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它通过携带血友病基因的妇女遗传,并在多达一半的男孩中发病。血友病最常见的形式是关节内出血,发生在膝关节,约占所有病例的2/3。反复的关节内出血导致关节退行性变,称为血友病性关节炎。
1.病因学分型
根据缺乏的因子,可分为A型(因子VIII缺乏)、B型(因子IX缺乏)和C型(因子XI缺乏)。
A型和B型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只发生在男性,女性为携带者,有明显的骨和关节出血倾向。
C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都可发生。它很罕见,有轻微的出血和罕见的骨和关节受累。
2.病理
在嗜血杆菌性关节炎的早期阶段,只有关节内出血,休息后慢慢被吸收。最后的结果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滑膜的纤维性增厚。
3.临床表现
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的多少,临床表现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凝血因子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病率很高,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凝血因子缺乏症是一种 "不治之症"。"不治之症 "指的是凝血因子缺乏症。因此,在婴儿期没有注意到出血因子,到学龄期只有大约一半的人有无法阻止的出血史。凝血因子为70-100%被认为是正常的。
嗜血杆菌性关节炎的主要特征是在整个儿童期反复出现关节内出血,严重的病例在开始行走时就出现关节内出血,主要在膝关节,其次是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和髋关节。本病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出血期,突然出现急性关节内出血,伴有剧烈疼痛,关节明显肿胀,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压痛明显,活动受限,关节保护性僵硬。
有时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容易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甚至误行穿刺或切开,造成致命的危险。血肿被慢慢吸收,大约需要3至6周。第二阶段是炎症期,其特点是反复的关节内出血,关节囊和滑膜增厚,继发于关节肿胀和摩擦音的运动受限。第三阶段是退行性阶段,关节活动严重受限,肌肉萎缩,常有屈曲挛缩畸形,甚至严重残疾。
4.诊断
(1)家族史
(2)既往出血史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凝血时间延长
(5)注意应避免活检,否则易引起再出血。
5.预防和治疗
患儿不应参加剧烈运动,应防止外伤。对急性期关节血肿应采取积极措施,以防止今后出现并发症。
主要内容如下:
(1)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2)冰敷和应用夹板。
(3)输注新鲜血液或成分血,提高抗凝物质。对于B型和C型的病人,输储存的全血或血浆,持续两周。
(4)输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
(5)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有助于血肿的吸收。
对于晚期的关节挛缩畸形,可以温和地进行持续的皮肤牵引。如果必须进行骨科手术,应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补充凝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