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局部疼痛和压力。由于局部组织损伤,或部分肌肉痉挛,骨折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骨折部位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和纵行叩击痛。这往往是判断是否有骨折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局部肿胀、瘀斑和皮肤擦伤。骨折后局部血管受损,堵塞韧带,可出现肿胀。如果骨折处出血较多,溢出皮下,则成为皲裂点。如果骨折处肌筋膜完整,出血不能溢出,或因骨折端受压,循环受阻,可使肌筋膜内压力持续增高,影响动脉血的灌注,从而引起肌肉缺血、缺氧,严重时可导致肌肉坏死和缺血性肌肉挛缩。
第三,局部功能紊乱。骨折后,由于肢体内部支架的破坏,使肢体失去应有的杠杆作用,同时由于疼痛引起的反射性肌肉痉挛,使肢体功能部分受限或完全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