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03 17:36

  上篇文章中我解释了强迫与不安全感的关系,在临床工作中,我还发现了强迫的另一个原因:不接受自身思想和情感的矛盾性。强迫患者常说,我内心里有两种想法,一个想法想这样,另一个想法想那样,两个想法都是我的,但两个想法又互相矛盾。比如说一方面我知道脏东西并不可怕,世界本来就是脏的;但另一方面,当我碰到所谓的脏东西时,如果不反复洗上几十次或者几个小时,我心里总是很不舒服。可如果我洗了后,我又会很自责,觉得自己这样发展下去,真是无法正常工作生活,也对不起爱自己的那些亲人!
  看到病人如此痛苦,我不禁想起成语典故《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东西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任何东西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实际上,强迫症患者的想法,恰恰就是这样一些矛盾。但是,患者又不愿正视这样的矛盾,既想拥有矛的锐利-无坚不摧,又想拥有盾的坚固-牢不可破。看看患者的这些想法和行为,想怕又不想怕,想洗又不想洗,想查又不想查,哪一组不是矛盾!
  说穿了,强迫症患者自相矛盾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们不能接受自身的局限性,不敢承担自身缺陷的责任。我们人类自身的局限性就在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连两全其美都难做到,更别提什么十全十美了。
  在我看来,接受不接受矛盾性和局限性,对强迫的形成至关重要。
  比如说,我们在生活中反复做的事有很多,比如钟情上一个人反复思念,痴迷于一项活动反复练习,喜欢上一份工作反复琢磨。因为我们接受这样一种状态,并把它们美其名曰为“相思”、“爱好”、“事业心”而大加赞赏,因而也就特别接受,更不会为此烦恼,也就形不成强迫。
  而对于我们反复出现的担心,我们就失去了包容它们的雅量,必欲除之而后快。但结果却恰恰相反,越想赶走担心却越赶不走,强迫的症状也就会越来越重。
  实际上,如果我们承认了自身的局限性,承认不完美、不安全是我们必然的宿命,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认怂”,担心反而会明显减轻,反复洗手等外部强迫行为也会明显减少。
  在临床上,有时我常用“热恋”与“失恋”两种现象,向患者说明接受与否对情绪的影响,进而向患者说明如何对待强迫为好。
  当我们喜欢上一个人时,我们常常对他或她思念不已,满心满眼都是对方,也乐此不疲。就象王菲在《传奇》中所唱的“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或者又象蔡琴在《你的眼神》中所唱的“像一阵细雨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我不禁抬起头看着你,而你并不露痕迹。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啊!有情天地,我满心欢喜!”  而当我们失恋时,对同样的一个人,我们往往又恨不得自己马上忘记对方,却偏偏忘不掉,因此苦恼不已。就象传说中卓文君知司马相如心变后,悲愤之中用数字写的那封回信: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流水;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这几首歌词和诗,生动地刻划出了我们在恋爱和失恋中的心态。我们可以这样说,恋爱中的思念是一种反复行为,因其被接受我们就不觉得苦恼;失恋后的怀念也是一种反复行为,因其不被接受我们就觉得苦恼。至于苦恼的时间是长是短,主要取决于失恋者痛定思痛后怎么看。如果他认为失恋很常见,虽然很痛苦,但可以接受它的存在。接受了,也就不苦恼和强迫了。如果始终不接受,就会死缠着对方不放,把双方家庭都折腾得鸡犬不宁(我见过这样的失恋者,还不止一个,真的很同情!)。
  如果强迫患者对待影响强迫的不安全感、自身的矛盾性和局限性,也能采取象对待恋人(不论热恋还是失恋)的接受态度,我相信,他的强迫症状一定会明显减轻,甚至可能会完全消失。在我的临床经验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强迫的病因分析之二:矛盾性、局限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