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长假虽然早已结束,但许多人仍旧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以至于人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可心却回不来。医生提醒,松弛下来的“弦”暂时适应不了紧张的工作是正常的现象,切不可过于担心或是置之不理,要给身体一个缓冲期,慢慢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中。
切换过快引发“患病”
节后综合征具有普遍性,上班族是易感人群。主要原因是:当人们一下子从放松的状态中停下来,由于惯性作用,身心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重新回到紧张工作的状态,在此期间便会出现精神不振、烦躁不安,甚至恶心、眩晕等状况,影响工作效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节后综合征也可能是因为假期时间过短而身心切换过快造成的。如果假期足够长或是能够合理安排休息与调整的时间,给身心以足够的缓冲。
置之不理易引发焦虑
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几乎每个长假过后的一两周内,很多人都会因为生活无规律而出现一系列心理、生理问题。有的人上班后觉得甚至比不放假还累,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一天到晚昏昏沉沉,工作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一般来说这些症状在一周左右就可以得到缓解,如果超过两周还存在精神不振、抑郁、焦虑、失眠等问题,就需要求助于医疗机构,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不想上班别自责
上班族平时没时间休息,长假无论选择睡懒觉、购物、郊游、聚会等何种方式放松,即使稍有放纵也是正常的。但是,这种生活节奏的改变就像一根绷紧的弹簧突然松弛了下来,如果想再拉紧弹簧就需要一个过程,不能太快太急。此外,一旦遇到节后综合征,切不可过于自责,否则会影响心情,致使工作和学习效率不高。
温馨气氛赶走上班恐惧
“从大年初五开始,我就开始坐立不安、心神不定,为上班发愁。等到上班第一天,心情就更差,不想起床、不想挤公交、不想看电脑……”从大年初五开始,蔡先生就开始为上班发愁,脑子里总盘旋着这样一个问题:怎么又上班了?以前工作的压力,同事的相处,上司的高要求,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如此等等,让他心情烦躁不安,看什么都不顺眼,胃口也不好。“已经开始上班四五天了,可我还是进入不了工作的状态,坐在电脑面前也什么都不想干,就盼着赶紧下班。可是没做完的工作越堆越多,想起来就发愁。
心理分析:
长时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之下,让人对摆脱超负荷的渴望显得格外强烈,一旦获得条件好好地放松一把,要想再次回到紧张状态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往往让人在短时间内无法正确面对与适应。多见于高压力工作人群,在节后上班初期表现为烦躁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工作效率低下、食欲不佳,甚至出现厌职情绪。
专家支招:
1、对于节后综合征,首先应保持平和的心态,认清这些症状是人们重新投入工作时自然产生的,不要背上不必要的包袱。
2、安排工作要循序渐进。长假7天,工作堆积了不少。突然从悠闲的休假转换到面对一大堆工作,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一下子压力倍增。在这种情况下,不要一下子把日程表排得满满的,也不要在假日后立即投入繁重的、充满挑战的项目。可以先从简单工作开始做起,慢慢过渡到正常的工作节奏中。
3、工作氛围往往决定了你工作快乐与否,对比家中温馨和美的气氛,死气沉沉的办公室难免让你有窒息的感觉。不妨带点小零食、家乡的土特产,和同事交换零食,轻松交谈,快乐地开始工作。
4、不要把做不完的工作带回到家里,这样更容易让人对工作产生厌烦感。下班回家去做一些轻松的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阅读、看电影等,放松心情,缓解身心压力。
学会放松调整生物钟
晚上过了10点还特别有精神,不到一两点根本睡不着,但早上却怎么都睡不醒,到了单位就是打瞌睡。”虽然春节长假已经过去一周,但小周的“时差”却还没调整过来。长假过后,小周就开始给自己调整生物钟,虽然每天总是早早躺下,却怎么也睡不着。无论是睡前喝牛奶还是躺在床上“数羊”,越想睡觉越睡不着,然后就会胡思乱想……以至于小周最近几天每天睡眠都不超过6小时,工作也不在状态。
心理分析:
回家过年,走亲访友,原来的生活规律、睡眠规律自然也被打乱了。再加上与家人的团聚、与朋友们的聚会都会让大脑保持着高度兴奋状态,因此,很多人在过完年之后都会出现失眠。此外,春节长假,绝大多数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应该是兴奋度很高的,马上要转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心理就会出现很多相反的情绪体验。如热闹与冷清、欢喜与悲伤、务虚与务实等,这些情绪变化也会引起失眠等问题。
专家支招:
1、调整科学的睡眠,睡眠时间要保证在7-8个小时左右。
2、如果春节期间打乱了作息时间,晚上没有睡意,也不必过早上床。若硬逼着自己上床睡觉反而给自己施加了一些压力,反而睡不着,严重的甚至失眠。此时可起来做一些轻体力活动,如看书、踱步、深呼吸、冥想等。
3、下班后可以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让身体处于疲惫状态就容易入睡。比如,和朋友打打球,去健身房做运动,约朋友逛街等。睡前两三个小时也可进行散步等运动量不大的活动,还可以听听轻音乐,喝杯热牛奶,做做按摩,借此来舒缓紧张的情绪。
小贴士:
身体放松法。可在睡前进行,帮助缓解紧张。坐在沙发上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精神集中在拉紧的肌肉上数秒钟,慢慢放松。具体方法是从手部开始,依次是上肢、肩部、头部、颈部、胸部、腹部、下肢,直到双脚,依次对各组肌群进行先紧后松的练习,最后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例如首先可以弯曲你的双臂,用力绷紧双臂的肌肉,保持数秒,体验双臂肌肉拉紧的感觉。然后再彻底放松你的双臂,体验放松后的感觉。照此方法对全身各肌肉群进行紧张放松训练,就会让人获得一种温暖、愉快、舒适的感觉。
老年人
摆脱子女学会“自立”
新年里亲人团聚本是一件美事,但是节日过后子女纷纷离开,再度陷入“空巢”的老年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低沉、无助、空虚感。一方面明知道子女为了工作不得不离开,一方面又担心子女离开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团聚。因此会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感和空虚感,心情的不舒畅还可能成为致病的导火索。
专家建议:
1、老年人应调整平和心态,逐步恢复规律生活,安排好自己的退休生活。尤其是单身的老人,家人不在身边时应尽量避免独处,多参加集体活动,如去老人活动中心学习舞蹈、画画等。心理脆弱的老年人在节后需及时“找事干”,如果一旦停下来无事可做,很容易出现抑郁、失落等不良情绪。
2、作为子女要帮助老人过渡。离开父母家重返工作后,一开始尽量多地和父母联系,如打电话、视频聊天等。更多地和老人沟通,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有条件的尽量常回家看看父母,多陪陪老人,让老人有一个缓冲的余地,帮助老人平稳度过这个特殊时间段。
学生
制定计划帮助收心
孩子天性爱玩,寒暑假对还在上学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放松的大好时机,吃、喝、玩、乐样样不能落下。等到该开学时,孩子们还没有从节日的气氛中走出来,失落感便会油然而生。但是,相对于成人来说,节后综合征对孩子的影响比较有限,这主要是由于寒暑假假期较长,只要家长帮助子女制定好休闲和学习的计划,就可以帮助他们慢慢从假期的生活中过度到紧张的学习中,使他们的心顺利“回归”。
专家建议:
1、家长要帮助孩子收心,开学前两周让孩子慢慢进入学习状态,减少玩的时间,增加学习的内容。
2、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逐渐恢复到上学时的作息习惯,拨回紊乱的生物钟。
3、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多带孩子逛逛书店,为以后的学习做一些铺垫,尽量减少节后综合征的不良影响。
4、调整孩子的饮食,不要再像节日里那样大鱼大肉了,不仅要清淡,还要规律。
总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给孩子过分施压,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否则会让孩子感到不适应,并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学校产生恐惧和厌恶情绪,最糟糕的是出现厌学。另外,学校也应当帮助学生“收心”,老师们要帮助学生逐渐把注意力转回到学习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