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性水肿:各种心脏病发生右心衰竭时可出现水肿。水肿可因心衰程度不同而异,多自下肢足部(踝内侧)开始,向上蔓延。下午及晚间加重。严重者两下肢出现凹陷性水肿,甚至发生腹水和胸水等。右心衰同时发生肝淤血可引起肝肿大,左心衰肺淤血则造成呼吸困难,两下肺出现水泡音,甚至患者须端坐呼吸及咯血。此类水肿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其他类型的心脏病所致的全心或右心衰竭,急或慢性心包炎等。
(2)肾性水肿: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肾排泄水和钠减少。首先出现在眼睑、面部等疏松组织,晨起较重,严重时蔓延到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常有尿的改变、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表现。见于急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泌尿道梗阻等。
(3)肝性水肿:各种肝脏疚病晚期出现门静脉压升高、低蛋 白症、肝淋巴液回流障碍、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等因素是水肿与腹水形成的主要机制。肝硬化失代偿期常以腹水为主,全身水肿较轻,下肢明显,头面部及上肢无水肿。肝源性水肿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等。
(4)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消耗性疾患、原发或继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消化系疾患、长期进食过少等均可引起水肿,发生前常有消瘦的表现,皮下脂肪减少所致的组织松弛、组织压的降低,加重了水肿液的潴留。水肿常从足部开始,蔓延至全身,严重者亦可合并腹水和胸水。患者尚可出现心动过缓、体温过低和基础代谢率下降等。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蛋白丢失性胃肠病以及重度烧伤所致的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1缺乏症等。
(5)特发性水肿:女性多见,多为功能性水肿,水肿可出现在眼睑及下肢,部分病人常伴有其他神经衰弱症状。青、中年女、性则常在经前7~14天出现,月经来潮后消退,可能与性激素功能失调有关。
(6)其他:如结缔组织疾病所致铁水肿(红斑狼疮、硬皮病以及皮肌炎);变态反应性水肿(血清病等);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甘草等)所致的水肿;内分撼疾病所致水肿(如黏液性水肿、Simmond-Sheehan综合征、Cushing病等);贫血性水肿;妊娠中毒性水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