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依据中医传统理论和肺癌患者的诊疗经验,拟定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剂,经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使用后,研制出口服中药颗粒剂,定名为益肺清化颗粒,观察治疗195例晚期原发性肺癌患者,并与化疗药物治疗的144例作了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文病例均经细胞学及/或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肺鳞癌、腺癌、鳞腺癌及未分型癌患者。在治疗前作全面体格检查和X线胸片、B型超声检查,部分病人做纤维支气管镜及CT检查。按国际抗癌联盟1978年制定的《肺癌TNM分期标准》分期。
本组均为Ⅲ期或Ⅳ期原发性肺癌患者,大部分病例首次接受治疗,部分病例为放疗3个月以上无效或化疗后2个月以上无效者,或手术后局部复发者。住院后随机分为益肺清化颗粒组和化疗组,对完成疗程的病例作分析。
本文病例共339例,其中益肺清化颗粒组195例,化疗组14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分型、病程方面均具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
益肺清化颗粒组,不分病理类型或中医分型,每一患者均给予益肺清化颗粒口服,每次15克,每日3次,2个月为一疗程。
化疗组:根据肿瘤病理类型制定方案,以每一病例的具体情况选用,六周为一疗程。根据情况给予调和胃气之中药汤剂。
以上二组不互相交叉,坚持一种治疗方法。
三、治疗结果
主要症状变化:益肺清化颗粒组咳嗽、痰量、胸痛、气短、乏力等症状治疗后较化疗组明显好转,但咯血症状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体重变化:益肺清化颗粒组体重增加者数量明显多于化疗组。
生存质量评定变化:根据Karnofsky活动状况分级标准,益肺清化颗粒组下降者25例(12.8%),化疗组83例(57.6%),两级间差异显著(P<0.01)。
近期疗效评定:按照1978年12月常州会议《抗肿瘤药物疗效通用标准》,对治疗前后的X线胸片上的病灶做了对照。表1示,益肺清化颗粒的疗效明显高于化疗组(P<0.001)。
表1 两组X线胸片病灶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部分缓解例(%)
稳定例(%)
恶化例(%)
益肺清化颗粒组
195
2(1.0)
166(85.1)
27(13.8)
化疗组
144
10(6.90)
70(48.6)
64(44.4)
远期疗效观察:我们对部分病人观察他们的生存期,这些患者均是在广安门医院首次接受治疗,既往未进行过化疗或放射治疗,并坚持一种治疗方案。其生存期为从接受治疗之日起至死亡或末次随诊时间。益肺清化颗粒组28例患者中,生存1年以内6例,1年以上15例,2年以上4例,3年以上3例;现在仍生存5例,已死亡23例;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2.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化疗组17例中已全部死亡了,生存1年以内14例,1年以上3例,没有生存2年以上者;其平均生存期为7.5个月,中位生存期6.0个月。
毒副反应观察:治疗中化疗药物有明显消化道反应,恶心发生率44.44%,呕吐31.25%,食欲减退50.69%,益肺清化颗粒组各项症状发生率仅为5.13%、0、11.28%。治疗中化疗组有少量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益肺清化颗粒组仅有极少患者有血红蛋白下降。
四、讨论
晚期肺癌正气虚损明显,邪气亦盛。我们拟定的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剂――益肺清化颗粒。符合扶正邪治疗肿瘤的原则,从临床治疗结果表明其治疗效果是肯定的。
益肺清化颗粒对晚期肺癌患者有改善症状、增强体质、提高生存质量的效果,这与本药方中除有益气养阴药物外,还有入肺经的理肺化痰药物及具有抑瘤作用的清热解毒药物有关,这些药物能改善气道的炎症与痰湿阻塞。益肺清化颗粒对晚期肺癌患者的肿瘤病灶具有缓解和延缓发展的作用,经动物实验证明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我们认为这些结果是抑瘤作用在临床上的反映。
益肺清化颗粒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量的增长比化疗组缓慢,血沉变化比较稳定。而化疗组血沉明显加快,这很可能反映了益肺清化颗粒的抑瘤作用,即延缓肿瘤生长。文献证明,当组织发生癌变时,被抑制的癌胚抗原基因去抑制,可使癌胚抗原增加并释入血液与体液中。它不仅有诊断意义,血清癌胚抗原水平越高,生存期就越短。血沉的加速,很可能系肿瘤患者体内组织坏死与异性蛋白进入血液所致,表明预后不好,益肺清化颗粒能调节晚期肺癌患者的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该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均比化疗组明显提高,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应该是肯定的。
益肺清化颗粒对晚期患者有一定的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本药在现有临床剂量下,无明显毒性作用。临床观察证实益肺清化颗粒是治疗晚期原发性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