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7 11:05

  (1)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用于急性期病人,可缩短疗程;成人按400

  mg/(kg·d)计算,静脉滴注,连用5天。禁忌证:IVIG过敏或者存在IgA型抗体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患者。

  (2)血浆交换(plasma

  exchange,PE):推荐有条件者尽早应用,可清除特异的周围神经髓鞘抗体和血液中其他可溶性蛋白。宜在发病后2~3周内进行,用于重症或者呼吸肌麻痹病人,能改善症状、缩短疗程及减少合并症。每次血浆交换量为30~50

  mL/kg,在1~2周内进行3~5次。禁忌证:严重感染、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凝血系统疾病等;其副作用为血液动力学改变可能造成血压变化、心律失常,使用中心导管引发气胸和出血以及可能合并败血症。

  一般不推荐血浆交换和IVIg联合应用。少数患者在1个疗程的血浆交换或IVIg治疗后,病情仍然无好转或仍在进展,或恢复过程中再次加重者,可以延长治疗时间或增加1个疗程。

  各种类型的GBS均可以用血浆交换或IVIg治疗,并且有临床有效的报道,但因发病率低,且疾病本身有自愈性倾向,MFS、泛自主神经功能不全和急性感觉型GBS的疗效尚缺少足够的双盲对照的循证医学证据。

  (3)糖皮质激素:国外的多项临床试验结果均显示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GBS无明确疗效,糖皮质激素和IVIg联合治疗与单独应用IVIg治疗的效果也无显著差异。因此,不推荐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GBS。

小儿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相关文章
1、因为格林巴利综合症部分患者因肢体瘫痪,出现了不能自食,这就需要喂食,看护人员一定要注意喂食的速度,还要掌握温度,两者都要适中。 2、当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出现不能正常行走时,就需要患者卧床,看护人员这时要注意加强患者大小便的护理,这是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在生活护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3、当格林巴利综合症部分出现了吞咽比平时困难,而且需要鼻饲,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的护理一定要保证充足营养,也要保
发布于 2024-12-27 05:55
0评论
1、竹茅饮:将淡竹叶、白茅根、麦冬各10g放在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严浸泡半小时。代茶频饮。 2、鲜地麦冬粥:将鲜生地50g、麦冬30g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捞去饕渣,再加淘净的大米300g,煮烂成粥,分顿,连续食用。 3、秋梨白藕汁:秋梨去皮核,白藕去节。切碎,以洁净的纱布绞挤取汁。不拘量,频饮代茶。 4、泥鳅鱼炖豆腐:泥鳅鱼500g去鳃、内脏,与海带放锅中,加食盐少许,水适量,清炖至五成熟
发布于 2025-01-07 11:19
0评论
格林巴利综合症在目前已经很常见,由于它的发病具有严重性,给患者带来的很伤的伤痛,尤其是小儿患者,而且,此病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很多并发症,因此,除了要积极治疗,还要特别关注平时的饮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格林巴利综合症中医食疗偏方。 格林巴利综合症中医食疗偏方: 1、竹茅饮:将淡竹叶、白茅根、麦冬各10g放在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严浸泡半小时。代茶频饮。 2、鲜地麦冬粥:将鲜生地50g、麦
发布于 2025-01-02 02:14
0评论
诊断 急性起病的、对称性的四肢弛缓性瘫痪,可伴有双侧第Ⅶ或Ⅸ、Ⅹ颅神经麻痹,CSF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神经电生理检查有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即可诊断本病。 AIDP诊断标准 (1)常有前驱感染史,呈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多在2周左右达高峰。 (2)对称性肢体和延髓支配肌肉、面部肌肉无力,重症者可有呼吸肌无力,四肢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3)可伴轻度感觉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4)脑脊液出现蛋白--
发布于 2025-01-02 02:00
0评论
诊断 急性起病的、对称性的四肢弛缓性瘫痪,可伴有双侧第Ⅶ或Ⅸ、Ⅹ颅神经麻痹,CSF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神经电生理检查有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即可诊断本病。 AIDP诊断标准 (1)常有前驱感染史,呈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多在2周左右达高峰。 (2)对称性肢体和延髓支配肌肉、面部肌肉无力,重症者可有呼吸肌无力,四肢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3)可伴轻度感觉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4)脑脊液出现蛋白--
发布于 2024-12-29 06:16
0评论
1、多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这是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的饮食护理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主要有瘦肉、牛羊肉、鸡、鱼等。 2、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在生活中还要注意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并且要注意营养的搭配均匀,可以多食莲子心,因为它有清心降烦的作用。 3、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吃一些像蛋黄、花生这样的脂类食物。 4、多食含维生素B1丰富的食物,要要多吃含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例如
发布于 2025-01-07 10:58
0评论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又名慢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与急性相似而又有所不同。其病程缓慢易复发,症状以肌无力和感觉障碍为主。 该病病程约6周,在病程期间如果能较好治疗护理病情无特殊变化,病人都可康复,但病人有糖尿病,故在治疗中应及时提醒医生,避免出现其他治疗意外。 饮食应注意避免高脂肪、含糖、高淀粉食物,其他可以进食。 格林巴利综合症是种急性起病,是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神经根、外周神
发布于 2024-09-26 12:44
0评论
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治疗: 1.格林巴利综合症可自行缓解,预后一般良好。少数发展迅速,早期颅神经即受影响,四肢瘫痪,出现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预后不良。预后取决于患者年龄,病前感染史,以及治疗方法和时机等。早期有效的治疗,合理使用辅助呼吸对预后至关重要大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或仅留下轻; 2.预后取决于患者年龄,病前感染史,以及治疗方法和时机等。早期有效的治疗,合理使用辅助呼吸对预后至关重要大部分患者可完
发布于 2025-01-02 01:46
0评论
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病因尚不完全明了,多认为是病毒感染等多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所致周围神经、神经根炎症性脱髓鞘疾病,以多发性对称性周围性瘫痪、轻微感觉障碍及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严重者有呼吸肌麻痹和颅神经受损。临床表现为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和周围性感觉障碍。脑脊液中常有蛋白增高而细胞数正常。严重者可有发音嘶哑、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甚至引起呼
发布于 2024-06-29 14:45
0评论
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一般认为与在发病前有非特异性感染史与疫苗接种史,而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应性免疫疾病。在感染至发病之间有一段潜伏期。免疫反应作用於周围神经的雪旺细胞和髓鞘,产生局限性节段性脱髓鞘变,伴有血管周围及神经内膜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浸润。 多数患者发病前有巨细胞病毒、EB病毒或支原体等感染,但少数病例的病因不明。本病性质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损伤
发布于 2024-06-29 14:1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