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0-16 02:35

  崩漏是对女性身体损害较大的病症,因此了解崩漏产生的原因和对症下药,调理身体非常重要。产后妈妈们发生崩漏的原因是什么呢?西医认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是崩漏的范畴,和女性内分泌系统紊乱有关。中医上认为,崩漏多由情志抑郁、操劳过度、产后或流产后起居饮食不慎、房事不节等引起冲任二脉功能失调而致。具体病因如下:

  1、血热妄行——素体阳盛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伤及冲任。

  2、气滞血瘀——肝郁气滞,久滞血瘀,瘀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离经之血妄行而致。

  3、暴崩致脱——血崩日久不止,导致脏腑气血虚脱。

  4、气血两虚——崩漏反复发作,气随血去,导致气血两虚。

  5、脾肾两虚——素体脾虚或多产房劳伤肾,同时饮食不慎,脾胃受损,脾肾两虚,统摄无力而致崩漏。

  6、肝肾阴虚——素体阴虚或大病失血,精血两亏,冲任失养而致。

女子崩漏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1、注意身体保健。要增加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及蔬菜和水果。在生活上劳逸结线路,不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睡眠要充足,精神愉快,不要在思想上产生不必要的压力。这对功血崩漏的防治很有效。 2、应用药物进行止血。药物止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子宫内膜脱落干净,可注射黄体酮;一种是使子宫内膜生长,可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再用些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安络血、维生素K、止血芳酸和止血敏等,一般都可以
发布于 2024-10-16 02:49
0评论
崩漏容易造成贫血、虚脱等症状,因此,通过饮食来补充营养和调理身体是很有必要的,还能达到食疗的效果。崩漏吃什么好呢? 1、乌雄鸡粥 材料:乌雄鸡1只,糯米100克,葱白3条,花椒、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1、将鸡毛去净,除内脏,洗净切块煮烂。 2、加入糯米及葱、椒、食盐煮粥。 3、每日2次,空腹食。 健康提示: 益气养血,止崩安胎。适用于脾虚血亏而致的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血色淡质薄,面色恍白或浮肿,
发布于 2024-10-16 02:42
0评论
本病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表现为月经量多,或非行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月经持续时间过长。 ⑴贫血:崩漏失血过多,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唇色淡白、头晕目眩、精神倦怠、气短无力、心悸怔仲、失眠多梦、脉象细弱等一系列贫血征象。 ⑵虚脱:崩漏病起,如来势猛,出血量多,崩下不止,常可引起虚脱,出现神昏面白、四肢冰冷、汗出淋漓、气短喘促、脉浮大无根或沉伏不见的危重证候,如不及时抢救则有生命危险。 ⑶邪毒感
发布于 2024-10-15 03:10
0评论
[方一] 乌梅肉15克,红糖适量。将上二味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日内分2次服。 本方适用于虚热之崩漏。 [方二] 豆腐250克,好醋120克。将豆腐与醋同煮,煮熟即成,一次顿服,可连服数剂,血止后停服;要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本方适用于血热崩漏。 [方三] 狗头骨1个,煅龙骨、棉花籽、百草霜各18克,黄酒适量。将猪头骨烧存性,龙骨煅,棉花籽炒与百草霜共研为细末,混合均匀即成。
发布于 2025-01-01 11:32
0评论
1.暴崩致脱血崩日久不止,血多色淡,质清稀,头晕乏力,胸闷气短,肢冷汗多,面色苍白。舌淡胖,脉细弱欲绝,血压偏低或低于正常。 2.气血两虚突然暴崩出血,色淡质稀,怕冷自汗,面色苍白,全身乏力。舌淡,脉细弱。 3.脾肾两虚经血紊乱,经量多或淋漓,色淡清稀,乏力纳少,腰膝软酸。苔薄,舌淡,脉细弱而沉。 4.肝肾阴虚崩漏日久,血色鲜红,潮热口干,手足心热,头晕腰酸。舌红,脉细数。 5.血热妄行经血或崩
发布于 2025-01-01 11:46
0评论
崩漏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 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崩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一个
发布于 2022-12-24 06:56
0评论
崩漏由情志抑郁、操劳过度、产后或流产后起居饮食不慎、房事不节等引起冲任二脉功能失调而致。 1.暴崩致脱血崩日久不止,导致脏腑气血虚脱。 2.气血两虚崩漏反复发作,气随血去,导致气血两虚。 3.脾肾两虚素体脾虚或多产房劳伤肾,同时饮食不慎,脾胃受损,脾肾两虚,统摄无力而致崩漏。 4.肝肾阴虚素体阴虚或大病失血,精血两亏,冲任失养而致。 5血热妄行素体阳盛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伤及冲任。 6.气滞血
发布于 2022-12-24 07:16
0评论
由情志抑郁、操劳过度、产后或流产后起居饮食不慎、房事不节等引起冲任二脉功能失调而致。 1.暴崩致脱血崩日久不止,导致脏腑气血虚脱。 2.气血两虚崩漏反复发作,气随血去,导致气血两虚。 3.脾肾两虚素体脾虚或多产房劳伤肾,同时饮食不慎,脾胃受损,脾肾两虚,统摄无力而致崩漏。 4.肝肾阴虚素体阴虚或大病失血,精血两亏,冲任失养而致。 5血热妄行素体阳盛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伤及冲任。 6.气滞血瘀肝
发布于 2022-11-22 14:15
0评论
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为崩;或持续出血,淋漓不断为漏。故《济生方》谓:“崩漏之病,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妇女阴道内流出一种粘腻或稀薄的液体,绵绵不断如带的,称为带下。至于妇女在生理发育时期,在经期前后,或妊娠初期,阴道亦可排少量分泌物,无色透明,常感湿润,属于生理现象,不为带下。 崩漏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冲任损伤,脏腑虚损,不能固摄所致。带下多属湿证,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
发布于 2024-03-01 18:55
0评论
崩漏是对女性身体损害较大的病症,因此了解崩漏产生的原因和对症下药,调理身体非常重要。产后妈妈们发生崩漏的原因是什么呢?西医认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是崩漏的范畴,和女性内分泌系统紊乱有关。中医上认为,崩漏多由情志抑郁、操劳过度、产后或流产后起居饮食不慎、房事不节等引起冲任二脉功能失调而致。具体病因如下: 1、血热妄行——素体阳盛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伤及冲任。 2、气滞血瘀——
发布于 2024-08-17 13:5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