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一本名叫《秘密花园》的涂色书长期占据英美亚马逊畅销榜第一名,现在更是风靡亚洲,席卷出一股成年人的涂色风潮。截至7月下旬开始,中国亚马逊图书销售排行榜前五名里,有三本涂色书籍,包括秘密花园(排第一)、魔法森林(秘密花园第二部)和奇幻梦境,大量读者认为涂色是一种非常特别而有效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很多人不自觉的为其着迷,不惜过度使用自己的身体,通宵达旦的完成自己的工艺品,甚至出现为此身体损伤而就诊医院,或者生活作息打乱而无法正常上班的情况,可是,潮流终会平息而归于平静,本文试图从某些角度来解析秘密花园减压的秘密,让大家了解其减压的作用机理,从而可以达到既减压又避免过度减压,既时尚又避免盲从潮流而损害自身,并且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发展其它可能更适合自己的减压利器。
首先,是涂色潮流本身所带来的集体无意识的认同和归属感。所有参与到潮流河里的个体,都会在这一全民统一爱好中体验到归属感,每个人都会通过看到别人的作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而出现理解和被理解感,其实这也是每年某些娱乐节目火热的原因之一,从2005年的“超女”全民参与和全民参选,到上周五刚刚开播的新一季的《中国好声音》,集体无意识的认同和归属感,在同一时段和同一个国度,达到空前的统一。涂色同样如此,“今天你涂色了吗?”,已经成为又一个替代“你吃饭了吗?”的招呼语,大家的朋友圈都快刷爆,不断的晒出自己的作品,和翻看别人的作品,就像我们的求点赞,通过认同,和别人、和社会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生命有了意义,我们的内心有了归属,大家不会感到孤独,似乎大家的内心是链接在一块儿的,因为大家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我的感受很多人感同身受。早上查房的时候,一个15岁的抑郁女生,这几天她不愿意出门和别人交往,非常封闭自己,觉得孤独和无助,这是抑郁患儿常见的临床表现,但是昨天当她的好几个病友们都带着自己的秘密花园书来到她的房间一起分享时,她欣喜的发现,原来自己并不孤单,原来不仅仅是她会把叶子涂成灰色,把孔雀涂成深蓝,她感受到这个世界上自己并不是异类,原来很多人都会和她一样的想法和创意。所以当我今天敲门进入她的病房以后,她兴高采烈的向我展示着她的杰作,而她的陪护母亲,则惊讶于女儿的开心是如此的久违和难得一见。
其次,绘画和涂色都是艺术行为治疗的常见方式,但为什么绘画并没有像涂色这般意外的广受欢迎呢?单纯从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说,似乎区别不大,最终的结果都是一幅画,但是从行为操作的心理过程来看,差异就很明显了。涂色这一活动,是提供了一定的美图框架,有了明确的行为指令,而且秘密花园的故事性让待涂色的每个图画有了自身的意义和联系,从而提供了行为导向,于是,涂色者在完成的过程中,一来不必担心自己所画的东西不够好看,因为基本的整体设计已经形成,指导性和引导性非常具体而明确,这一任务的巧妙设置,让涂色者能够轻而易举的跟随和专注,而故事性则赋予了涂色的画面更多的感情投入,想一想我们如果单纯的给某一个图案涂色,是多么的无聊和无趣,也正因此我们给孩子提供的绘画或涂色都是他们尽量熟悉的,例如喜洋洋和灰太狼、熊出没等等,而且涂色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适当的颜色来表达情感,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熊大熊二,讨厌光头强,于是他们会把熊兄弟家周围都涂成绿色的草地,而光头强的家周围都涂成灰暗的土地。所以看似简单的一个涂色,却包含着很多的心理原理在里面:没有压力和不会造成强烈羞怯感的任务,明确而具体的任务操作过程,随之而来的沉浸其中的高度专注,和鲜明而可操作的情感投入。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其它常见的艺术行为治疗手段,例如沙盘、心理剧等等,莫不是和涂色有着类似的心理过程。再想想大众狂热的综艺节目,他们的电视节目呈现形式,在对观众的引导和渲染上,也基本都无意识的应用着这一行为治疗学原理。
有的人认为涂色吸引人是因为它让人出现了极度的专注力,能够达到近似冥想的平静状态,甚至以正念、禅修等来类比,从而缓解人的焦虑、不安全感等;也有的人强调涂色的吸引力来自于它引导着涂色者在涂色的过程中,无意识的发现了自己的潜意识,从而能够产生类似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一样的疗效,发现自身的内心冲突所在而释然;也有人认为涂色的吸引力来自于色彩心理学的原理,蓝色象征忧郁,绿色象征希望,紫色象征神秘和浪漫,灰色象征郁闷,涂色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当时的心理状态,自由的选择颜色,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个15岁抑郁女生,把孔雀涂成深蓝,把绿叶涂成灰叶,从而宣泄和表达自己的感受。“无意识绘画”心理疗法可追溯到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寻求“自我”与“无意识”的沟通方式。绘画本身就可以达到上述目的,但是为什么涂色如此令人心往,关键点就在于它足够好的可操作性,它是上述专注力、冥想、潜意识、投射等能够成为可能的前提,这也是众多行为疗法追求的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