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患者家属都怀着同样的心理,希望病人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最有效的治疗,能够早日康复.我作为医生,和大家的心情也是一样的,但是疾病是复杂的,我们的就医过程可能不会很顺利。尤其是精神科,就更为特殊,精神科不像是别的科室,有很多的检查手段可以使用,譬如脑梗塞做个脑CT,肺炎拍个胸片,这些检查会给我们医生的诊断带来很大的帮助。对于精神科,最常用的检查是心理测查,仅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除了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明确外,绝大多数的精神障碍病因不明。
那么精神科医生是如何进行诊断的呢?
进行诊断主要是靠两方面的依据:
一、患者的病史资料:
也就是患者都有哪些不正常的表现,需要家属提供详细的病情介绍:从什么时候发的病,发病后出现了哪些不正常的表现,(主要是和没生病前的表现相比较,出现的异常表现),持续了多久?随着病程的延长,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病态表现发生了哪些变化?
患者的治疗过程:在哪诊断过?诊断是什么?都吃过那些药?服药的剂量和时间?效果如何?有哪些副作用?这对于医生给患者调整治疗方案有很大的意义。
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下人的精神活动都包括哪些方面:
1、首先是认知活动,包括:
(1)感知觉活动:幻听幻视是最常见的知觉障碍,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2)思维活动:大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最常见的妄想就属于思维障碍,如患者怀疑有人迫
害他,有人监视他,甚至报警。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常见的是思维迟缓,觉得脑子变笨了,不能想事了,而对于躁狂的患者,则表现为说话滔滔不绝,思维奔逸,这都是思维障碍;
(3)注意力:是否集中;
(4)记忆力: 远的事情,近的事情是否能正确回忆?痴呆的患者最常见的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记忆障碍,早晨吃的啥饭中午就记不起来了;
(5) 智能:计算力,一般常识啊,推理能力等等,韦氏智力测查是最常用的智力测查方式;
(6)自知力:是否知道自己患有疾病?是否能分析自己的病态表现?
2、情感活动:心情如何?情绪协调吗?和自己的内心体验一致吗?
常见的有:
(1)情绪低落:心情不好,兴趣下降,少语少动,严重的时候觉得活着没意思,有自杀的倾向,这多见于抑郁症患者。
(2)情感淡漠: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面部表情呆滞,对家人缺乏亲情,真个人变得冷漠了。
(3)情感不协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一会哭一会笑,给人感觉不正常。
还有最常见的焦虑:老是担心紧张,称之为广泛性焦虑。或者突然出现心慌出汗,憋气,这又叫做惊恐发作,多见于焦虑症,抑郁症。
3、意志活动和行为:
常见的有意志活动减退:
如生活懒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行为障碍也是比较常见:比如活动变得特别多,见人自来熟,多见于躁狂。行为怪异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如一个患者怀疑有人跟踪他,他时常回头看看有没有人。怀疑有人监视他,整天拉着窗帘,屋门也不出去。强迫症的患者往往有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手洗3个小时,这是强迫行为。
如果一个人出现精神异常,那么他一定会在这三个方面: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行为,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出现异常,一个人出现精神异常,一般来说是指和他好的时候相比,有了明显的区别,同时和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规则相违背。
二、诊断的另一个依据:精神检查。
精神科医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患者进行交谈,通过交谈,确定患者有哪些症状,和病史提供的病态表现相互印证,为诊断提供依据。精神检查是精神科医生的基本功,也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水平高的医生精神检查水平就高。由于部分患者不配合,精神检查有时候得不到足够的证据进行诊断,会给诊断带来困难。
我是如何诊断呢?
首先根据病史资料,也就是家属提供的病情介绍,这是纵向的诊断依据。我和患者进行的精神检查,得到的是横向的诊断依据,我会分析纵向的依据以及横向的依据,做出最符合患者目前病情的诊断。
任何因素影响到这两方面依据的完整正确性,就会导致诊断出错,比如家属汇报病情不全面,不客观,或者患者本人隐瞒病情,或者精神检查不配合,没有引出精神症状。患者的因素有时我们没办法,毕竟他是病人不配合,但是家属要尽可能提供完整准确详细的病情介绍,会给诊断带来巨大的帮助。有时光凭病史资料也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当然最好是能面诊患者,得到的诊断才最可靠。有的时候即使面诊了患者,由于病情复杂,也可能得不到正确的诊断,需要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网络咨询的局限就在于此,只能靠病史资料做出倾向性的意见。所以家属要提供尽可能的详细的病情介绍,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判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精神疾病是很复杂的,早期表现往往不典型,儿童少年的精神障碍也很不典型,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的症状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诊断也会相应的改变,这都是正常的现象。精神疾病的诊断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医生和家属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