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术中子宫出血:术中出血超过200ml称为流产出血。妊娠月份大,宫颈条件差因此用的吸管小胎囊剥离慢;人工流产次数多或哺乳期,子宫收缩不良等情况下容易发生出血,应迅速清除剩余组织,如果已经完全干净,应停止吸宫,应用缩宫素,同时按摩子宫,加强宫缩。如出血量多,需开放静脉补液,及时输血。
2) 人工流产综合症:手术刺激宫颈和子宫致迷走神经兴奋,手术中受术者出现心动过缓,心率紊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汗、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甚至晕厥抽搐。精神紧张、惧怕手术者更容易发生。
子宫除接受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以外,还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分布,子宫颈部的神经末梢又更为敏感。人流术中,由于子宫颈被牵拉、扩张以及负压、吸管对宫壁的影响,从而刺激了分布在这些区域的神经末梢。绝大部分受术者通过神经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够耐受人流术中的这些机械刺激,但也有少数人由于植物神经稳定性较差,迷走神经自身反射增强,使体内释放出大量的乙酰胆碱,促使冠状动脉痉挛,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排血量减少,从而出现了上述一系列的表现。这时经过适当处理不会对病人构成威胁,也不留下后遗症。因此术前充分解除受术者的顾虑,术中轻柔操作及术前应用能够扩张宫颈的药物等十分重要。
3) 子宫穿孔:较少见的并发症。穿孔可以是探针、扩宫器、吸管、刮匙、吸管或者卵圆钳造成。为子宫壁全层损伤,致使宫腔与腹腔,或其他脏器相通。 子宫穿孔在女性生殖道器械损伤中最为常见。宫内发生率在0.05%-0.88%,一般发生在子宫峡部宫颈宫体交界处或者宫角。亦可穿入阔韧带、膀胱后壁、肠袢,甚至拉出大网膜等,导致内出血、阔韧带内血肿及继发性腹膜炎。必须及时诊断处理,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一般发生于子宫过度倾曲、哺乳期及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剖宫产后的瘢痕子宫,尤其是术后有感染者;双子宫单宫颈,往往在子宫分叉处穿孔;反复多次人工流产病例或2次人流间隔时间短的妇女。
穿孔的危险信号: 突发的剧烈腹痛、出汗或者休克;探针进入宫腔的深度与孕周或者盆腔检查的子宫大小不符;扩宫时阻力大或者突然变松;手术操作中有落空感或无底感;手术中发现器械超过原有深度;吸宫时感觉空虚或滑但吸不出组织物;术中子宫位置忽然发生变化;吸出或钳夹出异常组织; 术中有固定痛点,牵引时疼痛加剧;术后剧烈腹痛,有腹膜刺激症状。
一旦穿孔需马上停止手术。根据具体情况做全面分析。酌情B超监测下继续手术或保守治疗1周后再行手术,可疑损伤腹腔内其他脏器时则需开腹探查或腹腔镜探查,并在其监测下刮宫或修补。
4)漏吸或吸空:确定为宫内妊娠而未吸出胚胎及胎盘绒毛,以致妊娠继续发展者称为漏吸。可能因子宫过度屈曲或畸形、胎囊过小、手术操作失误等造成。因此人工流产不是时间越早做越好。吸空则指非妊娠误以为妊娠而吸宫。对于吸空病例应警惕宫外孕。
5)羊水栓塞:多发生于孕10周以上的钳刮术。极少见。
2.术后近期并发症
1)吸宫不全:为常见并发症,指人工流产后有部分胚胎或绒毛组织残留宫腔。一般术后出血超过15天或仍有早孕反应应引起重视,B超及血HCG有助于诊断,应行清宫术,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
2)感染:指人工流产2周内,发生生殖器官炎症,开始为子宫内膜炎,治疗不及时可以影响子宫肌层、附件、腹膜、甚至败血症。多因吸宫不全、流血时间长或过早性交引起,也可因体内原有病灶未彻底治疗,或手术感染所致。
多表现为下腹痛、不规则出血、白带混浊、体温升高。应积极抗生素治疗。
3)宫腔积血:多发生于孕周偏大、孕10周以上的钳刮。术后子宫收缩差,宫腔内凝血块排出困难而积存于宫腔。
表现为术后仍有腹痛,出血,子宫增大、张力大,触痛明显。确诊后需马上二次吸宫。因此应及时发现妊娠,尽量在10周前终止妊娠。手术操作时候要常规扩张宫颈口,以免术后宫口过紧,不利于宫腔内血流出。
4)宫颈管或宫腔粘连:人工流产术后闭经或者经量明显减少、有时伴周期性下腹痛人工周期治疗无月经,或者子宫增大积血,应考虑宫颈或宫腔粘连。反复多次人工流产或刮宫,特别是伴感染时更易发生。如果为宫颈粘连,经扩宫后流出陈旧积血就好明显好转。如果为宫腔粘连,需要宫腔镜下分离粘连,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及服用雌激素预防再次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