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常用语说的好,不要重复发明轮子(“Don’t Reinvent the Wheel”),对医学而言,既然现代医学―我们称之为“西医学”已经发展的这么好了,那我们还需要其他的医学、比如中医等传统医学吗?当然,如果现代医学这个“轮子”足够完美,那我们只需要在这个“轮子”上进行改进就可以了,但是现代西医学真的很完美了吗?
现代医学是建立在无限细分、逐渐解析的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上的实践科学,我们先把人通过解剖分析其大体结构、通过病理检测发现其微观结构、通过生理指标检测了解其病理生理指标的变异,对于发现的变异的指标了解其分子结构的改变、调节结构和机能的改变,最后了解其遗传物质的改变等等。这些知识似乎把我们的疾病了解的这么深刻了,但是在疾病防治领域,似乎并没有看到多么喜人的成绩。人类基因组计划曾经让人们产生了战胜癌症、战胜很多疾病的信心,尽管人类基因组计划发现了人类的整个基因组排列信息,但是发现基因的转录、翻译的调控又受很多条件制约,单单知道序列的变化连同样的序列为什么有时发挥正常的作用、有时又发挥异常作用这样的基本问题也回答不清楚)。我们推测和基因调控有关,于是乎进行表遗传学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的信号转导通路,这些信号转导通路受上游和下游相关基因调节!当我们看到曙光的时候,小RNA(microRNA)发现又让我们感到迷惑,这些仅仅只有21-21nt的小分子,一个microRNA居然能调节几十甚至几百个基因,而且这些小分子居然没有具体的生理功能,从哪来?到哪去?我们知道甚少?似乎在医学研究上,把我们进入一个怪圈中,我们把人类分为了“A、T、G、C”,但是还是找不到疾病的病因。因此又有人提出了系统论、整合医学等等新概念,利用生物信息学的观念来研究人体、研究疾病。这些路才刚刚开始,能用于临床医学尚需要很长的过程。是什么让我们迷失了方向?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不管我们了解与否,我们都需要对病人进行治疗。尽管现代医学似乎进步很大,但是真正在临床上使用的治疗方法可归纳为三种情况:机械性去除、人为对抗和简单补充。
首先我们看看“机械性去除”治疗方法,这可能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现代医学的骄傲。以癌症治疗为例,如果能将肿瘤完整切除,不管是预后较好结直肠癌、乳腺、胃癌等还是预后不好的胰腺癌、肺癌、肝癌等,其治疗效果都是不错的,但是如果不能通过手术完整切除,治疗效果机会很差了;再比如冠心病的治疗,解决冠状动脉狭窄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或者使用冠脉支架等机械性手段,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再比如创伤中急性全身性炎症反应(sirs)防治,最有效的手段是通过血液滤过将炎症因子去除、预防其变化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如鼻咽癌和肛管癌的放疗,通过放疗可能完全清除这些疾病病灶,因而达到了治愈疾病的目的;再如作为现代医学标志的器官移植,也就是把不好器官拿走,换一个新器官的“纯机械”手段;其他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无法去除其疾病源头的疾病,就不能很好的进行治疗。
其次我们看看认为“对抗疗法”。自从抗生素的应用使得感染性疾病获得了巨大成功以后,使用“对抗”成为一种潮流、一种理念,但是这种“对抗”在其他疾病治疗中发挥了及其有限的作用。比如抗病毒治疗,目前许多抗病毒的药物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像“拉米夫定”这种治疗HBV病毒最有效的药物,其复发率是非常高的;再比如抗肿瘤治疗,抗肿瘤的化疗药物,其根本不能够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目前多数临床研究也仅仅证明能延长数月生存,但是其产生巨大的副作用和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再比如近年来非常热门的靶向治疗药,其理论基础也就是使用单克隆抗体将一个肿瘤信号转导途径重要蛋白封闭,从而达到治疗肿瘤作用,比如在结直肠癌治疗中证明非常有用的抗VEGF和抗EGFR的抗体贝伐单抗和西妥昔单抗,花费巨大的费用,患者生存时间也就延长了数个月,而且有许多不良事件;再如对于克罗恩并治疗中抗TNF抗体,其根本无法改变克罗恩病的病程,更不要说治愈疾病。所以说“人为对抗”这个思路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看看“简单的补充”治疗。是最直接的机械论治疗方法,比如说白蛋白缺少了,补充了白蛋白,患者低蛋白血症好转了,低钾血症,补充了钾离子,患者低钾血症的症状缓解了,长期营养不良的通过营养支持给其解决营养的问题;但是其他一些疾病,简单补充就可能不能发挥作用了,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其已知为APC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那补充这种基因的蛋白或者置入这个基因能治疗这种疾病吗?很显然不行。现代分子生物学进步已经发现了许多由于基因缺失导致的疾病,但是补充这些基因和其产物根本不能产生任何疗效,曾经梦想的发现了某些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然后通过置入这些基因(knock-in)或敲除(knock-out)这些基因,可能就能治疗这些疾病,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几个在人类能发挥作用的基因治疗产品。以前发现在许多基因中,缺乏免疫因子或发生过度免疫反应,我们通过补充免疫因子或抑制免疫似乎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现在研究证明其收到的作用甚微。
那么现代医学难道没有用了吗?很显然是不对的!现代医学其价值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现代医学的这种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需要进行批判和调整。现代医学有必要从传统医学、特别是传统中医中汲取一定的营养,这可能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
尽管传统中医学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历史因素的局限,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于解剖结构的认识起步较晚,中医外科的治疗相对短缺等。但是传统中医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有着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以前,一直维系着中华民族子孙的健康。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中医学经历过和平、战乱、灾难、瘟疫,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不断完善,但其核心理论体系“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却丝毫没有过时,《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两千多年前的著作依然指导着我们当今的诊疗工作。
中医学注重“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精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于治未病的记载。《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是对遵循自然规律生活、饮食有度、锻炼适当、起居有常从而预防疾病的最初的论述。事实上,目前许多疾病如肿瘤、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均和不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
中医学强调“天人合一”、“五脏一体”的整体观,坚持“整体”和“局部”的有机结合。中医将机体分为“五脏六腑”,既注重脏腑各自的功能区别,又注重脏腑之间的联系,既重视局部发生病变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又不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它脏腑经络的影响。如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时,不仅肝脏本身出现病变,而且常影响到脾的运化功能而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腹痛腹泻等症状,也可影响肺的宣发肃降而见咳喘,还可影响心神而见烦躁不安或抑郁不乐,影响心血的运行而见胸部疼痛。因此在治疗上常常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在疾病之初,就阻断了病变向其它脏腑经络的传变,这便体现了中医治疗的智慧。而现代医学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此现代医学在“拆零” 同时应该注意“整合”,否则,当将个体过多拆分后可能就找不出其原来的功能了。
中医“上工治未病”思想是现代医学最应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通过养性调神来增强正气,起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功用。这一观点对我们当前社会仍然受用无穷,当今社会的人们追求名利、急功近利、喧哗浮躁、人心骚动,各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层出不穷,虽然医学越来越发展,但不可治愈的疾病却越来越多,其原因值得深思。
传统中医对于“食疗”的认识也源远流长,防止“病从口入”就是我们老祖宗的巨大的智慧。《素问•藏气法时论》就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食疗理念,用五谷杂粮来滋养五脏,水果来营养脏腑,各种肉类来补益脏腑精气,蔬菜来补充五谷杂粮、水果、肉类的不足,从其方面营养五脏。
除此之外,传统中医还对许多食材的保健作用和药性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药食同源”、“食分五性”等观念,利用许多食物来治疗和预防疾病。例如当患者出现倦态懒言、食少便溏等脾虚湿蕴的症状时,常常予以白扁豆、山药、薏苡仁以健脾利湿;出现目赤肿痛等肝火上炎的症状时,常用菊花、决明子泡茶以清肝降火明目;出现脘腹胀满、嗳气吞酸等饮食积滞所致的胃气不和的症状时,常用山楂、麦芽、稻芽以消食和中,健脾开胃。且在历代医家的组方用药中,常常用各种食材配伍组方以治疗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例如《伤寒论》中被后世称为“群方之魁”的桂枝汤,五味药物中就有桂枝、生姜、大枣、甘草四味食材,服药后又啜热稀粥以助药力,虽是普通的食品调料,经过精妙的配伍,却能收到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显著疗效,广泛应用于中风、伤寒及各种杂病中。又如《金匮要略》中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仅用当归、生姜、羊肉三味食材,便能取得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良效,用于妇人产后气血虚弱、阳虚失温所致的腹痛。现代研究也证实,如茶、洋葱等一些食物黄酮成分确实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作用。
中草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经过千百年来的临床应用,传统中医学中药的认识日趋成熟,对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引经报使、配伍、禁忌、治法、治则等内容不断完善,而这些经验可以在我们现代医学的进一步研究中发挥重大的价值。如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可以治疗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热淋涩痛,而近年利用其清热解毒消肿之功,单用或制成各种制剂,已广泛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均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或基本消失;现代实验研究也发现高浓度的本品制剂在体外实验中,对艾氏腹水癌、吉田肉瘤及多种白细胞病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又如冬凌草提取物冬凌草甲素,其对多种癌症具有抑制作用,而且还能调节一些肿瘤发生的信号转到途径。尽管目前化学合成的药物技术非常高,但是化学合成的药物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的物质疗效无法进行比较。比如紫杉醇,其来源于太平洋红豆杉,治疗一个病人需要6棵百年树龄的红豆杉,因此价格非常昂贵,而现在的紫杉醇以及它的抗癌同源衍生物可以通过其前体进行化学半合成制得,但其功效与天然提取的差异就很大。同样的,人工种植的冬虫夏草和人参与天然的药物疗效都相去甚远,更不要说人工合成的了。
总之,尽管现代医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也处于人类认识疾病的初级阶段,学习传统医学、特别像中医这样的具有悠久历史、理论和时间经验丰富、哲学思想深邃的传统医学,对探索现代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