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络病概述
“络”乃为经脉主干别出的分支,《灵枢?脉度》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其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之间,形成网络结构。内至脏腑,外至四肢肌肉,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具有沟通表里内外,贯通营卫气血,互渗津血、濡灌脏腑组织等功能。由于络脉是营卫气血津液输布环流的通路,且络体细小,分布广泛,一旦络中气滞血瘀痰阻则影响络中气血运行及津液的输布,致使络失通畅或渗灌失常, 从而导致瘀血阻络、络脉绌急、络虚不荣等基本病理变化,即而形成络病。络病理论始于《内经》,临床证治奠基于《金匮要略》,至清代叶天士始形成重要的病机理论。
2、萎缩性胃炎络病病机的提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疑难重症,临床医家对其病机论述见仁见智。笔者导师周斌根据其病程较长,病机错杂,证型互见等特点,据叶氏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明确提出的“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之说,以及“病经数载,已入胃络”的论述,并据叶氏“肝阳直犯胃络”的论述,结合萎缩性胃炎常有情志因素作用的病机特点,将萎缩性胃炎归属于中医络病范畴。
3、“脾胃虚弱,寒湿之邪,深伏胃络”根本病机
根据萎缩性胃炎患者大多有宿日过食寒凉、现见畏寒怕冷的病症特点,导师周斌认为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是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寒湿之邪损伤脾胃,病程日久,深伏血分,滞留胃府络脉,并与络脉气血相互裹结,产生气滞、痰凝、血瘀等病理产物,最终导致胃府络脉虚寒,失于温养,络脉绌急,滞涩不通,不通则痛;胃府络脉气血亏虚,络脉失荣,不荣则痛,形成胃府络病的病理过程。即“脾胃虚弱,寒湿之邪,深伏胃络”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重要病因和根本病理机转。
寒为阴邪,主收引凝滞,易伤阳气。人身气血津液的运行,赖阳气的温煦推动,才能畅通无阻。若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脾胃,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易使气血凝结阻滞,涩滞不通则痛。《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湿为阴邪,易困脾阳。脾为湿困,运化不力,饮食水谷不能化生气血精微。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蕴久,从而热化,可致热郁中焦,损伤胃络。湿困日久,脾气亏虚,气虚及阳,阳虚生寒,则血无以温煦,凝泣成瘀;脾气亏虚,气机不畅致气不运血,则血脉瘀滞;脾失统摄,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则离经之血日久不散,蓄而为瘀。
《诸病源候论》云:“血气壅实不通而成否也”。所以,气滞血瘀是胃痞的一个必然病理过程。胃络瘀滞,气不布津,血不养经,胃失滋润荣养,胃腑受损,腺体萎缩,黏膜变薄,日久成萎。现代临床医学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归于胃痞,其胃镜下可见胃黏膜失去正常色泽, 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变薄,皱襞变平甚至消失,血管显露,此为胃府脉络瘀阻,血行不畅,胃失濡养所致。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镜下可观察到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根据王清任“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的观点,当为瘀血所致。
综上所述,导师周斌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气血同病,病在血分为主。外感寒湿之邪客于肌表,留而不去,传入经脉,入舍胃络,或寒湿之邪直中脏腑经络;或宿体脾胃虚弱,过食寒凉饮食,寒湿之邪滞留胃府,经年不愈。邪气留恋,病久入络,胃络瘀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胃络瘀阻,络脉气亏虚,胃失滋润荣养,“不荣则痛”。萎缩性胃炎应归属中医络病范畴,以“脾胃虚弱,寒湿之邪,深伏胃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根本病机。
4、萎缩性胃炎络病
病机治则叶天士认为“大凡络虚,通补最宜”,主张“气虚则补中以行气,血衰则养营以通络”;并提出“络以辛为泄”的理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根据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寒湿之邪,深伏胃络”的根本病机,临床上导师多采用益气健脾、温化寒湿、辛温通络为治则。导师常用四君子汤加味治之,药用党参15g,茯苓20g,麸炒白术15g,法半夏9g,甘松10g,干姜6g,丹参20g,预知子15g,梭罗子15g,桂枝6g,生黄芪20g,炒白芍15g,砂仁6g,蜜甘草6g。方中党参、白术益气健脾;茯苓补益脾胃, 又能渗水利湿, 与黄芪相伍, 可增健脾益气之功;法半夏辛温性燥,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砂仁性辛温,可化湿和胃,温中健脾;桂枝辛温,温经通里,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甘松、干姜,辛温,温中散寒;丹参活血化瘀, 疏通经络;白芍养血和络,缓急止痛;预知子,娑罗子均性温,可宽中理气,和胃止痛。全方共奏益气健脾、温中止痛,活血通络,化湿和胃之功效, 具有标本兼顾的特点。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喜燥而恶湿。再者,中医学认为“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因此我们采用健脾之法,脾健则水湿得以运化,精微得以疏布,气血得以生化,脏腑得以濡养。辛则能散能行,可行气行血;温可散寒通络,助阳补火。
又因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因寒湿入络所致,非温则寒邪不散,非通则血瘀不化,以辛温通络为法方可通血瘀散寒邪,使胃络瘀滞得行,气机调畅,邪去而正安,气血调和得通,通则病愈。
5、临床验案
举偶刘某,女, 60岁。2011年5月9日初诊。胃脘胀满隐痛伴纳差1年余, 2011年1月14日行胃镜检查病理诊断为胃窦黏膜组织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脘胀满,食后尤甚, 纳差,胃部隐痛,喜暖喜按,胃中嘈杂,偶有嗳气,二便可。舌淡暗,苔白腻,脉细弦。药用:太子参15g, 炒白术15g,茯苓20g,法半夏9g,炒枳壳15g,甘松20g,干姜10g,娑罗子20g,醋鸡内金20g,白芍20g,醋柴胡10g,醋香附20g,高良姜10g,紫苏梗20g,六一散20g,丹参20g,砂仁6g。服药14剂后来诊,胃脘胀满明显减轻,饭量有所增加,隐痛消失,苔腻较前好转。先后出入续断30g,广寄生30g,泽泻20g,桂枝10g,党参15g,生白术25g,荜茇3g,炮姜10g,炒槟榔20g,炒杏仁9g,醋青皮15g,计服3个月后,诸症消失,于2011年8月2日复查胃镜,病理报告示:轻度浅表性胃炎。经半年随访患者症状平稳无复发。
6、小结
总结得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因素体脾虚,外感寒湿之邪,由气及血,由实致虚,因虚致瘀,痰瘀互结,络脉瘀阻,从而形成胃府络病。从络病角度认识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倡导“寒湿入络”病理机转,对于该病临床治疗具有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