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体验到情绪时,他们总是认为这些情绪是由他们遇到的事件引起的,我们称之为外部环境。殊不知,除了外部环境,我们还有内部环境,也就是我们自己如何解释或定义外部事件。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心情往往会随着我们对事件的解释的波动而波动,我们的观点也带有我们对事物理解的好坏之分,往往会出现偏差,那就会影响我们的心情,下面就介绍一下我们理解中经常出现的偏差,也叫功能障碍性思维。
1.全有或全无:把事情看成非黑即白。 (Perfectionist)
如果成绩不够好,就是完全失败。
如果你不能正确回答问题,你就是个白痴。
如果我没能进入研究生院,就是彻底的失败。
如果我每次考试都拿不到100分,我肯定不行
这次加薪比上次少,老板肯定不喜欢我,认为我做得不好
作为一个员工,绝对不能犯任何错误。
没有完全的成功就意味着失败。
2.以偏概全:对一个人或一件事作出笼统而消极的结论。
我永远不会有好运
(因为我在会议上很不自在)我没有交朋友的诀窍
(因为在会议上很少有人主动与他们交谈)我不适合任何社交场合,我根本不知道与人交往的技巧
3.读心术障碍:即使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别人在想什么,你也会武断地认为别人对你持否定态度,你不会去检查或其他可能性
他在想我不明白这个项目的意义。
看看他脸上的表情,他不喜欢我。
4.以偏概全: 你专注于一个负面的细节,并完全相信它是事实。
(因为在会议上很不舒服)我没有做朋友的本钱。
选择性推断:你几乎只关注负面信息,很少关注正面信息,不看整体。
因为在考试中获得低分意味着我很差。
5.贴标签:你给自己或他人一个整体的负面评价,并在不考虑现实情况的情况下得出结论。这是一种极端的概括形式。
我是个失败者。
我毫无价值。
6.情绪化推理:你让自己的感觉决定了你对现实的解释,你认为你的负面情绪对事实的反应是肯定的。
我有感觉,所以它一定是真的。
尽管我做得很好,但我仍然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放大问题的严重性或贬低成功的价值:在评价自己、他人或某一事件时,不合理地夸大负面的东西/淡化正面的东西。
获得中分表明我是多么的不足,获得高分并不意味着我很优秀,只是运气好。
尽管那次我很幸运,但那只是侥幸,下一次我就不会再幸运了。
7.灾难化:你认为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情非常糟糕,让你无法忍受,而不考虑其他可能的结果。
如果我的同伴离开我,我将无法生活。
我将心烦意乱,我将完全无用。
8.个人化:你把负面事件更多地归结为自己的过错,而没有看到别人也有责任。
修理工对我无礼,都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
9."应该"。 你高估了不这样做的严重后果,你根据事情应该如何,而不仅仅是根据事情的实际情况来评价事件。
如果犯错是如此可怕,我就应该随时尽力。
我应该是完美的。
我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表现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