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09-24 23:28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融合来阻止畸形的进一步加重,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矫正畸形,维持脊柱和躯干的平衡。但融合脊柱与保存脊柱功能之间存在矛盾,融合节段过长会影响脊柱的运动节段,并可能加速残余运动节段的退变;融合过短又有可能发生侧弯弧延长(Adding on)、残余弯过大或躯干失平衡。King等提出胸弯的选择性融合这一概念已有二十多年,但对选择性融合的具体标准存在很多争议。

  1、选择性胸弯融合的优点:

  Newton等指出从胸10开始,每向远端增加一个融合节段,脊柱将损失5%的柔韧性。 Danielsson等指出长节段的融合可引起融合节段下方相邻的椎间盘退变,并可能加速残余运动节段的退变;所以在保证矫形效果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减少融合节段。同时,一些长期随访结果表明:融合延长至中、下腰椎将显著增加下腰痛发生的概率,因此,选择性胸弯融合对预防术后下腰痛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选择性胸弯融合的适应证:

  到目前为止,对选择性胸椎融合的标准或适应证还无一致看法。从文献报道看,King II型侧弯、Lenke I-IV型、PUMC IIb1及IIIa型、部分PUMC IIc3型均可行选择性胸椎融合。

  1983 年,King 等首次提出对King Ⅱ型特发性脊柱侧凸行选择性胸椎融合,他报告了111 例选择性胸椎融合的King Ⅱ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例, 仅2例因腰弯进展而需进一步处理。因此建议对该型侧凸,只要胸弯不超过80°,均可安全地选择性融合胸椎至胸弯稳定椎。从而可保留腰段活动节段,使腰弯自动矫正而达到新的躯干平衡。但此概念是在对使用第一代矫形器械-Harrington 撑开棒系统进行治疗的病例分析基础上提出的。因而,在将此概念应用到第三代矫形内固定系统,腰弯失代偿或躯干失衡便成为突出且争论广泛的问题。

  Lenke 等报道应用C-D 系统进行选择性胸椎融合的随访超过2年以上的50例患者,有5例发生术后失代偿,其中3例需翻修并需延长融合范围至L4 。在这3例患者中,其术前腰弯Cobb 角平均为57°,顶椎旋转为Nash-MoeⅡ度,并且腰椎偏距平均为3.5cm。因此,他们认为:如果胸弯与腰弯Cobb 角度数之比、顶椎旋转度之比、以及顶椎偏距之比均大于1.2 ,可安全地行选择性胸椎融合。但如果腰弯大于60°,且旋转度超过Ⅱ度;或顶椎偏距超过4 cm,则需融合双弯至L4。 Richards 等[7]报道一组使用C-D或TSRH 系统进行选择性胸椎融合的King Ⅱ型病例,他们发现,如果术前腰弯大于40º,选择性融合胸椎后,腰弯将持续大于胸弯,并且下腰椎与骨盆之间的倾斜会持续存在。因此,当腰弯超过40°时,作选择性胸椎融合应慎重。而Kalen 等报道指出,在46例使用C-D 系统行选择性胸椎融合的患者中,未发现有腰弯加重及躯干失衡现象发生。该组46 例术前腰弯平均为32°,并且腰弯柔韧性平均为75 %。McCall 等[9]亦报道,如果腰弯大于45°,且柔韧指数[腰弯柔韧性( %) - 胸弯柔韧性( %) ] 较低者( ≤20 %) ,术后发生失代偿的可能性将显著增加。而Mason等发现,如果腰骶角大于15°,或腰弯顶椎偏距> 2cm ,则选择性胸椎融合术后失代偿发生的可能性将增大。仉建国等[11]报道的12例患者中,所有腰弯均小于45°,顶椎旋转在Ⅱ度以内,偏距亦小于2 cm ,柔韧性大于60 %;并且12 例患者胸弯与腰弯侧弯度数比除1例为1.13外,余者均大于1.2,胸弯与腰弯顶椎偏移比值均大于1.2 ,术后仅1 例出现胸腰段后凸。指出当腰弯小于45°,柔韧性大于70 % ,顶椎偏距小于2cm ,顶椎旋转在Ⅱ度以内,并且胸腰段无后凸时,可安全有效地行胸弯的选择性融合,以尽可能多地保留腰椎活动节段,改善腰椎功能。Patel等报道,如果腰弯小于50°,腰弯柔韧性大于67%,均可行选择性胸椎融合而无失代偿。Dobbs等报道一组使用钩或椎弓根钉固定的66例病人,所有腰弯平均小于50°,胸腰弯Cobb比例大于1.2,顶椎偏移比大于1,躯干失衡比例为27%(躯干偏移超过2cm)。 Suk等报道选择性胸椎融合203例,胸弯平均51°,腰弯平均30°,随访时有5%(10/203)的病例出现躯干失衡;8%(17/203)的病例出现Adding-on现象,这17例是由于融合到中立椎近端的第二个椎体。

  3、手术方式对选择性胸弯融合结果的影响:

  Dobbs等比较了使用钩和椎弓根钉进行选择性胸椎融合在Lenke C型病例中的结果,发现使用椎弓根钉固定躯干失衡比例是11.8%(4/34),而钩固定是40.6%(13/32),并且腰残余弯度数钩组较钉组大。通过对比研究指出在矫正胸弯和腰弯的自行矫正效果上,内固定螺钉要优于内固定钩,机制可能为椎弓根螺钉可以更好的控制远端融合椎体。Suk等对236例患者行全椎弓根钉固定,随访5年发行腰弯自行矫正率平均为66%,仅有5%(10/203)的病例出现躯干失衡选择性胸弯融合的手术入路,不同文献报道的术后腰弯自行矫正的效果不一。Lenke等[15]于1999年报道指出前路手术的腰弯自行矫正率(56%)优于后路(37%);同年,Betz等[16]报道指出前入路与后入路腰弯自行矫正的程度无明显差别,均为51%;Patel等对132例前路和44例后路选择性胸弯融合的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后指出选择性胸弯融合的手术入路对术后腰弯的自行矫正无明显影响。

  4、选择性胸弯融合术后失代偿:

  选择性融合后躯干失代偿或躯干失平衡是指选择性融合胸椎后,冠状面上C7 棘突偏离骶正中线或腰弯进行性加重、矢状面上出现胸腰段后凸。出现躯干失代偿的原因包括:胸弯的过度矫正、融合节段选择错误、腰弯柔韧性差、腰弯顶椎偏距较大或旋转较重。手术时患者的骨骼发育情况对于躯干失代偿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Edwards等通过研究指出骨骼发育成熟度较低(Riser征0/I级)的患者术后出现躯干失代偿的概率显著增加。也有作者将使用第三代矫形器械术后失代偿归结于矫形过程中的去旋转操作和胸弯凹侧下方的撑开,认为上述操作增加了胸腰段及腰段的应力而引起失代偿 。但McCance 等[19]比较了Harrington 系统与第三代矫形系统对选择性胸椎融合后失代偿的影响,发现第三代矫形器械有增加术后失代偿的倾向,但并无显著性差异。McCance等报道一组度数较大的胸、腰弯病例(术前胸弯平均67°、腰弯51°) ,术后发生失代偿的比例显著增加。原因为术后胸弯残留角度过大所致。Newton等[2]指出当胸腰段后凸大于10º时,远端需融合至L2或L3。以免出现术后矢状面失衡(后凸加重) 。

  综上所述,对于腰弯较小或柔韧性较好的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胸腰双弯或三弯,即KingII型,Lenke I-IV型,以及PUMC IIb1、IIIa、及部分IIc3型,如果胸弯与腰弯的Cobb角、顶椎偏距比大于1.2,腰弯不超过50°,腰弯柔韧性在65%以上,顶椎旋转在I度以内,均可行选择性胸椎融合。预防特发性脊柱侧凸选择性胸弯融合治疗的措施包括:远端固定方式尽量采用椎弓根钉固定;远端交界区域应避免凹侧过度撑开;远端交界区后方韧带结构应尽量保持完整。尽量减少胸弯残余Cobb角;对胸腰段后凸超过10°的病例,应适度延长融合范围。

  Newton等通过研究DFQ(Deformity-Flexibility Quotient)对病人满意度和手术医师的认可度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DFQ越低,即腰弯残留度数越少,保留的腰椎活动节段越多,病人和手术医师就越满意。因此,作为脊柱外科医师,对有适应证的病例,应尽可能地行选择性胸弯融合。但术前必须与病人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使其充分了解该术式的优点及可能再次手术的风险。

什么是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选择性胸廓曲率融合?相关文章
青少年中脊柱侧弯的患病率较高,约为0.1%-1.33%。脊柱侧弯的定义为脊柱在冠状面上有超过10°的侧方弯曲。不过,脊柱侧弯除了脊柱在冠状面的侧方弯曲外,同时还存在脊柱和胸廓横断面的扭曲、矢状面的异常,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引起脊柱侧弯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先天性、特发性、神经肌肉性和功能性脊柱侧弯等,其中以特发性脊柱侧弯最常见。怎样才能发现孩子有脊柱侧弯早期的脊柱侧弯引起的外观异常并不明显,难以及
发布于 2023-03-05 14:06
0评论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一种表现为脊柱旋转不对称的疾病。正如它命名中“特发性”所指,尽管学者们做了大量研究,但迄今为止它的病因仍然不明,这就给它的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带来了困难。AIS的流行病学研究能够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AIS疾病的发展规律。本文将从AIS的分布规律、危险因素、早期筛查、预后等方面对AIS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布规律1、发病率:尽管人们做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但对A
发布于 2022-10-09 19:43
0评论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表现为脊柱旋转不对称一类疾病中重要的一种,常于青春期起始期被诊断。正如它的命名“特发性”所提示的,脊柱的侧弯有着多种明显的因素:如结缔组织因素(马凡综合症等);神经肌肉因素(脑瘫、脊髓肌肉萎缩等);结构因素(半脊椎等)。为了更好的理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表现和寻找更适当的治疗手段,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支具、外科矫正和融合的效能比较一直是临床研究的主题。大部分
发布于 2022-10-09 19:48
0评论
网上有不少咨询脊柱侧弯的患者,其中大部分是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下面我讲一下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的大致原则,让患者及家长做到自己心理有数。1、首先要明确是不是特发性脊柱侧弯。先要拍全脊柱正侧位X片及左右Bending位片(也叫全脊柱过伸过屈侧位片)+骨盆平片,测量侧弯角度、明确侧弯类型以及Risser征,评价侧弯柔韧性。再做一个全脊柱磁共振,排除神经源性脊柱侧弯。2、根据以上影像学资料制定治疗方案:(
发布于 2023-03-01 09:26
0评论
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最常见的结构性脊柱侧凸,占脊柱侧凸总数的80%左右。尽管对于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其病因尚不明确,所以被称为特发性脊柱侧凸。根据初诊年龄,特发性脊柱侧凸可以分为婴幼儿特发性脊柱侧凸(infantileidiopathicscoliosis),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凸(juvenileidiopathicscoliosis),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
发布于 2023-03-07 14:36
0评论
青少年脊柱侧弯在各种脊柱畸形中最为多见。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更常见,占全部脊柱侧弯的80%左右。所谓特发性是指原因不明确,或原因未发现的一类侧弯,这是有别于椎体畸形的先天性脊柱侧弯和神经肌肉病变引起的神经肌肉型侧弯等而言的。特发性脊柱侧弯常见于青少年,尤其是女性,常在青春期起病,进展快速,治疗不当,常带来不良后果。如何早期发现脊柱侧弯?早期的脊柱侧弯没有疼痛、外观异常也不明显,尤其是穿着衣服时不
发布于 2023-03-01 10:46
0评论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29例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人运用Boston’s支具治疗的回顾,对支具的制作,生物力学,优点及适应证进行讨论。方法本组32例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其平均年龄11.5岁(最小9岁-最大14岁),治疗前侧弯度(Cobb角):平均29.4°(最小10°-最大40°),均使用采模定制的Boston’支具治疗,配带时间14小时,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结果本组32例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经治
发布于 2023-03-15 03:11
0评论
对北京地区(包括市区、顺义、平谷、密云等地)21759位8-14岁的男女学生进行脊柱侧凸普查,10°以上的发病率约为1.06%,以特发性侧凸最多。超过20°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可以采取非手术疗法,常用的有支具疗法和体疗,其中以支具治疗最为可靠,体疗是辅助疗法。小于20°的侧凸可定期拍片随访,一般周期是6个月。如果无发展则继续观察,如有发展,则需支具治疗
发布于 2022-10-09 09:08
0评论
检查和诊断首先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和近期的成长状况。在体检时,医生可以让您的孩子站立,然后向前弯腰,双臂自然下垂,观察背部肋骨的一侧比另一是否更为突出。医生还可能会进行神经学检查,包括:1、肌肉力量2、皮肤感觉3、是否有异常肌腱反射或病理反射影像学检查普通的X线可以确认脊柱侧弯的诊断并显示脊柱侧弯的严重性。如果医生怀疑其它情况(如肿瘤、脊髓神经异常)造成脊柱侧弯,可能还会建议额外的影像学检查如:CT
发布于 2022-10-09 19:13
0评论
很多家长会在暑假带孩子去验视力、矫牙齿,鲜有人会带孩子检查脊柱。“小孩哪会有脊柱问题?那不是中老年人的病吗?”众多爸妈如此认为。然而,根据我国一项针对8165名6-15岁学生的调查,有10度以上脊柱侧弯的占2.4%。而在上海,花季少年脊柱侧弯的发病率约为0.9%,以此推算,上海600万青少年中可能有5万多人因此失去挺拔的体态。发生脊柱侧弯的原因很多,有先天性、特发性、神经肌肉性等,其中发病率最高
发布于 2023-02-19 04:1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