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14:38

  病的潜伏期一般在1个月左右。按其病程和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三期。

  (1)急性血吸虫病:大多见于初次大量感染者,以夏秋季为多,起病较急,以发热等全身症状为主。

  ①发热:患者均有发热,在38℃~40℃之间,热型以间歇热、弛张热为多见,其次为不规则热。热度下午或晚上较高,可达40℃,伴畏寒,清晨汗出热退,发热可持续数日至3 ~4个月不等。重者常有神志淡漠,听力减退,甚至谵妄、昏迷。较久者常有消瘦、贫血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②过敏反应:以荨麻疹为常见,多见于发热期,广泛分布或仅局限于四肢,时发时愈,持续数日或2周。可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与压痛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③腹部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腹痛、腹泻,多见于中等度热及高热者。腹泻每日2~5次,粪便稀薄,可带血和粘液,部分患者可仅有便秘。腹痛和压痛可局限,也可广泛。重度感染者由于虫卵在结肠浆膜层和肠系膜内大量沉积,可引起腹膜刺激征、腹部饱满有柔韧感和压痛,类似结核性腹膜炎。

  ④肝脾肿大:肝肿大,压痛,以左叶明显。半数以上有轻度脾肿大。

  (2)慢性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自幼与河水接触,小量反复感染,大多数表现为慢性血吸虫病。但也有部分急性患者,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成慢性血吸虫病。无症状者仅在普查时发现,有症状者以腹痛、腹泻、消瘦、贫血、乏力、劳动力减退等为常见。大便每日多次,带血性粘液,伴里急后重,类似慢性菌痢。肝肿大以左叶较明显,肝表面光滑,质稍硬。脾也逐渐增大,一般肋下2~3cm。

  (3)晚期血吸虫病:临床上主要按其体征等将晚期血吸虫病分为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同一患者可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型。

  ①巨脾型:患者常主诉左上腹有逐渐增大的块物,伴重坠感,95% 以上患者肝脾均肿大,但以脾肿大尤为显著,可达脐或脐下,并越过中线,甚者可达盆腔。脾质坚硬,表面光滑,内缘有明显切迹。本型患者肝功能可处在代偿期,一般情况尚佳,食欲良好,多数患者尚保存部分劳动力。

  ②腹水型:患者诉腹胀,腹部膨隆似青蛙腹,四肢细小。腹水可反复消长或逐渐加剧,病程长者可达10~20年,某些患者的腹水较明显或伴有下肢水肿。

  ③结肠增殖型:患者除晚期血吸虫病表现外,肠道症状较突出,如原因不明的腹痛、腹泻、便秘、大便变细或不成形及不全性肠梗阻与左下腹痞块等。

  ④侏儒型:儿童期反复感染血吸虫后,可严重影响生长发育,除血吸虫病表现外,患者身材呈比例性矮小,面容苍老,发育障碍,性器官不发育,第二性征缺如,但智力无减退。

血吸虫病有哪些表现相关文章
(一)侵袭期 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 (二)急性期 临床上常有如下特点: 1.发热:为本期主要的症状,发热的高低,期限和热型视感染轻重而异。 2.胃肠道症状:常呈痢疾样大便,可带血和粘液。 3.肝脾肿大。 4.肺部症状:咳嗽相当多见,可有胸痛,血痰等症状。 (三)慢性期:多因急性期未曾发现,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多次少量重复感染等原因,逐渐发展成慢性。本期一般可持续10~20年,
发布于 2025-01-20 09:11
0评论
概述 血吸虫病这种疾病是一种乙类传染病的,中国有很多省份是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域的,例如安徽省,江苏省,云南省,中国有80万左右的人们患有血吸虫病的,在患者当中还会出现有一两千而例的急性病例出现,人们在诊断血吸虫病的时候是包括病原诊断,还有免疫诊断两大部分的,如果在病人的粪便当中检获虫卵的时候是可以确诊血吸虫病的。 步骤/方法: 1、 血吸虫病在侵袭期的时候,患者会出现有心中痛咳嗽的情况,血吸虫
发布于 2023-08-23 10:14
0评论
概述 血吸虫对大家来说不算陌生,毛主席有首送瘟神的词即是作于当年全国大范围打击血吸虫病之后,近年来我国尚有该病的患者,对于该病,不能放松警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急性血吸虫病的表现。 步骤/方法: 1、 发热均有发热,热度高低及期限与感染程度成正比,轻症发热数天,一般2~3周,重症可迁延数月,热型以间歇型、弛张型多见,早晚波动很大,热退后自觉症状良好,重症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和恶病质,
发布于 2024-09-15 04:48
0评论
概述 我们可能都觉得血吸虫病就是大肚子病,但是,这只是其发展到晚期的表现,对于患病病程达到一定时期的病人,慢性血吸虫病也随之侵袭病人的身体,对于其表现,我们接下来了解一下 步骤/方法: 1、 轻度感染者大多无症状,仅粪便检查中发现虫卵,或体检时发现肝大,B超检查可呈网络样改变; 2、 有症状型主要表现为血吸虫性肉芽肿肝病和结肠炎,两者可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亦可仅以一种表现为主,最常见为慢性
发布于 2024-09-15 04:41
0评论
1.病史 与流行区疫水有接触史应考虑到有患血吸虫病的可能,故患者的籍贯、职业与疫水接触史是诊断本病的重要参考资料,对无症状无体征的患者尤为重要。 2.症状及体征 虫吸虫病变多局限于痔上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分布范围之内,以结肠,尤其是直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最为显著,小肠病极少,仅见于重度感染者。 (1)急性发病在流行区,发病前1个月左右有明显疫水接触史的患者,长期发热,并伴有下列特征者应考虑急性血吸
发布于 2024-12-02 15:40
0评论
概述 寄生于门静脉系统,人是终末宿主,钉螺是必需的唯一中间宿主,导致病人有发热、腹痛、腹泻或脓血便等症状。 步骤/方法: 1、 此种寄生虫是通过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的,病变为虫卵沉积于肠道和肝脏等组织而引起的虫卵肉芽肿。 2、 日本血吸虫病是人兽共患病,传染源是病人和保虫宿主,如牛、猪、犬、羊、马、狗、猫及鼠类等。 3、 此病常发生于夏秋季,男性青壮年与儿童居多,常有发热、过敏反应
发布于 2023-03-13 22:06
0评论
1.感染 血吸虫的尾蚴、童虫、成虫及虫卵对人体均可引起一定的损害,但以虫卵对人的危害最显著,主要引起大肠和肝脏的病变。虫卵沉着在人的肠壁组织中,其周围出现细胞浸润,形成虫卵肉芽肿,这是发生慢性血吸虫肝、肠病变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肉芽肿反应可破坏宿主正常组织,不断生成的虫卵肉芽肿形成相互连接的瘢痕,导致干线型肝硬变及肠壁纤维化等一系列病变;另一方面,肉芽肿反应有助于破坏虫卵和清除虫卵,并使用虫卵渗
发布于 2024-12-02 15:27
0评论
排除尾蚴:在远离厕所和贮粪池的地方开挖水井或打手压水井,使疫水通过地下砂层自然过滤流入水井中,成为无尾蚴的清洁水。建水井时应尽可能修筑井台,安装井盖,并备有公用吊桶。在井旁建造洗物池和排水沟,使用过的废水及时排出井周围地区。 在人口密集的村庄,应该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逐步兴建自来水,这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最好方法。 对于无法使用井水和自来水的渔民、船民,可根据血吸虫尾蚴生态的特征采用河心深处汲水的方
发布于 2024-12-31 14:52
0评论
排除尾蚴:在远离厕所和贮粪池的地方开挖水井或打手压水井,使疫水通过地下砂层自然过滤流入水井中,成为无尾蚴的清洁水。建水井时应尽可能修筑井台,安装井盖,并备有公用吊桶。在井旁建造洗物池和排水沟,使用过的废水及时排出井周围地区。 在人口密集的村庄,应该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逐步兴建自来水,这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最好方法。 对于无法使用井水和自来水的渔民、船民,可根据血吸虫尾蚴生态的特征采用河心深处汲水的方
发布于 2025-01-20 09:31
0评论
肝吸虫病:1、潜伏期:5~40天,一般为30天。 2、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以上常伴有畏寒和寒战。热型不规则,发热时间长短不一。 3、腹痛腹泻:多数患者以上腹痛为首发症状,症状似急性胆囊炎。 4、肝区疼痛和肝脏肿大:以肝左叶肿大为主,常伴有明显的触痛,主要与肝内胆管炎症有关。 5、过敏症状:最常见的有荨麻疹及外周血噬酸细胞增高,,重者甚至出现以噬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的类白血病反应。 血吸虫病:(
发布于 2024-12-02 15:5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