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血小板还具有维持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而当血小板减少时,对病人有非常大的影响。在生活中,很多人对血小板减少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在出现这种疾病的时候也不知道,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只要多了解血小板减少的相关知识,才能在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那么血小板减少的表现有哪些?我们来看看具体的介绍吧。
步骤/方法:
1.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本病是由于不明原因的周期性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早期症状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与正常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周期约为20~30天。
2.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本病发病前有出血症状,通常有一个潜伏期,短的可在服药后数小时内发病,长的可在数日或数月后发病,一般约5~10天。患者发病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头痛等症状。
3.无效的血小板生成。见于一些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有出血倾向。一些患者表现为全血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加,血小板可在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后恢复正常。
注意事项:
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活动,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体质。尽量避免外伤,防止出血或加重出血。在饮食上增加营养,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