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潜伏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结束到疾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患病的头2至3天传染性最强。在成人和较大儿童的季节性流感期间(无并发症),病毒通常会在呼吸道分泌物中继续排毒3至6天。住院的成年患者在发病后的一周或更长时间内可以继续传播感染性病毒。研究发现,在婴儿和儿童流感或人类H5N1禽流感病例中,长时间的解毒是很常见的(1-3周)。此外,患有免疫缺陷的病人,如艾滋病,也会经历较长的病毒解毒周期。
流感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即当流感患者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被释放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但也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口腔、鼻腔和眼睛的粘膜传播。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体也可能引起感染。通过呼吸道的气溶胶传播需要进一步确认。
流感的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种流感类型之间以及甲型流感的不同亚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力,该病可以复发。流感病毒经常发生变异;例如,在人群免疫压力下,每2-3年就会出现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株。感染率最高的通常是青少年。
以下特定人群的流感病毒感染更有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早进行流感病毒相关检测和其他必要的调查,并采取积极的针对性治疗措施。1)妊娠期妇女;(2)患有下列疾病或状况的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除外)、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血液病、神经系统和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造成免疫力低下)和生活在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群体护理人员,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③肥胖者[体重指数>30,BMI=体重(kg)/身高(m)2];④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⑤年龄≥65岁的老年人。
流感的流行特点
①流行特点:发病突然,传播迅速,2~3周内达到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常沿交通路线传播。通常3~4周后疫情自发停止,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
②流行规律:通常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甲型流感:常引起暴发流行,甚至发生世界性大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小规模大流行,据世界上已发生的四次大流行分析,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乙型流感暴发或小规模流行,丙型流感以流行为主。
③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冬春季节,而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有流行,高峰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