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27 14:56

1.预防和控制钩端螺旋体病:预防。每天1次,每次2次,一次或两次煎服,每周3天,共5周。2000人服药结果显示,服药组与不服药组的发病率之比为1:5.58。治疗方法。茯苓100克(病重者和身体好的人最多用5两),甘草15克,水煎服,每天分两次服。同时可根据病情辨证加减;对高热、重症者加葡萄糖液和维生素C,个别有出血倾向者加激素。18例全部治愈,16例用药2-3剂后消失,3例用药4-5剂后消失。平均住院时间为3.6天。或用土茯苓4两,地榆、青蒿、白茅根各50克煎服。每日1~3剂,热退后每日1剂,分4次服用。同时配合对症治疗,如镇静、止血、补液等。治疗14例,4例失败。其中,血培养阳性9例,治愈5例,失败4例。主要症状随着体温的降低而逐渐减轻或消失,大部分患者的头痛、体痛、球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血痰在1~2天内消失。少数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

2.梅毒的治疗。土茯苓根据早期临床观察报告,土茯苓为主,配银花、甘草,或配苍耳子、白藓皮、甘草,或配忍冬藤、蒲公英、马齿苋、甘草。煎药。治疗现症梅毒和隐性梅毒的血清阴性率在90%以下。晚期现症梅毒的治愈率约为50%。对晚期麻痹性痴呆,不仅脑脊液康、华氏反应转阴,而且精神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小儿先天性梅毒性口炎效果也不错。用法:成人每日用黄芩75-100克,水煎服,2-3次分服,以10-20天为一疗程。但也有每日用量为100-400克,疗程长达2个月的。

3、治疗麻疹:100%煎汤内服预防,3岁以下每日30-50毫升,3-6岁50-60毫升,分3次服用,连服3天。或制成注射液,用于肌肉注射。以上剂量也可作为治疗手段。

4.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每日煎剂200-400克,或将煎剂作保留灌肠,7天为一疗程。

5.治疗急、慢性肾炎:每日150克,水煎服,分三次服用。减压效果较好,服后小便增多。也有报道用于治疗肾盂肾炎和肾结核。

6.治疗颈椎淋巴结核:鲜品每日500克,水煎服,分2次服完。

7.骨质挛缩性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日积月累,成为终生废疾)。用茯苓50克,配合清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水煎代茶饮。补中益气,补中益气,补中益气,补中益气,补中益气,补中益气,补中益气。

8 .瘰疬溃疡。用土茯苓切片,或磨成粉,水煎服,或加在粥里吃。多吃为好。

茯苓的临床应用相关文章
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
发布于 2023-02-02 00:51
0评论
1.防治钩端螺旋体病:预防:每日1两,1次或2次煎服,每周连服3日,共服5周。2000余人服药结果表明,服药组与未服药组发病率之比为1:5.58。治疗:土茯苓100克(病情重而体质较好者可用至5两),甘草15克,水煎每日2次分服。同时可根据病情辨证加减;对高热、重症者给葡萄糖液及维生素丙,个别有出血倾向者加用激素。治疗18例均愈,16例于服药2~3剂、3例于服药4~5剂后症状消失。平均住院时间3
发布于 2024-03-02 05:53
0评论
    黄芩-原植物 1.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2.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以及热毒疮疡等。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
发布于 2024-03-12 02:56
0评论
脾虚泄泻带下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痰饮咳嗽 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心悸、失眠等症 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
发布于 2024-02-27 14:52
0评论
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 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
发布于 2023-05-07 04:25
0评论
1.用于风寒表症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不论有汗、无汗都可应用。如风寒表症,身不出汗,配麻黄同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如风寒表症,慎身有汗出,配芍药等,有协调营卫的作用。 2.用于寒湿痹痛与经闭腹痛、痛经等症桂枝能温通经脉,对寒湿性风湿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风等同;对气血寒滞所引起的经闭、痛经等症,常配合当归、芍药、桃仁等同用。 3.用于水湿停滞所致的痰饮喘咳,以及小
发布于 2024-02-21 06:37
0评论
1、脾虚泄泻带下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2、痰饮咳嗽 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3、心悸、失眠等症 茯苓能养心安神
发布于 2024-03-02 05:33
0评论
脾虚泄泻带下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痰饮咳嗽 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心悸、失眠等症 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
发布于 2024-02-21 05:57
0评论
中医认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茯苓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与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药不同。苓桂术甘汤、四君子汤、四苓汤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剂。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2.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
发布于 2023-02-02 00:38
0评论
1、用于肾炎水肿或脚气水肿,取其利尿消肿作用。常配茯苓、白术,方如四苓散。可以此方为基础,随证加减。 2、用于治疗由肾阴不足(肾阴虚)、肾火亢盛而引起的遗精、滑精、眩晕等证候,取其有泻肾火的作用(可能与利尿清热有关),但须配合其他滋补肾阴的药物,如熟地、山萸肉等,方如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既有熟地、萸肉、山药之补,又有泽泻之泻,泻去肾火,使补药更能发挥作用,这样一泻一补,一开一合,相反而相成,共
发布于 2023-09-27 09:2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