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是一个薄壁的贮尿和排尿器官。女性的膀胱前面为耻骨和耻骨联合,中间为子宫和阴道。子宫和阴道后方是直肠。子宫可随膀胱和直肠的充盈程度不同而改变位置。正常情况下膀胱贮尿达400毫升左右时就可有尿意,正常人约4小时排尿1次。女性的尿道较短而宽,膀胱括约肌比较松弛,非常容易出现尿路感染。
妊娠3个月左右时盆腔充血,子宫体增大但又未升入腹腔,在盆腔中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将膀胱向上推移,刺激膀胱,引起尿频。另外,增大了的子宫压迫膀胱,使膀胱贮存小便的量较平时为少。所以,小便次数频频而每次解的量都比平时少。尤其在妊娠末期接近临产前1-2周,因胎儿先露部(胎头或胎臀)下降进入骨盆腔,进一步压迫膀胱,使膀胱容积减小,致使小便频数的现象加重,约1~2小时排尿1次。
同时,由于孕期孕激素的作用,使膀胱括约肌松弛,导致孕妇经常有尿意却排尿不多。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增大,加重对盆底的压力,导致孕妇在用力或咳嗽时甚至出现漏尿现象,这种尿频、漏尿现象,属于正常情况,不必顾虑,分娩后很快就会消失。
总而言之,正常孕妇的尿频是指有以下表现的准妈妈们:
1、小便次数增多,白天解尿超过7次,晚上解尿超过2次,且解尿的间隔在2个小时以内。2、小便时没有尿急、尿痛、发热、腰痛等现象。
3、尿色正常,不浑浊,没有血尿现象。
4、尿液检查没有红细胞或白细胞量异常等炎症表现。
上述情况尽管属于正常现象一般在分娩几天后消失,可是发生尿频常严重影响孕妇睡眠。怀孕初期可能有一半的孕妇尿频,到了后期,有将近80%的孕妇为尿频困扰,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晚上会起床跑厕所,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就算是正常的尿频,也给孕妈妈带来一些不便或尴尬。如果在家里不停上厕所,也是件麻烦事。更别说如果孕妇出门或工作怎么办?还有,因为尿频也让晚上睡眠质量降低。这些细节问题怎么处理呢?难道为了不上厕所不喝水吗?这更容易引起尿感的发生,甚至便秘。
对于出现尿频并影响到睡眠的孕妇,建议:
1、晚饭后尤其睡前尽量减少饮水量。睡前尽量排空膀胱。
2、早孕期开始常做缩肛运动,这样可以训练盆底肌肉的张力有助于控制排尿。即经常有意识的练习收缩盆腔肛门周围的肌肉,收缩时尽量延长收缩时间,然后放松,如此反复练习,不仅可以预防产后的盆底松弛导致的性功能障碍,还可以预防孕晚期和产后出现的用力后漏尿现象。也可做骨盆放松练习,这有助于预防压力性尿失禁。即四肢呈爬行动作,背部伸直并弓起(猫背),收缩臀部肌肉,将骨盆推向腹部,持续几秒钟后放松。本人的经验:如果能够坚持做该项锻炼,大部分孕妇的症状会明显减轻。
3、尽量不要憋尿,有尿意后要立即排尿,并尽量一次排干净。尿液集聚在膀胱内会导致尿液上行。出现尿路感染甚至肾炎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妊娠后在孕激素作用的影响下,输尿管腔扩张、蠕动力降低,加上增大的子宫压迫输尿管,以致输尿管、肾盂等呈扩张状态,尿液排流不畅,膀胱内尿液潴留,孕妇在尿频的同时比较容易发生泌尿道上行性感染。此时就会出现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表现为:
1、小便次数增加,白天解尿超过7次,晚上解尿超过2次以上,且解尿间隔在2个小时以内。
2、伴有尿急、尿痛、发热、腰痛等现象,总觉得尿不干净。孕妇出现的尿痛有时甚至会被误以为是子宫收缩而延误尿路感染的治疗,有些孕妇出现发热等症状。
3、尿液浑浊,甚至出现血尿。
4、检查时发现尿内有大量的白细胞、红细胞、甚至有少量尿蛋白等等。
因此,孕妇要注意预防泌尿道感染的发生,有漏尿症状的孕妇应勤换护垫,每日换洗内裤,有尿意立即排尿不要憋尿。白天注意多饮开水,使尿量增加;并节制性生活。如尿频、尿急加重,并有尿道口刺痛或小腹疼痛、则应及时到医院去诊治。以上的问题是在排除孕妇本身在孕前就有泌尿系统疾病的前提下讨论的。对于孕前有泌尿系统疾病的孕妇,如:尿路结石、膀胱结核、良恶性肿瘤、炎症以及糖尿病等问题时,建议应该在孕前给以积极治疗,待病情平稳后再怀孕,以免妊娠后掩盖病情导致病情恶化,由于担心对胎儿的影响不能随意用药,难以诊治,进而影响母婴的健康。
应该承认,孕妇确实是发生尿感的高危人群。一旦孕期出现尿路感染或妊娠后发现泌尿系统的疾病,应该积极治疗,不应因为担心用药影响胎儿而听之任之。否则,感染严重会影响肾功能,进而影响母亲和胎儿。一般说,对于大部分妊娠期出现的尿路感染,可以使用对母婴安全的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孕中期感染还可以使用磺胺类抗菌素也比较安全。甚至可以考虑使用一些中药制剂。如果运气反复发生尿路感染,应该注意做尿的细菌培养和支原体、衣原体等致病菌的培养,同时注意检查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