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儿眼科的常见病,弱视被定义为眼睛没有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达不到0.9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前来就诊的儿童家长对 "弱视 "的概念并不清楚,或者他们认为低视力就是 "弱视"。他们或者认为低视力就是 "弱视",或者认为 "弱视 "就是 "弱视",或者将 "弱视 "与 "近视、远视 "及其他屈光不正混淆。为了使 "弱视 "的概念更容易理解,我们可以做一个一般的类比,虽然不是很恰当,但会有助于理解。
我们把人的眼睛看作是一台照相机。照相机的主要功能是在底片上为外部场景制作清晰的图像,然后可以将其冲洗成一张清晰的照片。人眼的功能与照相机的功能相似,也是将外部世界清晰地呈现在底片--视网膜上,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的视觉中心,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感知世界。如果相机底片上的图像不清晰,通常是因为相机的焦距没有调整好,需要重新对焦。如果人眼视网膜上的图像不清晰,也可能是眼睛的焦距没有调整好,也需要重新对焦。如果无论眼睛的屈光系统如何努力工作,视网膜上的图像都不清晰,即需要重新聚焦,这超出了眼睛的能力范围,就被诊断为 "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散光。
有了清晰的底片,你通常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但视网膜上的清晰图像是否一定能被视觉中心 "清晰地感知"?答案是否定的。无法清晰感知视网膜上清晰图像的情况被诊断为 "弱视"。这将是一种什么样的问题呢?
例如,一个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白内障阻挡了外部光线进入眼睛,使视网膜失去了光的刺激和外部物体的视觉中心,从而影响视觉系统的发育。如果白内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当孩子长大后接受白内障手术时,虽然手术很完美,在视网膜上获得了清晰的成像,但视觉中枢的感知能力却没有得到发展,仍然会出现严重的弱视。
另一个例子是患有屈光参差的儿童。一只眼睛是好眼,一只眼睛是有屈光问题的眼睛。正视的眼睛总是向视觉中心传递清晰的信号,而受影响的眼睛总是向视觉中心传递模糊的信号。模糊的信号会对感知系统造成干扰,视觉中心会倾向于接受健康眼的信号而抑制患眼的信号,久而久之,患眼的功能就无法发展,从而导致弱视。即使经过精确的屈光检查和适当的眼镜,受影响的眼睛的视力也不能得到改善。
通过以上2个例子,我们知道弱视是视觉系统在发育期出现的问题,当然也是在发育期结束前需要及时治疗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现在,许多妇幼保健院和卫生部门都开展了儿童视力筛查,为弱视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