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便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身体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燥、排便费力等。需要结合粪便的性状、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是否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如果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可以高达27%,可极少数便秘患者会上医院。便秘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女性得病率高于男性,老年人多于青、壮年。因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患者常有许多苦恼,便秘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
步骤/方法:
1、 便秘患者需排除器质性疾病所致的便秘,然后根据便秘轻重、病因和类型,使用不同方式治疗。饮食治疗、药物治疗、生物反馈训练和手术治疗,都可以恢复正常排便。采取合理的饮食习惯,可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达到加强对结肠的刺激,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早起排便、有便意应即时排便,不要用力排便,适当运动。
2、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容积性泻剂(如果胶、车前草、燕麦麸等),润滑性泻剂(如开塞露、矿物油或液状石蜡),盐类泻剂(如硫酸镁、镁乳),渗透性泻剂(如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4000等),刺激性泻剂(如大黄、弗朗鼠李皮、番泻叶、芦荟、酚酞、蓖麻油、双酯酚汀等),促动力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
3、 直肠肛门、盆底肌功能紊乱的便秘患者可用生物反馈治疗可训练患者在排便时松弛盆底肌肉,使排便时腹肌、盆底肌群活动协调;而对便意异常者,应对排便反射的重建和调整对便意感知的训练。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应优先选择生物反馈治疗,而不是手术。
注意事项:
便秘患者应尽量避免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每天应喝至少6杯250毫升的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形成条件反射。有便意时及时排便。排便的环境和姿势尽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不要精神过度紧张,保持放松。可以一般性治疗,不要滥用药物,形成依赖。可对腹部顺时针按摩,刺激肠道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