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二十年的儿童少年心理及精神卫生工作以来,经常会看到一些延误诊断干预的孩子,同时看到家长在儿童精神心理卫生方面的认识上往往存在着某些误区:
(1)重智轻能,自酿苦酒:
有些家长只看重学习成绩,误认为孩子学习好就足矣;一天从早到晚只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一味认为“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却不注意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心理发育的健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对于初露倪端的心理问题家长未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学习好可以取代一切,导致“好学生”步入社会后无所适从,甚至在大学、留学期间就暴露出心理问题,演出了“卢刚”、“刘海洋”等令人惋惜的悲剧。
(2)知识贫乏,重视不足:家长缺乏儿童心理卫生知识,认为孩子的某些行为、情绪障碍只是孩子不懂事、淘气,或认为某些表现在孩子长大后可以自愈,而未能把心理障碍提到干预日程上。的确,某些儿童精神疾病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渐渐趋于健全,某些多动症状会减轻甚至消失;但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行为却会延续到成年,这样便会严重影响其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多动阶段会导致的父母及老师对患儿的负性态度,可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及其人格的形成。有学者发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成年期的社会经济地位要比没有多动症病史的人相对要低。
(3)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家长已经意识到孩子存在心理问题却害怕被别人看不起,顾及“名誉”而不选择儿童精神心理卫生专业科室就诊。其实,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应该是同等对待的疾病,都有其生物学基础,都应该按不同的身体系统去看专科医生。只有经过专科医生的诊断,才能分清是正常的情绪反应,还是轻度的心理问题,或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进行专业的治疗,才能遏制住疾病的发展。尤其是儿童少年精神卫生行业的医生全国数量有限,更应选择谨慎。经常会遇到患儿几经波折医治无果,逐渐出现了一些伴随症状,病情越来越厉害;因此,看病要专科医治,否则最终贻误病情。
(4)缺乏沟通,各持己见: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老师的观察与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坦诚地与老师沟通共同合作,才能使孩子有一个更有利于它发展的环境。这同时也需要老师的博大爱心与科学的健康观念:有两位家长反映老师在家长认为疑惑孩子是否有病时,老师“好心”地阻止孩子先不要去看病,管一管,长一长,等大了就好了;虽然某些表现可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但是在其患病的过程当中儿童的心理发育却受到极大影响。老师应全面地更长远地为孩子着想。所以,只有家长、老师和医生沟通合作,才能让孩子正常全面发展。
(5)根在父母,家庭不和:家长工作压力大,回到家后在孩子面前过分放松,一些不良习性一展无遗,孩子耳濡目染习得一些不良品行。此外,父母工作紧张,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更不会带孩子及时就诊,耽误了孩子的治疗时机。还有,夫妻关系不和,家庭环境不良导致儿童少年心理发育不健全,甚至很小的孩子就会出现情绪、行为问题。即便孩子把儿时的心理冲突压抑下去了,成人后,这颗种子很可能在某个处境下会滋生出不良的枝桠。有学者研究指明:多动症儿童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成功性较正常儿童家庭为低,而家庭矛盾性高。
(6)避重就轻,因小失大:家长过分关注药物副反应问题,而不愿服药。然而不服药所致后果便是病情延误,影响儿童少年的心理发育。其后果大大超过药物副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而这一点应主要参照医生的意见来正确看待这个问题。曾有一位抽动症的患儿,服药好转后就暗自转至中医治疗,半年后病情复燃,由于怕受医生责怪,就一直辗转其他机构治疗,病情愈演愈烈,最后出现自伤自残症状才再次来就诊,但,此时已成为难治性状况。
以上诸因素均会影响儿童少年的问题处理,从而影响孩子们的正常成长。由此可见,全面、宏观、长远、科学地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才是作家长的明智之举。同时,儿童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只有得到全社会的重视,才能真正提高下一代的人口素质。让我们一起,共同关注儿童少年心理健康!
关注儿童少年心理健康
发布于 2022-12-25 03:15
关注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相关文章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成立20年余,儿童心理门诊于2000年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病房(儿科心理病房)最早在2003年心理病房和北大教学病房设立,当时和成人病房一起,2013年单独成立。现设床位12张,每年我们都积极邀请国内外著名的儿童少年精神病学家前来带教查房。 儿童开放病房能为患者提供较为宽松的活动空间及接近现实生活的环境与条件,患者将享有更多的自由与尊重,同时家属应承担相
发布于 2022-12-24 18:05
0评论
前不久我们的邻国日本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地震、海啸,继而造成了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核辐射”一词造成人们巨大的恐慌,特别是“放射线会破坏甲状腺”的说法传得沸沸扬扬。但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甲状腺长在身体的哪个部位,也不了解甲状腺的生理作用,更不清楚甲状腺疾病有何表现,所以,还是让我们从一个真实案例说起吧。小张有一个被别的女孩羡慕的特点,就是怎么吃也吃不胖,看她每顿都吃得挺多,可怎么就是长不胖,别人都笑
发布于 2023-03-25 06:21
0评论
概述
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总需要很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小宝宝并不是吃得比较饱了,穿得比较暖就可以了,所以孩子心理方面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娇生惯养,过度的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了个性非常任性的现象,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也不要过度的袒护和纵容孩子。
步骤/方法:
1、
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有一些禁忌,家长最好不要哄骗孩子,
发布于 2023-05-05 23:38
0评论
概述
我家孩子非常的调皮,我拿他真是没办法,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总需要很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小宝宝并不是吃得比较饱了,穿得比较暖就可以了,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娇生惯养,过度的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了个性非常任性的现象,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也不要过度的袒护和纵容孩子。那么我想知道注意儿童心理健康十二忌。
步骤/方法:
1、
家长不要宠溺孩子。现
发布于 2023-05-05 19:38
0评论
概述
我家邻居的孩子看上去比同龄的孩子胖好多,他家孩子长得可漂亮,非常多可爱,也非常多懂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来,肥胖儿童也越来越多,在我国传统观念中,胖娃娃人见人爱,但研究表明,儿童高血压与肥胖密切相关,肥胖儿童中近三成血压高,超过一半血脂异常。严重危害儿童发育和身心健康。那么我想知道关爱儿童关注儿童肥胖。
步骤/方法:
1、
家长一定要知道肥胖儿童中,有近三成的高血压,超过一半出
发布于 2023-11-26 18:09
0评论
什么是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和不感到虚弱,而且还应该是精神、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提出“人人要健康,健康为人人”的号召,就是要求个体达到心身全面的健康。三分之二的疾病发生和人的生活方式有关,综合性医院中三分之二的疾病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人的躯体、心理与社会处于和谐的一种状态,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智力正常: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发布于 2023-02-04 13:47
0评论
1、卵巢肿瘤的干预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胎儿卵巢囊肿巨大时可引起羊水过多、肺发育不良或难产,有学者提出应在产前行抽吸减压治疗。由于大多数新生儿卵巢扭转发生在产前,产前干预预防扭转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许多学者建议囊肿的直径大于4cm时,宜行产前囊液抽吸。产前双侧卵巢扭转自截的现象亦是支持干预胎儿卵巢囊肿的证据。但另有研究表明,产前抽吸后囊肿的复发较为常见,甚至可在抽吸后1周就发生。抽吸还有引起囊内
发布于 2023-03-28 03:36
0评论
儿童晶体较成人软,因此儿童白内障手术会给眼科临床医师操作简易的印象,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儿童白内障手术看似容易,实则需要眼科临床医师在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上采取精细的手术设计和操作。据ASCRS统计,眼科医师人均行儿童白内障手术每年仅7例,因此眼科医师在该方面普遍临床经验和临床研究不足,远低于每年近千台成人白内障手术的手术数量和经验。并且,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们有独特的解剖、生理、心理和社会状
发布于 2022-09-27 00:53
0评论
一、安全依恋关系对今后成长的重要性依恋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是对此人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我们说的依恋关系主要指的是0-2岁,孩子出生的时候妈妈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在传统教育中我们总认为0-2岁的孩子不懂事,我们负责好他的吃穿,别生病就可以了,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在0-2岁时有着强烈的和妈妈在一起的需要,因此,在孩
发布于 2022-12-24 19:00
0评论
一、生活要有规律
学会体息,不能健康透支。充足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预防失眠:不熬夜,临睡前不喝浓荼、烈酒,不看惊险小说、电视。睡前热水泡足,喝一杯热牛奶对睡眠有益。午睡半小时消除疲劳,有利于大脑功能恢复。和谐的性生活有利消除疲劳,神经免疫功能增强,延缓性器官衰退,有益于健康长寿。科学安排作息时间。目标定位适当,每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欢悦心理对消除疲劳有益。,培养业余受好,参加文
发布于 2023-01-11 17:05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