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暂性脑干症状
外伤作用于头部后立即发生意识障碍,表现为神志不清或完全昏迷,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但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病人可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浅慢、肌张力降低、各种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等表现。
在大多数可逆的轻度脑震荡病人,中枢神经功能迅速自下而上,由颈髓-延髓-脑干向大脑皮质恢复;
而在不可逆的严重脑震荡则可能是自上而下的抑制过程,使延髓呼吸中枢和循环中枢的功能中断过久,因而导致死亡。
2.逆行性遗忘(近事遗忘)
患者意识恢复以后,不能回忆受伤当时发生的事情乃至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脑震荡的程度愈重、原发昏迷时间就越长,近事遗忘的症状比较常见,但对往事能够清楚的记得。
这可能与海马回受损有关。
3.神经系统查体
无阳性体征发现。
4.脑震荡恢复期
患者经常有头昏、头疼、恶心、呕吐、失眠等不良的症状,一般多在几周或者几月逐渐消失,但是也有以部分的患者存在长期头昏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与记忆力下降等不良症状,其中有部分是恢复期的症状。
如果超过3~6月还没有好转,要考虑是否有精神因素,还要做一些详加检查、分析,有无迟发性损害存在,切勿用“脑震荡后遗症”,从而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
脑震荡致伤机制
脑震荡致伤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现有的各种学说都不能全面解释所有与脑震荡有关的问题。
对脑震荡所表现的伤后短暂性意识障碍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可能与暴力所致的脑血液循环障碍、脑室系统内脑脊液冲击、脑中间神经元受损及脑细胞生理代谢紊乱所致的异常放电等因素有关。
近年来认为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损才是引起意识丧失的关键因素,其依据。
1.以上诸因素皆可引起脑干的直接与间接受损。
2.脑震荡动物实验中发现延髓有线粒体、尼氏体、染色体改变,有的伴溶酶体膜破裂。
3.生物化学研究中,脑震荡病人的脑脊液化验中,乙酰胆碱、钾离子浓度升高,此两种物质浓度升高使神经元突触发生传导阻滞,从而使脑干网状结构不能维持人的觉醒状态,出现意识障碍。
4.临床发现,轻型脑震荡病人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有一半病例有器质性损害。
5.晚近认为脑震荡、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致伤机制相似,只是损伤程度不同,是病理程度不同的连续体,有人将脑震荡归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最轻类型,只不过病变局限、损害更趋于功能性而易于自行修复,因此意识障碍呈一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