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09-25 01:58

  随着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开展,免疫重建的产生提高了患者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但随之而来各种药物相关并发症凸显出来,其中乳酸酸中毒为其重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早期识别、早期诊治,是避免发生严重乳酸酸中毒的关键因素,希望此文能够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1、长期接受抗艾滋病药物的乳酸酸中毒发病率:

据临床调查:HAART过程中乳酸酸中毒总体发病率是10.6例/1000人年,男女之间有显著差别,女性发病率为16.1例/1000人年,而男性发病率为1.2例/1000人年.另外,南非对HIV(+)891人服用18个月HAART(3TC+d4T+1NNRTI)的调查显示乳酸酸中毒发生率19例¤1000人年,服药时间平均7.5个月,血乳酸峰值平均9.3 mmol/l, 死亡率29%。乳酸酸中毒总的死亡率30%-60%,当血乳酸> 10 mmol/l, 死亡率近乎100%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乳酸中毒本身的定义、使用NRTIs治疗时间、特殊药物的应用以及人口统计学的方法,给予长时间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病人中,可以出现无症状的或者轻微症状的高乳酸血症的发生率为8%--20%。大多数研究表明,在接受NRTI的患者出现有症状的高乳酸血症发生率为0.5-1%。

  2、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特点:

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代谢生成水和CO2的过程成为有氧氧化,在无氧条件下或线立体损伤则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后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下生成乳酸,乳酸是糖酵解的最终产物。高乳酸血症被定义为是血乳酸水平在2mmol/L以上。它可以没有症状或者有轻微症状甚至发生严重的致命的乳酸酸中毒。一般血乳酸水平大于5mmol/L,患者出现了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和生化指标,即可诊断乳酸酸中毒。其致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推测可能与核苷类似物改变了氧代谢诱导线粒体损伤和个体自身存在的肝损伤或营养障碍(如缺少维生素B2和左旋肉毒碱)有关。肌肉和肝脏是两个主要涉及的器官。NRTIs 破坏线粒体是因为它抑制了线粒体DNA聚合酶g,这种抑制导致了线粒体DNA匮乏和至少一种线粒体正常运作需要的蛋白质合成减少,造成线粒体的运作不正常,导致乳酸酸中毒(3)。NRTIs也可损伤b-氧化循环,使长链脂肪酸不能进入线粒体内而堆积在细胞质内,使糖酵解增加,继而乳酸增多,导致乳酸/丙酮酸比值失衡。此外,有文献报道,NRTIs有促进凋亡作用,而线粒体凋亡能促进乳酸增加。NRTIs 亦会引起肝脏脂肪积聚,使肝脏功能受损,不能有效地分解乳酸盐,引致血液的乳酸盐水平上升。目前高乳酸血症后的自然发展史仍不清楚。无症状高乳酸血症患者在持续服用NRTIs药物后是否一定会进展为乳酸酸中毒有待进一步科学研究。乳酸酸中毒症状的出现可以急性,也可以是亚急性的,通常亚急性起病多见。发生乳酸酸中毒初期,病人常有难以归类的症状,可能只有胃肠道不适、腹胀、腹泻、体重骤然减轻。严重时,出现四肢无力、肌肉痛、肝脏疼痛或肿大、肝功能异常、急性胰腺炎、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对于先前病情平稳而后在几天内迅速出现以上症状的病人需要考虑乳酸酸中毒可能。

  在保证标本采集正确的情况下,当血乳酸3 5 mmol/l, PH £ 7.35,即为乳酸酸中毒。有文献报道,对于接受NRTIs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当血乳酸介于2.0-5.0 mmol/L时,通常无症状,称为无症状性高乳酸血症;当血乳酸3 5 mmol/l,临床伴有相应症状;或血乳酸3 10 mmol/l,不管临床是否有症状,均诊断为乳酸酸中毒。另外其他的可以出现异常的实验室指标包括CPK(肌酸激酶)、LDH(乳酸脱氢酶)、AMY(淀粉酶)、AST(谷草转氨酶)、AG(阴离子间隙)等的升高,还有低蛋白血症,PH值下降以及HCO3(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下降,CT扫描,超声波,肝活检等提示肝细胞脂肪变。乳酸酸中毒很少发生在血乳酸<5mmol/L时。但对于患者血乳酸水平在2-5mmol/L而无临床症状时,临床医生还是要给予一定的关注。

  对于血乳酸水平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标本采集非常严格:要使用氟化物草酸盐的管子;抽血时候不能使用止血带;标本要冷藏保存4小时内运送到目的地;抽血前24小时不能剧烈活动以保证有充足的氧供等。 通常血乳酸的水平是与病情的严重性是相关的:据统计,0-2mmol/L是正常水平,5-10mmol/L死亡率在7%,10-15mmol/L死亡率大于30%,大于15mmol/L死亡率大于60%。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分析病情特点,争取及时、早期发现病人出现乳酸酸中毒征相,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死亡率。临床上能够指导我们应该警惕到乳酸酸中毒的某些征象:正在接受NRTIs治疗的病人出现以下症状:包括无法解释的呼吸困难、恶心、腹痛、消瘦和/或肝衰竭;无法解释的实验室检验异常:阴离子间隙升高、低蛋白血症、HCO3下降等;特殊人群:孕妇目前服用NRTI,曾经患过乳酸酸中毒已经停药NRTI,目前又重新服用的。

  3、乳酸酸中毒的治疗及预后(及CVVH纠正酸中毒的病理生理机制):

  以上是高乳酸血症、乳酸酸中毒的病理生理机制,我们了解后应根据患者的血乳酸水平不同,以及不同的临床特点需做出的治疗方案也不同,一般来讲,血乳酸水平5mmol/L以下的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监测血乳酸水平及症状即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司他呋定或去羟肌酐换为ABC/TDF等。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对于任何接受HAAR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血乳酸>5mmol/L,同时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或当血乳酸>10mmol/L,需立即停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此外,还要限制葡萄糖的摄入,适当静点碳酸氢钠纠酸,维生素复合物如左旋肉毒碱1g Tid、核黄素(vit B2) 50mg po qd、硫胺(vit B1) 100mg po qd、大剂量维生素 C 1-3g/d和辅酶 Q10 100mgpo qd 应用。必要时,呼吸支持和持续血液净化。对上述药物的功效及安全性如何还没有对照试验结果。左旋肉毒碱是线粒体有氧代谢的共因子,抑制细胞凋亡,也能逆转NRTIs所致的线粒体毒性。NRTIs相关乳酸酸中毒在早期应用包括左旋肉毒碱在内的治疗方案曾成功地救治了一个血乳酸>10mmol/l以上HIV感染者。

  严重的乳酸酸中毒不仅需要积极内科药物治疗,还需要血液净化治疗辅助抢救,帮助纠正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以及清除机体产生的过多的乳酸。国内文献报道,对25 例严重乳酸酸中毒进行的回顾性分析。25 例患者分为两组 ,常规组(13 例)接受常规治疗 , 包括对因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 %碳酸氢钠静脉滴注纠正酸中毒。CVVH组(12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VVH,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乳酸、血 pH的变化,CVVH清除乳酸的效果 ,患者的死亡率。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单针双腔) 作为血管通路。 CVVH为每天 24 小时持续进行。结果两组患者血乳酸下降、血 pH上升的速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p="">0.05) ,但 CVVH组患者APACHE II评分明显高。在这组应用 CVVH治疗的严重乳酸酸中毒的病例中观察到 ,与常规治疗相比 ,患者血乳酸下 降、血 pH 升高的速度快而平稳 ,虽然两组患者的死 亡率无明显差异 ,但 CVVH 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可以这样理解 ,CVVH 在一定 程度上能改善严重乳酸酸中毒患者的预后。应用 CVVH治疗严重乳酸酸中毒 ,我们认为其治疗机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乳酸性酸中毒最根本的治疗是病因治疗 ,如纠正休克 ,改善循环。 CVVH能够改善患者的内环境 ,清除体内的众多的炎症介质 ,改善的微循环 ,使组织缺氧状态得到纠正。CVVH 的这一作用已被许多研究所证。 组织缺氧纠正后 ,乳酸生成会减少 ,并能够增加肝脏 清除乳酸的能力。CVVH 的另一作用机理是它能直接清除体内过多的乳酸 ,直接减轻酸中毒 ,从而起到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作用。CVVH 清除乳酸的效果 ,起到改善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作 用 ,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综上所述,对于严重乳酸酸中毒病例,为抢救病人生命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 CVVH 治疗能改善严重乳酸酸 中毒患者的内环境 ,维持酸碱平衡 ,CVVH 具有清除血乳酸的作用 ,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在治疗严重乳酸性酸中毒时,针对呼吸衰竭的病人,应用机械通气可提高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增加组织氧供,减少乳酸的产生,加速乳酸的代谢,同时,机械通气可增加因快速输入大量碳酸氢钠所产生过多CO2 的排出,维持酸碱平衡,改善患者的预后。

  乳酸酸中毒症状在停药后初有可能继续或加重,病人需要恢复的时间很长,线立体DNA的更新周期是4.5-8周,病人的临床症状恢复需要4-28周。只要患者当时没有因HIV威胁其生命,停药时间尽可能长至症状消失和血乳酸水平降至正常范围后。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停药后症状缓解平均时间为62天(7-76天)。如果能完全恢复,病人可以再次服用HAART,但要绝对避免以前用过的NRTIs,最好用基于NNRTIs和PI类药物,如1个增强 PI或1个NNRTI+2 个已知对线粒体毒性小的NRTIs(如ABC、TDF、LAM、FTC等)。在d4T更换为ABC后高乳酸血症得到缓解。这里强调一点,即使病人能安全应用其他的NRTIs,临床医生应对该类患者进行严格的定期乳酸监测。由于从患者临床表现是无法辨别乳酸酸中毒患者预后的,那么如何去界定一个临界值,以警世临床医生对患者是否发生乳酸酸中毒给予格外关注呢?Cote HCF等研究提示,入院后第一次血乳酸水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他们应用统计学推测因高乳酸血症可能导致患者死亡风险的血乳酸预测值为 9mmol/l,其阳性预测值82%,阴性预测值达94.5%,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NRTIs诱导的乳酸酸中毒总的预后取决于引起乳酸酸中毒的原因和临床医生对这个问题关注重视程度。乳酸酸中毒预后严重。一般来说血乳酸的水平与病情的严重性呈正相关。高乳酸水平经上述治疗后无明显下降且持续时间越长,预示预后越差。通过多变量分析,与死亡率相关的唯一的变量是血乳酸>10 mmol/l。

  对于接受NRTIs治疗的HIV感染者,多数学者不建议常规检测乳酸水平。无症状、轻微血乳酸增高、碳酸氢钠正常病人随后发展为乳酸中毒者很少。而对于有乳酸酸中毒症状和相应实验室检查异常者以及接受NRTIs治疗的孕妇要进行血乳酸水平监测。发生乳酸酸中毒完全恢复后,若再次应用NRTIs的其他药物时,强烈建议至少治疗开始后的3个月内每个月复查血乳酸水平。

艾滋病抗病毒过程中乳酸酸中毒如何发生?相关文章
一、定义:体内无氧酵解的代谢产物,乳酸在血中升高造成的酸中毒。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乳酸酸中毒称为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本病大多发生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诊断率低,而死亡率极高。二、发病特点:常发生于有心肺疾患、缺氧、休克、肝、肾功能衰竭及极度消瘦或营养不良的糖尿病患者。三、发病机制:乳酸是糖酵解的中间代谢产物,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成为乳酸。为维持体内平衡,可由肝脏的糖原异生作用和肾脏的
发布于 2023-03-27 08:51
0评论
目前已经上市的抗HIV病毒药物有6类30种,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ReverseTranscriptaseInhibitors,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ReverseTranscriptaseInhibitors,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Inhibitors,PIs)、整合酶抑制剂(IntegraseStra
发布于 2022-09-25 02:21
0评论
概述 最近看了一部关于艾滋病的电影,顾长卫导演的《最爱》,是一部描述关于艾滋病的电影,也特意的去了解一些这个群体的相关介绍和资料。看过之后觉得这真的是一种特别可怕的病症,而且在我们国家,群众对待艾滋病的相关了解不够多,导致很多人在对待艾滋病的认识上存在一些的误解,很多人得了病不敢告诉家人,自己偷着治疗还有长期服药治疗,这是十分没有必要的,对身体有什么副作用吗? 步骤/方法: 1、 腹泻、恶心
发布于 2023-08-22 05:26
0评论
产时发生的意外,医学上称为产时并发症,常见有产程停顿、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比较少见的有子宫破裂、胎儿肩难产和羊水栓塞等。产前检查是医生检查孕妇的骨盆大小在正常范围,胎儿适当大小,估计小于4000克以下,胎儿为头位,可以进行试产。如有异常医生一般会告知需要入院后进一步检查,判断是否可以自然分娩。是否能顺利分娩,取决于产妇在临产前有较好的思想准备,有坚定的决心,临产后还需要有良好的产力就是宫缩。产程
发布于 2023-03-03 18:01
0评论
概述 我得了艾滋病,更准确地说我被感染了这种病毒,但是还没有发病,只是携带者,但是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病,所以我非常的担心,刚刚才检查出这种情况,所以现在还没有开始做这样的治疗,我自己也没想到自己会感染到这种病毒,而且一想到艾滋病就感到非常的恐惧,一方面这种病让人难以启齿,另一方面据说治疗难度很大,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所以更加让我感到害怕,艾滋病服什么抗病毒的药呢? 步骤/方法: 1、 到目前为
发布于 2023-02-24 06:53
0评论
自从1996年HAART引入艾滋病的治疗以来,艾滋病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下降。但长期用药的毒副作用已成为突出的问题,有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reversetranscriptaseinhibitors,NRTIs)与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或蛋白酶抑制剂(PI)中的任意一种药物组合,为目前我国艾滋病患者常
发布于 2022-09-25 02:00
0评论
1、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常见,表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蛋白酶抑制剂、去羟肌苷和齐多夫定)。治疗后的头2个月内,但大多数并不严重,对症处理。如与食物同服,可减少某些消化系统不良反应。2、骨髓抑制:由齐多夫定引起,表现:贫血和/或粒细胞减少。贫血发生率1~4%,粒细胞减少2~5%。基线CD4低的患者容易发生。Hb或Hct较基线水平下降&gt;25%,则停用AZT。如果粒细胞计数低于750,可考
发布于 2022-12-07 12:44
0评论
目前,发达国家先进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指南均主张:无论CD4+多高都要开始抗病毒治疗,这和以往据CD4+水平决定何时开始治疗有明显不同,尽早抗病毒治疗有以下好处: 1、早期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以促进免疫功能的重建 艾滋病患者经联合抗病毒治疗后,其CD4细胞计数的恢复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快速增长期,发生在治疗后的最初几个月内;第二阶段为缓慢增长期,紧随第一期之后,以CD4细胞的缓慢增加为特征。第二阶段
发布于 2023-01-24 12:41
0评论
对于身体状况较差,CD4+T淋巴细胞在350个/mm3以下和出现机会性感染的患者在处理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后尽快开始治疗;对于CD4+T淋巴细胞较高的患者,在没出现机会性感染的情况也建议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这样就可以极大地降低传播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布于 2023-02-22 20:20
0评论
有严重的心、肝、肾脏疾病的应先治疗原有疾病使其能够耐受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正处于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期,原则上应先进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至少2周后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有严重的神经和精神疾病者;生活不能自理而又无监护人的及本人不愿意服药和依从性不好的病人。
发布于 2023-02-22 21:27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