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的脉学也是非常神奇的,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在脉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写了一本书就叫《金匮悬解》,曾有一段话曰:“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微出寸口,积在喉,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街,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明确脉象与肿瘤的相关性。
说起黄元御,有许多故事,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黄元御行医北京,适遇乾隆皇帝病重。太医院与京城名医多方调治无效,帝疴渐沉,百医束手无策。当时,宫中有一太监跟黄元御是老乡,,深知元御医术高超,便向朝廷推荐,诏进时黄氏辞曰:“敝乃草民,不懂军臣大礼,恐万岁见责,有欺君之罪。”乾隆帝传谕:“免恕一切,至宫廷时对朕面只行叩首之礼。”并令侍官带奉银及绫罗缎匹为礼,再诏黄氏进宫。黄氏辞曰:“无功不受禄,敝乃布衣之士,岂敢接受。”帝怒,再赐以五品顶戴,按品赐银,再次传进。黄氏见再难推委,遂入宫。乾隆欲试其医术高低,故虚设一帐,令宫女卧其内,只露一手于帐外,让元御诊脉。诊毕退出,侍官请处方,元御道:“龙体凤脉,无药可医,恐不久于人世。”侍官回奏,乾隆闻言心悦诚服,乃知其为良医,即令御诊,诊后帝问:“朕得何病,应用何方治疗?”元御道:“万岁小恙,乃七分药毒三分病,须先进两帖去药毒,继服一帖治所病。”帝允诺,按方配服,病豁然而愈。乾隆帝大喜,赐以重金,元御皆坚辞不受,说: “吾非为官为钱,愿为社稷治病救人”。皇帝便命他入太医院为御医,并赐其楸木棋盘、玉石棋子一副,常与对弈,遂号玉楸子。乾隆十六年二月,乾隆帝南巡,黄元御奉诏侍从,随驾武林(杭州),治途为人治病屡验,著方调药皆神效。皇帝感其学识,亲书御匾“妙悟歧黄”,悬于太医院门首。
现代医家俞云在《自然辨证法杂志》(1974,(3):159)曰:良性肿瘤的脉象比较清晰、光滑、类似孕妇的脉息。而晚期恶性肿瘤的脉象,则像河流冲击暗礁时激起的回流,既有漩涡,又有浪花,又像一粒滚珠,手指按之颇有“异峰突起”的特殊感觉。
我们临床中发现肿瘤病人脉象多见濡脉。关于濡脉,《频湖脉学》曰“濡脉,极软而浮细,如帛在水中,轻手相得,按之无有,如水在浮沤。”李时珍认为濡脉位浮体细,轻手切之力得,病后、产后若见此脉犹可医治,倘若一般人见濡脉,当是无根之脉。其主症:一主虚损,二主伤湿。曰:“濡为之血阴虚病......血山崩倒湿侵脾。......温补真阴起沉疴。”濡脉不仅主精血亏损,亦主阳气衰微,阴阳本互依存,阴伤日久必损阳,血亏气弱故濡脉主诸虚百损。
临证中发现癌症病人,特别是是中晚期癌症病人,因毒瘤侵袭,致脏腑阴阳失调,气阴两伤,正气耗散。多表现为虚证,故癌症病人,脉象多濡。
肿瘤病人的脉象比较复杂,临诊必需四诊合参,才能作出中肯诊断。一般来说,脉证相应,为顺,表示邪实正盛,正气尚足以抗邪。若反见沉、细、弱为脉证相反。为逆,说明邪盛正衰,易致邪陷转移。又如肿瘤晚期,正气已衰,脉见沉、细、微、弱,为顺;若脉象反见浮、洪、数、实,则表示正衰而邪不退,均属逆证。一般肿瘤在未转移之早期,见有余之脉为邪毒正盛,当用攻毒为主;若见不足之脉为正虚邪陷,当扶正祛邪。肿瘤己转移之中晚期,见不足之脉为正气已虚,宜用补虚为主;若见有余之脉,为正气虚而毒气盛,则当清火化毒。因此,脉诊可以揭示肿瘤患者邪正的盛衰,同时也可以为治疗预后提供依据。
当然,临床中发现肿瘤除通过症状分析外,最关键在于早期通过系列检查手段快速明确诊断。这些方法包括:影像诊断、内窥镜诊断、超声波诊断、细胞学诊断、肿瘤标记物诊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