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08 13:12

  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引发,患者会有全身酸痛,咽痛等常见的症状,想必许多患者都迫切想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为了帮助大家认识,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

  1.充分休息:防止过度劳累本病一经确诊,应立即卧床休息,进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休息的目的是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心脏扩大,如果心脏已扩大,经严格卧床休息一段较长时间后,大多数能回缩,早期不重视卧床休息,可能导致心脏进行性扩大和带来后遗症,反而得不偿失,过度劳累一方面增加心脏负荷,另一方面可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卧床休息应延长到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一般需3个月左右,心脏已扩大或曾经出现过心功能不全者应延长至半年,直至心脏不再缩小,心功能不全症状消失后,在密切观察下逐渐增加活动量,恢复期仍应适当限制活动3~6个月。

  2.药物治疗:心肌炎的治疗针对两方面: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

  (1)应用改善心肌细胞营养与代谢药物:该类药物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B,辅酶A 50~100U或肌苷200~400mg,每天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1~2次;细胞色素C 15~30mg,每天静脉注射1~2次,该药应先皮试,无过敏者才能注射,三磷腺苷(ATP)或三磷酸胞苷(CTP)20~40mg肌内注射,1~2次 /d,前者尚有口服或静脉制剂,剂量相同,辅酶Q每天口服30~60mg或肌内注射及静脉注射l0mg,2次/d,晚近尚有人提出对于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特别是并发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者,可应用1,6-二磷酸果糖(FDP)5g静脉滴注,1~2次/d,可能有效,一般情况下,上述药物视病情可适当搭配或联合应用2~3种即可,10~14天为1疗程,此外,极化液(GIK)疗法:氯化钾1~1.5g,普通胰岛素8~12U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1次/d,尤其适用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者,晚近提出在极化液基础上再加人25%硫酸镁5~10ml,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更佳,7~14天为1疗程,大剂量维生素C,每天静脉滴注5~15g,丹参酮注射液40~80mg分2次加于50%葡萄糖液20ml内静脉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连用2周也有一定疗效。

  (2)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对急性病毒感染应属禁忌,因为激素可抑制干扰素的合成,促进病毒繁殖和炎症扩散,但临床上也有应用激素治疗有效的病例报告,目前多数学者主张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尤其是最初2周内,病情并非危急者不用激素,但短期内心脏急剧增大,高热不退,急性心力衰竭,休克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可试用地塞米松10~30mg/d,分次静脉注射,连用3~7天,待病情改善后改口服,并迅速减量至停,一般疗程不宜超过2 周,若用药1周仍无效,则停用,激素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有效,其可能原因是抑制抗原抗体作用,减少过敏反应,有利于心肌炎症,水肿消退,消除过度强烈的免疫反应和减轻毒素作用有关,激素虽有可能使病程迁延,却能使患者度过危险,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对于慢性迁延不愈的病毒性心肌炎,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发病的主要环节,可考虑用泼尼松5~10mg,3~4次/d,待病情改善后减量维持,维持量需用6个月至1年,以免因早期撤药而复发,必要时可联用免疫抑制药,如硫唑嘌呤100mg/d,晚近有人用环孢素(cyclosporine A)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但疗效未肯定,尚待进一步探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可直接提供针对病毒的中和抗体,阻断网状内皮系统,对本病有效,但费用昂贵难以推广。

  (3)抗生素:抗生素虽无杀灭病毒作用,多主张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后者常是诱发病毒感染的条件,尤其是流行性感冒,柯萨奇及腮腺炎病毒的感染。

  (4)抗病毒药物:目前各种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均不够满意,该类药物能否进入心肌细胞杀灭病毒尚有疑问,何况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与免疫变态反应有关,一般而言,若属流行性感冒病毒所致心肌炎者可试用吗啉胍(moroxydine,ABOB)100~200mg,3次/d;金刚烷胺(金刚胺)100mg,2次 /d,疱疹病毒性心肌炎可试用阿糖胞苷和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前者剂量为50~100mg/d,静脉滴注,连用1周;后者为100mg,3次/d,根据病情连用数天至1周,必要时亦可静脉滴注,剂量为300mg/d,此外,中草药如板蓝根,苦参,连翘,大青叶,虎杖等也具有抗病毒作用,牛磺酸具有抑制病毒复制作用,抑制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引起的钙电流增加,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用法为每次2g,3次/d口服。

  (5)调节细胞免疫功能药物:常用药物包括:

  ①人白细胞干扰素 1.5万~2.5万U,每天肌内注射1次,7~10天为1疗程,间隔2~3天,视病情可再用1~2个疗程。

  ②应用基因工程制成的干扰素 100万U,每天肌内注射1次,2周为1疗程。

  ③聚肌胞(polyI:c),每次1~2mg,每2~3天肌内注射1次,l~2个月为1疗程。

  ④聚腺尿苷酸(polyA:u),每次1~2mg,每2~3天肌内注射1次,2~3个月为1疗程。

  ⑤简化胸腺素(simplified thymosin) 10mg,每天肌内注射1次,共3个月,以后改为10mg,隔天肌内注射1次,共6个月。

  ⑥免疫核糖核酸 3mg,每2周皮下或肌内注射1次,共3个月,以后每月肌内注射3mg,连续6~12个月。

  ⑦转移因子1mg加注射用水2ml,于上臂内侧或两侧腋下皮下,或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2次。

  ⑧黄芪有抗病毒及调节免疫功能,对干扰素系统有激活作用,在淋巴细胞中可诱生γ干扰素,还能改善内皮细胞生长及正性肌力作用,晚近研究认为,黄芪尚可通过拮抗柯萨奇B3病毒(CVB3)对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外向钾通道,内向整流性钾通道的影响,来防止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内钙超载和异常电活动,从而对感染细胞起保护作用,可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内给药,口服用量为黄芪口服液(每支含生黄芪15g)1次,2次/d,黄芪注射液(每支含生黄芪4g /2ml)2支,肌内注射1~2次/d;静脉滴注为5%葡萄糖液500ml内加黄芪注射液4~5支,1次/d,3周为1疗程,病情稳定后可改用健心冲剂 (黄芪15g,苦参6g)2次/d,每次1包,连用3~6个月。

  3.纠正心律失常 基本上按一般心律失常处理,对于室性期前收缩,快速型房颤可用胺碘酮200mg,3次/d,1~2周后有效后改为每天100~200mg维持,此外,普罗帕酮150mg,3~4次/d,维持量为150mg,1~2次/d也很有效,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扑或室颤,应尽早采用直流电击复律,亦可迅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必要时隔5~10min后再注,有效后静脉滴注维持24~72h,心动过缓可用阿托品或山莨菪碱(654-2)治疗,必要时加用激素,对于莫氏Ⅱ型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尤其有脑供血不足表现或有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 syndrome)发作者,应及时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4.心衰和休克的防治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可并发心衰或休克,有心衰者应给予低盐饮食,供氧也十分重要,视病情选用静脉注射或口服洋地黄类制剂,心肌炎病人对洋地黄敏感,耐受性低,用量应为常规负荷量的1/2~2/3,必要时并用利尿药,但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严重心衰或休克可并用酚妥拉明,多巴胺或硝普钠等血管活性药物,对于顽固性心衰也可应用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多培沙明,氨力农,米力农等。

  5.对原发病毒感染,近年来提出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预防和治疗心肌炎,一些中草药如板蓝根,连翘,大青叶,虎杖等初步实验研究认为可能对病毒感染有效。

  (二)预后

  婴幼儿病毒性心肌炎病死率较高,有些报道可达50%,成人病毒性心肌炎预后一般较好,除少数可在急性期死亡外,大多数病人经休息和适当治疗后能完全恢复,在解剖或生理上不留后遗症,部分病人的心电图异常,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可持续存在数月或更长时间,少数病人(大约10%)病变可继续进展,转变为迁延性或慢性病毒性心肌炎,但是否均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尚不肯定。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以上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相信只要您耐心坚持,您的病情会逐渐好转的。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措施相关文章
几乎每一组病毒都可引起特异性的嗜心性病毒疾病,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委员长病毒感染最多见,但很多呈亚临床型,目前已证实能引起心肌炎的病毒包括: 虫媒病毒(20%) 如黄热病毒,登革热病毒,白蛉热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虫媒病毒为一群节肢动物媒介病毒,分别归类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和沙粒病毒科的某些成员病毒。归类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主要虫媒病毒有东部马脑炎病毒,西部马脑炎
发布于 2024-05-22 10:10
0评论
第一:提高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和警惕性 在病毒感染之后,如患者出现乏力、心悸、憋气、面色苍白等症状,要充分注意到有发生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检查,除全面体检外,还应进行心电图、X线胸片、心肌酶、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确诊。 第二:及时正规治疗 确诊后,治疗药及时、准确、正规。病情好转后,要定期随诊、复查,长期坚持治疗。 第三:防治并发感染 除采取一般性预防措施之外,
发布于 2022-12-01 07:03
0评论
  患者:睡觉醒来头昏眼花脸部有一些水肿过一段时间就会好一点,平时浑身无力爬楼梯,跑步以后容易胸口疼痛还有头晕无法站立,第一次检查是两度房室传导阻滞,我没有治疗,过了很久有一次突然发烧了没有咳嗽只有浑身疼痛和胸口痛吃了退烧的就缓解了晚上发烧跟厉害了,第二天继续上班三天以后就住院了说我得了心肌炎?此后就做了几次复诊被告之变成心肌炎后遗症了?去年加重过一次,血压163/110。两度两性抗菌药,舒
发布于 2023-01-08 00:46
0评论
[病因] 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20余种:柯萨奇病毒(甲组和乙组),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疮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鼻病毒、以及类疱疹病毒等;其中以柯萨奇病毒乙组最常见。 [症状] 发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及肠道病毒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心肌受累的症状,患儿主诉心前区不适,胸闷、胸痛、心悸、头晕、腹痛及乏力。
发布于 2023-06-27 19:08
0评论
充分休息、防止过度劳累本病一经确诊,应立即卧床休息,休息的目的是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心脏扩大,如果心脏已扩大,经严格卧床休息一段较长时间后,大多数能回缩,早期不重视卧床休息,可能导致心脏进行性扩大和带来后遗症,反而得不偿失。过度劳累一方面增加心脏负荷,另一方面可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卧床休息应延长到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一般需3个月左右,心脏已扩大或曾经出现过心功能不全者应延长至半
发布于 2024-02-11 06:54
0评论
(一)感染性疾病病程中发生的心肌炎 其致病病原体可为细菌、病毒、霉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或寄生虫。细菌感染以白喉为著,成为该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伤寒时心肌炎不少见;细菌感染时心肌受细菌毒素的损害。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心肌炎可以延及心肌,伴发心肌炎,致病菌以葡萄球菌、链球菌或肺炎球菌为主,脑膜炎球菌菌血症、脓毒血症等偶尔可侵犯心肌而引起炎症。多种霉菌如放线菌、白色念珠菌、曲菌、组织胞浆菌、隐球菌等都可
发布于 2024-02-11 06:41
0评论
1.心悸、胸闷保证患者休息,急性期卧床。按医嘱及时使用改善心肌营养与代谢的药物。 2.心律失常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引起皿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病变引起窦房阻滞、窦房停搏而致阿-斯综合征者,应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并积极配合医师进行药物治疗或紧急作临时心脏起搏处理。 3.心力衰竭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1.休息急性期需完全卧床休息,症状好转方能逐步起床活动,病室内应保持新鲜空气,注意保暖。
发布于 2024-02-11 06:47
0评论
1、有营养易消化: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要调补气血,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之品。 2、须少食多餐,不宜进食过饱,尤其晚餐,以免增加心肌负担,可选用莲子、大枣、山药、桂圆、甲鱼等。黄梅天气,病人往往症状明显,可以沙参加玫瑰花,老鸭汤。 3、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之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用一些食疗。黄芪加红枣,百合加玉米须,莲子猪心汤。 4、避免油腻刺激性食品,特别是急性期禁食刺激性食物,如咖
发布于 2024-05-22 10:23
0评论
因病毒感染而侵犯心脏,而产生的弥漫性或局限性心肌病变,称为病毒性心肌炎。其实大多数人对病毒性心肌炎是很陌生的,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小知识,希望这些常见的小知识能够帮助大家,同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防范使疾病远离我们。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至少应卧床休息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至少应卧床休息至热退3-4周,有心功能不全或心脏扩大者,更应强调绝对卧床休息
发布于 2024-05-28 01:51
0评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小儿易患,近年来发现成人发病率有渐趋增高之势,很多人患病后由于忽略了及时,正确治疗,以及合理休息,造成了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由于本病为病毒性疾病,西医目前无特效疗法,所以导致患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经久不愈,给患者的生活以及精神带来极大的痛苦. 心肌炎后遗症病因分两个方面:1,病毒感染心肌后,心肌免疫系统激活,由于自身因素,自身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免疫变态反应不
发布于 2024-05-28 01:37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