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陈明最近1周总是反复发热,体温经常超过39℃,感觉没力气、嗓子痛,吃了不少感冒药和抗生素都不见好。这几天陈明还发现自己左耳朵下面出现了一个包块,好像还越来越大,伴着隐隐的疼。这可把陈明的妈妈急坏了,孩子不会是得了白血病或者淋巴瘤吧?
来到医院,医生对陈明进行了全面的体检,发现陈明的咽部明显充血,而且双侧的扁桃体上都可以见到灰白色的脓苔,左侧颈部触及多个明显肿大的淋巴结,肝脏和脾脏也稍大。之后陈明又进行了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比例稍高,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正常,血涂片分类的结果中显示异型淋巴细胞占22%。生化检查提示转氨酶升高,EB病毒的抗体IgM也是阳性。
医生很肯定的告诉陈明妈妈,孩子得的是 “传单”,也就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良性病。陈明妈妈终于放下心来,可是“传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传染病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最多见的病原是EB病毒,少见的巨细胞病毒、弓形虫、腺病毒、肝炎病毒等感染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本病多见于学龄前与学龄儿童,主要由飞沫与唾液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由于大多6岁以下的儿童感染了EB病毒后没有表现,或临床症状很轻微,感染之后还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只有少部分患儿感染后会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因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虽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是按照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并不属于需要严格管理的传染病范畴。
如何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呢?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往往具备发热、咽炎及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大于25px)、肝大、脾大等临床表现,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往往轻度升高,其中淋巴细胞比例大于50%或淋巴细胞总数超过5.0×109/L,血涂片中可见异型淋巴细胞≥10%。EB病毒感染的诊断最为关键,临床上通常采用的检查手段是EB病毒的抗体监测,抗EBV-VCA-IgM抗体阳性提示存在近期的EB病毒感染。另外也可通过PCR方法检测血液、唾液、口咽上皮细胞、尿液或组织中的EB病毒DNA进行辅助诊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恶性肿瘤之间如何进行鉴别呢?
由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具有发热、淋巴结肝脾肿大等表现,外周血中还会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经常会被误以为是淋巴瘤或白血病等恶性疾病。但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往往不伴有贫血或血小板减少,因此极少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皮肤黏膜出血等表现;另外,发热及淋巴结肿大的症状都具有自限性,病程2-3周后症状会自行好转。这些都与白血病和淋巴瘤不同。对于一些鉴别困难的病例,必要时可以考虑行骨髓穿刺检查协助诊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怎么治疗呢?
由于目前常规的抗病毒药物对EB病毒感染无效,而且由于该病的自限性的特点,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通常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一般可仅给予对症的治疗,包括退热、保护肝细胞治疗等。另外,应注意休息,避免明显肿大的脾脏破裂等严重的合并症。若出现咽部及扁桃体继发细菌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会转变成其它疾病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预后大多良好,病程一般2~4周。部分患儿低热、淋巴结肿大、乏力等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极个别者病程迁延可达数年之久。对于EB病毒持续在患儿体内存在并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者,医学上称之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还有极少数患儿在EB病毒感染后会出现持续发热伴铁蛋白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增高等一系列表现,我们称之为“嗜血细胞综合征”,是儿童的危重症之一,可能因出血、脏器功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引起患儿死亡,需要给予额外的支持治疗及化学治疗。另外,极少数EB病毒感染也与淋巴瘤的发病有关。因此对于病程长、病情重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应提高警惕,防范以上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