于它邪,以水停心下,无所不入,侵于肺则咳,传于胃为呕,溢于皮肤为肿,渍于肠间为利。故经曰:先治其水,后治其厥。厥为邪之深者,犹先治水,况病之浅者乎。

  5、本方去生姜,加白术,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仲景治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者。逆满气冲,寒邪伏饮,上搏于膈也,故令头眩;沉为在里,且既经吐下,复发其汗,则阳益虚而津液耗,故身振摇也;与此汤导饮和中,益阳固卫。金匮用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茯苓甘草汤临床运用相关文章
茯苓甘草汤,中药名。为药材茯苓块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通常为中药饮片。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甘草汤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现代医学研究:茯苓甘草汤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甘草汤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1、茯苓甘草汤
发布于 2024-01-28 09:19
0评论
上面介绍过茯苓甘草汤的做法后,大家是不是对茯苓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很感兴趣呢?其实茯苓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哦。而且,如果在夏天上火的话,喝上这样的一口汤,能让身体的火熄灭,身体得到能量补充一样的精神。 1、茯苓甘草汤,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 2、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
发布于 2024-01-28 09:33
0评论
【方名】茯苓甘草汤(利湿之剂,水饮悸厥《仲景》) 【组成】茯苓、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生姜三两。 【主治】治伤寒水气乘心,厥而心下悸者。 先治其水,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太阳证饮水过多,水停心下必悸;火畏水,故心惕惕然动,不自安也。 亦治伤寒汗出不渴者。经曰:伤寒汗出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汤主之。汗而不渴为邪热未入里,故但解表利水而兼和中。 亦治膀胱腑咳,咳而遗溺。 【方论】此
发布于 2024-01-28 09:46
0评论
哪些人适宜饮用茯苓甘草汤呢?这个问题得分开从茯苓和甘草这两种药材入手。茯苓适宜于一般人群。尤宜于水湿内困,水肿,尿少,眩晕心悸,胃口欠佳,人便稀烂,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者。而甘草则适宜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的人群食用。 1、患有水湿停滞引起的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溏泻、水肿胀满、痰饮以及心脾两虚所致的眩晕、心悸、睡眠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的人士适宜服用。 2、茯苓甘草
发布于 2024-01-28 09:26
0评论
温胆汤是《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一张名方,主要用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原方由竹茹、枳实、半夏、生姜、陈皮、甘草六味药组成。到了宋代,在陈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又在温胆汤原方中加上茯苓、大枣二味,但目前临床上一般不用大枣。《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认为本方主治“热呕吐苦,虚烦,惊悸不眠,痰气上逆”,并在《伤寒心法要诀汇方》中以歌诀形式概括其主证为“口苦呕涎烦惊悸”。但现在临床上运用本方
发布于 2023-01-18 10:11
0评论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取明雄黄500g,白糊为丸1000粒。成人每服1丸,10-15岁每服1/2丸,5-9岁每服1/3丸,2-4岁每服1/4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9例(其中喘息性交气管炎19例)、支气管哮喘11例,效果:治愈(症状消失未再发)16例,显著好转(症状消失,但感冒或劳累过度时仍有轻微症状)14例,症状减轻9例,无效5例(均合并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因效果不
发布于 2023-10-28 07:15
0评论
[方义] 此温补心阳,兼补中气,治心悸之方。 [主治] 发汗过多形成心悸之证。但必须具有喜用手按、小便尚利、喜热怕凉或脉沉迟等方能准确. 按:喜用于按,说明是虚证,需用补药;小便尚利,说明不需要白术、茯苓之补脾利水;喜热怕凉或脉沉迟,说明须用温性药品。 [药品] 桂枝二至三钱炙草一钱至钱半 [煎服法] 水一茶杯半,煎至半茶杯.去滓顿服。 [用药大意] 桂枝保心阳,炙草补中气。心阳复则液可回,中气
发布于 2024-01-13 13:13
0评论
1、用于血热妄行之多种出血证。茜草性寒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且能化瘀。凡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均可选用,兼瘀者尤宜。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尿血等证,轻者单用,重者可配小蓟、白茅根、山栀子等,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方如《十药神书》十灰散。治大肠蕴热之肠风便血,常配黄芩、地榆、槐角等药,以清肠凉血止血。治血热崩漏,常配生地、生蒲黄、侧柏叶等药,以凉血止崩;若气虚不摄,冲任虚损,漏下不止者,再配炙黄芪、山萸
发布于 2023-12-17 00:29
0评论
概述 桑叶味苦、甘、性寒。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铁扇子,家桑叶,枯桑叶、黄桑叶,霜桑叶,冬桑叶等。具有降血压、血脂、抗炎等作用 步骤/方法: 1、 取材:取适量的冬桑叶3-5克左右,开水200-300毫升左右,浸泡即成桑叶茶,频饮。用于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等症状 2、 如果伴有眼睛发痒、色红,口干,可以加入野菊花、夏枯草入内平肝泻火、清热解毒。 3、 如果有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
发布于 2024-01-10 14:35
0评论
①治疗血吸虫病 临床试用南瓜子仁治疗血吸虫病,具有一定疗效。治后大便复查,部分患者转为阴性。尤其对急性病例具有良好的退热作用,据73例观察,服药1~5天体温即开始下降者占89%,在6~14天开始退热的占11%,体温降至正常时间为服药后6~34天;疗程结束后部分病例的肝脾肿大、血象、肝功能、心电图等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慢性病例的病情则无明显改变。常用制剂:㈠去油粉剂:每日全量240~300克
发布于 2024-03-24 19:3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