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21 16:28

  虻虫味苦,性微寒。有毒,属活血化瘀药。有破血逐瘀、消症通经作用。常与水蛭同用。例如:腹中有瘀血积块(症块),月经闭止不来者,可用本晶配水蛭、桃仁、红花、川芎、三棱、莪术、当归,亦芍等同用。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可配丹皮,骨碎补,续断、乳香、没药等同用。

  水蛭与虻虫虽都有破血逐瘀作用,但水蛭药力较缓而作用持久,偏入肝经,膀胱经,逐瘀效果较好。虻虫破血力较水蛭更猛峻,遍行经络,通利血脉,服后即可致泻,(药力过后即止),逐瘀效果不如水蛭较稳。二药常配合使用,可使相得益彰。

  用量一般五分至一钱,水煎服或研末服。孕妇及无瘀血省忌用。体弱者慎用。

虻虫活血化瘀的介绍相关文章
1.抗凝作用,虻虫在体外有较弱的抗凝血酶作用,体外和体内均有活化纤溶系统的作用。虻虫水提取物540mg/(kg/d)和270mg/(kg/d)灌胃,连续7天,均能显著延长大鼠的出血时间,显著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大剂量组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华虻水浸液560mg(生药)/kg或粗蛋白提取液150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7天,能显著减少家兔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血小板粘附
发布于 2024-03-21 16:15
0评论
1.成无己云,苦走血,血结不行者,以苦攻之,故治蓄血用虻虫,乃肝经血分药也。古方多用,今人稀使。 2.蜚虻,其用大略与ZHE虫相似,而此则苦胜,苦能泄结,性善啮牛、马诸畜血,味应有咸,咸能走血。故主积聚症瘕一切血结为病,苦寒又能泄三焦火邪迫血上壅,闭塞咽喉,故主喉痹结塞也。今人以其有毒多不用,然仲景抵当汤、丸,大黄ZHE虫丸中咸入之,以其散脏腑宿血结积有效也。 3.虻虫,治症瘕寒热,是因症瘕而发
发布于 2024-03-21 16:22
0评论
1、血瘀经闭,癥瘕积聚。本品苦泄性烈,独入肝经血分,能破血逐瘀,通利血脉。治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下,脐腹作痛,可配熟地黄、水蛭、桃仁,如地黄通经丸(《妇人大全良方》);治干血成劳,血瘀经闭,瘀结成块,配伍水蛭、庶虫虫、大黄等,如大黄庶虫虫丸(《金匮要略》)。 2、跌打损伤,瘀滞肿痛。本品有散瘀疗伤,消肿止痛之功,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千金方》以本品配牡丹皮为末酒送服,亦可配乳香、没药等。
发布于 2024-03-21 16:35
0评论
水蛭、虻虫均系虫类药物,具有一定毒性,人肝经,有破血、逐瘀等作用,均可用于瘀血凝积的徵瘕痞块,血瘀闭经、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青紫作痛等症。因二者活血作用峻猛,又长于消徵逐瘀,所以叫做破血药。 水蛭为水蛭科动物蚂蟥、水蛭及柳叶蚂蟥的干燥体,俗称蚂蟥、马鳖。水蛭昧咸苦,入肝经。味咸能走血分,苦能降泄,咸苦并行,因而有破瘀消徵的作用。但水蛭的破血作用较虻虫和缓而持久,古代医家认为本品“迟缓”而“善
发布于 2024-03-21 16:42
0评论
①治折伤,接骨:土鳖焙存性,为末,每服10~15克。(《医方摘要》) ②治小儿夜啼如腹痛:蟅虫(熬令烟尽)、芍药(炙)、川芎(熬)各等分。上三味捣末,服如(一)刀圭,日三,以乳服之。(《外台》引《古今录验》) ③治五淋:蟅虫五分(熬,一作虻虫),斑猫二分(去翅、足,熬),地胆二分(去足,熬),猪苓三分。上四味,捣筛为散。每服四分,日进三服,夜二服。但少腹有热者,去猪苓。服药二月后,以器盛小便,当
发布于 2024-04-20 13:50
0评论
1、峻下逐水类药有芦荟、芫花、巴豆、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番泻叶等。 2、通经破血类药有三棱、莪术、阿魏、干漆、虻虫、水蛭等。 3、开窍类药物有蜈蚣、地龙、麝香、皂荚、穿山甲等。 4、催吐类药物有藜芦、反蒂等。 5、毒性中药有砒石、水银、轻粉、斑蝥、雄黄、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洋金花等。 此外,活血化瘀药、破气化滞药、泻下通便药、利水通淋药及药性大寒、大热的中药也应慎用。 还有一些
发布于 2023-09-25 14:11
0评论
土鳖虫的治病附方 碰伤,摔伤,伤处疼痛: 土鳖虫1两,焙干,研末。每服1钱,黄酒冲服,每天2次。 经闭,痛经: 土鳖虫2钱,丹参5钱,赤芍、香附各4钱,桃仁、延胡素各3钱,水煎服。 黑色素瘤: 土鳖虫、金银花各2斤,红枣、核桃仁各1斤,制马钱子半斤,冰片6钱,猪胆汁1.5斤。除猪胆汁外共研细粉。将猪胆汁煮沸1小时,加入药粉,用适量蜂蜜为丸,每丸重2.5钱。每日早晚各服1丸。 治疗痰瘀阻络型增生性
发布于 2023-11-16 15:24
0评论
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像崴脚就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当急性期(伤后24-48小时)过去之后,扭伤的地方会出现淤青,这时我们可以用很简便的方法来处理,即用热毛巾进行热敷,帮助散开淤血。 有时候热毛巾不是随身就能准备着的,这个时候就可以选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外用药物,比如红花油,倒一些在伤处,用手按摩直至药物被吸收、患处有发热的感觉。 除了外用的药物,还有一些口服药物,也能够起到
发布于 2024-01-05 07:32
0评论
中医治疗 (1)气滞血阻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方药:金铃子散或失笑散加减。方中金铃子疏肝理气,元胡活血止痛,五灵脂蒲黄活血祛瘀,若气滞血阻较甚兼有寒象者,可酌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祛瘀之药,以攻除其积。 (2)气结血瘀治法:祛瘀软坚,兼调脾胃。 方药: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丹皮、玄胡活血化瘀,香附、乌药、枳壳行气止痛,甘草益气缓中。如积
发布于 2023-03-02 11:04
0评论
临床上具体使用该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瘀血证有轻重,治疗时应选用不同的方药。 ②祛瘀过猛,易于伤正,因此常辅以益气养血之品,使祛瘀而不伤正。 ③本法能促进血行,故凡出血证,妇女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 活血化瘀,不能从字面理解,通俗的理解是: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或者因为外力使局部血脉不通,导致在人体某一部位或组织血行不畅,引起疼痛甚至形成肿块等组织上的变化。中药活血化瘀是一种综合调理
发布于 2024-01-07 02:15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