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1-23 19:01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是中医诊断应有的、特殊的内容,它是立法处方的主要依据,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正邪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比如,肝阳上亢、湿热下注。另一个需要明确的概念是“症”,比如发热、头痛、舌苔黄、脉数。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就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证,而不是病的异同,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将其辨别为中医的不同证,加以灵活诊治。有了辨证论治,中医诊治疾病就能突出一个“活”字,辨证论治要求中医大夫于动态的宇宙天气中,把握动态的人、动态的疾病,运用中医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理论,准确地把握人体与天地间的最佳平衡点,巧妙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最终化疾病于无形。因为中医的灵活性、创造性,只要正确掌握辨证论治,即使没有明确的病名诊断,也能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所以已知和未知的疾病,只要有症状,均可制订出诊疗方案,及时治疗,这正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之一。
  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
  辨病与辨证:病,即疾病,是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和发病规律的病理过程。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本质。由于病是指疾病的全过程,而证是反映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本质,所以证比病更具体、更贴切、更具有可操作性。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是其目的,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病论治是在确定疾病的诊断之后,根据疾病确定治疗的原则。对于比较简单的疾病来说,辨病论治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如蛔虫病应用驱虫剂治疗等。但是多数疾病都是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病理变化不尽相同,很难确定划一的治疗方法。因此只能根据证,而不是病来确定治疗方针。这就是为什么中医辨证论治比辨病论治用得多的道理。
  在同一种疾病当中,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就不同,这种情况称为同病异治,例如风温早期,发热、微恶风,是风热在表,用辛凉解表法治疗;中期,高热、咳嗽、气急、口渴欲饮凉水,是肺热盛,治当清肺热为主;后期,身热已退、舌红口干,干咳少痰、疲乏而脉细无力。是邪热已去大半,肺阴肺气受伤,宜清余热,滋肺阴,补肺气。与此相反,有时在不同的疾病中,却会出现相同的或相似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也可不同的疾病采用相同的治法,这种情况称为异病同治。例如久泻之后,出现脱肛,属于中气下陷;而产后调理不当,子宫下垂,也属于中气下陷,因此两种病人都应当采用益气升提的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相关文章
概述 膀胱炎这个疾病,目前,在我国十分的常见,膀胱炎这个疾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愈合,要是去医院治疗疾病,就要去外科进行检查,治疗疾病,要去泌尿外科进行检查,治疗疾病的,要是有什么不舒服,要尽快去医院治疗疾病,不要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的,要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治疗疾病,不要错过了治疗疾病的,去外科检查 步骤/方法: 1、 膀胱炎这个疾病的中医治疗疾病的,中医可以调节一下身体的,要
发布于 2023-04-05 09:12
0评论
辨证论治 (1)痰气互阻型 治法:开郁降气,化痰散结。 主方:旋覆代赭汤合四逆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10g,枳壳1Og,白芍10g,旋覆花10g,代赭石15g,法半夏10g,郁金lOg,陈皮10g,山豆根10g,草河车15g。加减:疼痛明显者加元胡、白屈菜,口干、津伤明显者加元参、石斛,吞咽困难较严重加威灵仙、赤勺。 (2)血瘀痰滞型 治法:祛瘀散结,化痰解毒。 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
发布于 2024-11-20 23:54
0评论
初期 证候:恶寒发热,咳嗽胸痛,痰少而粘,呼吸不利、口干咽燥,舌苔薄黄,脉浮滑而数。 治法:疏散风热、清肺化痰。 主方:银翘散。 成痈期 证候:寒战壮热汗出,胸闷作痛、转侧不安,咳嗽气急,甚则喘满,咳吐脓痰,气味腥臭,口燥咽干,烦躁不安,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消痈。 主方:千金苇茎汤。 溃脓期 证候:咳吐脓血,或咯痰状如米粥,量多腥臭,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平卧,面赤身热
发布于 2024-01-24 06:38
0评论
老年性痴呆症,现代医学虽有老年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脑血管痴呆之分,但就中医辨证分析,则表现为虚实两个方面。虚主要是肾虚和气血亏虚,实主要是瘀血,痰火。因此治疗中必须根据虚实的孰轻孰重而分别施治。而且应认识到本病呈慢性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该根据不同症状耐心调治。 1.补肾填精法 这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内经》说:“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临床上肾虚患者常有脑功能减退。有人实验
发布于 2024-03-19 16:30
0评论
(一)肾气亏虚证。治法补肾益精。方药生精种玉汤。方中仙灵脾、川断、菟丝子温肾壮阳,促进生殖之精的化生;何首乌、枸杞子、桑椹子滋补肝肾阴血,以资生精之源;覆盆子、五味子固肾摄精,以防精液之失泄;黄芪、当归益气养血,以助后天之精之化源,充养先天肾精。本方先天后天兼顾,精血双补,补益肾精。 (二)肾阳亏虚证。治法温肾壮阳。方药赞育丹加减。方中用炮附子、肉桂温补肾阳;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蛇床子、韭子温
发布于 2024-08-22 01:49
0评论
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指出:“凡治伤寒以开郁为先”。提示伤寒六经病病机以郁为病机之共性。一、六经皆有郁证六经输送气血,畅达阳气,宜流通而恶抑遏。畅达则生机勃发,抑遏则为病。太阳统营卫,其气布于表,营卫关乎精神,故太阳气机失和,营卫失于和调,在外则经脉不利,为头痛、寒热、为精神不振。阳明多气多血,“胃肠流通,气机畅茂”(《本经疏证》),阳明气机郁滞,气血不畅;土壅木郁,肝失疏泄,为中满腹胀、嗳气
发布于 2022-11-27 14:46
0评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制订的标准,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及脾虚气滞6个证型进行中医的辨证论治。一、中医证型1、肝胃不和证(1)主要症候:①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②嗳气频繁③嘈杂泛酸④脉弦。(2)次要症候:①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②胆汁反流③舌质淡红,苔薄白。(3)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次,或主证第
发布于 2023-01-18 03:21
0评论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比较高,主要是发生与体力劳动者中,同时发病年龄也不仅是集中于中老年人,年轻人也是有可能出现的。临床上中医治疗的时候是需要进行辨证论治的,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腰痛,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应该与肾亏、跌打损伤、腰椎管狭窄、梨状肌综合症鉴别,注意患者的脉象、舌苔等等,建议能够结合影像学检查。 步骤/方法: 1、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患者出现腰痛是由于伤筋、气滞血
发布于 2023-02-04 00:51
0评论
痰气交阻型【证见】吞咽困难,情绪舒畅时可稍减弱,口干咽燥。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弦滑。 噎隔,指饮食吞咽受阻,或食入即吐的病证,见于现代医学的食道神经 官能症、食道炎、食道癌、贲门癌、贲门痉挛等病。 方1 【组成】老姜300克、黑砂糖300克。 【用法】共捣烂,入瓷罐封固,埋于干燥黄土地7天,开水冲服。 【主治】噎膈。 方2 【组成】生姜120克、糖糟300克。 【用法】共捣烂作小饼,晒干,入瓷,置
发布于 2023-07-16 05:27
0评论
①肝气郁结型:逍遥散加减,处方:柴胡、当归、赤芍、白芍、茯苓、白术、白僵蚕、泽兰、丹参、益母草、川芎、白芷、甘草;②肝火亢旺型:自拟方:白僵蚕、白茯苓、白菊花、珍珠母、茵陈蒿、夏枯草、川芎、益母草、甘草。若失眠加何首乌,心烦易怒加丹皮,胸胁胀痛加郁金、白芍;③气血不足型:四物汤加减,处方:当归、熟地、川芎、赤芍、白芍、丹参、黄芪、益母草、制首乌、香附、白芷、僵蚕;④肝肾亏虚型:方用六味地黄丸合二
发布于 2023-09-27 13:2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