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椎间盘突出?
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组成。椎体间呈圆盘状的结构,称为椎间盘,起缓冲重力和外力的作用。四周是致密的纤维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包括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椎间盘突出常累及颈椎和腰椎,引起颈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持续上升,目前已达15.2%,并有低龄化趋势。
椎间盘突出症怎么分型
1、按突出椎间盘个数分,可有一个突出和双个(多个)突出;
2、根据突出程度分,有膨出、突出、脱出和游离型四种。
3、按突出部位分,有中央型、外侧型和远外侧型等。
何为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
发病原因?
1、多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 关节囊的损伤,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以往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年轻化的倾向;
2、不良的姿势是颈椎损伤的另外一大原因。长时间低头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喜欢高枕,长时间操作电脑,剧烈的旋转颈部或头部,在行驶的车上睡觉,这些不良的姿势均会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的疲劳状态,容易发生损伤。过去是会计、教师的职业病,现在则是办公室里的多发病。
发病机制?
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是基本病理变化,进而导致一系列病理改变:
1、早期为颈椎间盘的脱水,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继而发生变性,甚至破裂。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
2、引起继发性的椎间不稳定,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而在椎体与突出的椎间盘及韧带组织之间形成的间隙,由于有组织液积聚,再加上微细损伤所形起的出血,使这种血性液体发生机化然后钙化、骨化,于是形成了骨赘。
3、椎体前后韧带的松弛,又使颈椎不稳定,更增加了受创伤的机会,使骨赘逐渐增大。骨赘连同膨出的纤维环,后纵韧带和由于创伤反应所引起的水肿或纤维疤痕组织,在相当于椎间盘部位形成一个突向椎管内的混合物,对颈神经或脊髓产生压迫作用。钩椎关节的骨赘可从前向后突入椎间孔压迫神经根及椎动脉。
颈椎病有哪些分型?
(1) 神经根型: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骨质增生的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上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常表现为一侧上肢节段的运动障碍或感觉麻木。
(2) 脊髓型: 颈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骨化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颈椎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者。有的以上肢开始发病,向下肢发展;有的以下肢开始发病,向上肢发展。主要表现为走路不稳、四肢麻木、大小便困难等。
(3) 椎动脉型: 由于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者,常伴有头晕、黑朦等症状,与颈部旋转有关。
(4) 交感神经型: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症状者,临床上比较少见,而且常与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混杂在一起,难以鉴别。
颈椎病有哪些症状?
症状以颈肩痛,放射到头枕部或上肢,甚重者出现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当突出的髓核以及增生的骨质压迫到相邻神经根或软组织、血管时,就会发生如眩晕、疼痛、麻木等症状,更有甚者会压迫到脊髓,最终造成下肢瘫痪!
颈椎病怎么治疗?
国内众多医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依然很单一,俗称“一招鲜”,比如按摩师只会按摩,手术医师只会开刀,疼痛医师只会镇痛等等,而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很多很复杂,可以想象对所有的颈椎病患者采用一种方法治疗的结果会是什么。因此,能通过保守治疗可以解决的医生不应该放宽治疗范围而进行开刀治疗,需要开刀的患者疼痛医师不应该仅仅从疼痛角度进行镇痛治疗,也就是说,颈椎病需要的是系统化治疗,这包括:保守治疗(药物、理疗、牵引等),微创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清华大学玉泉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外科中心集结神经外科、脊柱外科、疼痛科和康复科为一体,建立颈椎病系统化微创治疗中心。本篇就清华大学玉泉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外科中心的微创治疗方案介绍如下:
臭氧技术
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易分解,易溶于水。具有比重大、无色、有味、易溶于水、易分解、有强氧化力等特性。臭氧出现后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1988年Verga将臭氧注入腰大肌及椎旁间隙治疗腰腿痛,臭氧开始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中;
1998年Muto等报道将臭氧注入椎间盘及椎旁间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78%。2002年,Leonardi报告6665例多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结果,优良率80.9% ,2002年,Gjonovich等对肩关节囊损伤导致顽固性疼痛的患者采用局部注射臭氧,结果67%的患者取得了疗效。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臭氧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有了质的改变,臭氧髓核消融术就此诞生。通过向病变椎间盘内注入臭氧,破坏、溶解髓核基质中的蛋白多糖分子,使髓核萎缩、变性、体积缩小,从而使纤维环回缩,缓解神经根压迫。臭氧还能抑制局部免疫反应,减轻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消除神经根水肿,从而达到对病变组织消炎镇痛的目的。
射频热凝靶点技术
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是在C型X光机下准确定位,数字减影下时时监测,导航系统的精确引导下直接把突出部位的髓核变性、凝固;收缩减小体积,解除压迫。不伤及正常的髓核组织,同时修补了纤维环的破裂、灭活了盘内新生病变超敏的神经未梢,直接阻断了髓核液中糖蛋白和β蛋白的释放,温热效应对损伤的纤维环、水肿的神经根、椎管内的炎性反应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治疗后症状症状立即消失或减轻。这种方法是哪个地方有病就去掉哪个地方,没有病的地方丝毫不伤。这些安全措施是任何微创设备和方法所不具备的。把医生、病人最关心的安全和治疗问题提到了极点。
射频作用机理
1、改善局部循环,缓解疼痛
射频电流是一种频率在100kHz-3MHz的高频交流电,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即通过消融电极在椎间盘中将射频能量通过棒尖端的裸露部分发射,从而汽化部分椎间盘髓核组织。该技术既确保使胶原蛋白分子螺旋结构收缩,又能保持髓核细胞的活力,使椎间盘髓核体积缩小,达到对椎间盘周围组织神经根、动脉、脊髓等的减压目的,以消除和缓解临床症状;同时可使局部温度在短时间内增高,从而改善局部循环,使因疼痛而引起的肌肉痉挛得以缓解和改善。
2、缓解神经根受压,消除水肿
射频产生60-94℃的高热温度,使突出部位的髓核产生明显的物理体积收缩,病变部位的髓核回缩移位后,髓核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关系立即改变,压力传导即时消失,神经根受压引起的各类症状得以立即改善;热凝效应还有利于炎症因子、致痛因子、窦锥神经痛觉感受器的灭活和水肿的消除。
射频热凝靶点-六大安全保障一、高效安全
神经系统专用射频仪的治疗电极只有0.7mm,只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
二、精确定位
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是在C 臂X光机准确定位,数字减影下时时检测,导航系统的精确引导下直接作用在病变的髓核上,数据精确到1mm以下,角度误差小于1度,使治疗更精确,更有效。
三、鉴别神经
神经系统专用射频仪所独具的神经系统的精确鉴别和刺激功能,能测到治疗范围1cm 内的神经,
四、精辩组织
本设备所独具有的阻抗显示功能,能精确的分辨出髓核纤维环、钙化点,骨质和血管,并用音调和数字准确显示,使治疗更准确、安全无误。
五、温度可控
射频仪可任意调节温度,误差在2℃以下,确保治疗时的安全,治疗后不感染又不存在热损伤。
目前射频热凝靶点技术以修复为主要目的的治疗方法,逐渐取代了以往以加快椎间盘退变为主要目的的治疗方法,在脊柱微创治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改变了治疗椎间盘的历史,把以加快退变为主要目的的治疗方法改成以修复为主要目的的治疗方法。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推向了医学界的颠峰。有很多截瘫半年以上,用开放手术也无法治愈的脊髓型颈椎病人使用射频热凝靶点治疗后,病人重返了工作岗位,成为二十一世纪脊柱外科最大的奇迹和亮点,是目前国际上最微创、最安全、病人痛苦最小、见效最快、风险最低的一种治疗方法。
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美国军事科技开发的医疗仪器,属于第四代物理治疗技术,在1999年美国FDA批准后,在临床治疗中开始迅速发展。2000年这项技术首先在美国应用于临床,到2000年底骨科和脊柱外科采用该技术就治疗1500 000人,取得很好效果。随后该技术传入中国并相继开展,由于其临床表现突出,在美、英、法、德国已全面代替了开刀、激光、微波等传统治疗,医学界专家一致认为数字化DNR等离子髓核消融术,全面代表了国际最高水平。
英国骨科微创研究所的教授赞扬说:“这种治疗技术是通过等离子体低温消融和精确热皱缩技术,精确而可控地进行椎间盘减压成形,是目前最先进的脊柱微创手术,对组织的损伤极小,只是相当于在病患处挨了一“针”,直径仅1毫米,真正的微创、安全、绿色。”
美国骨科协会会委员Jan:“使用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治疗,使颈、腰椎病患者的手术就像散步、唠嗑一样轻松自然,安全无痛。同时改变了治疗椎间盘的历史,把以加快退变为主要目的的治疗方法改成以修复为主要目的的治疗方法。
治疗原理:通过等离子刀将射频能量作用于椎间盘内部,汽化消融部分椎间盘髓核组织,并利用热凝功能,使髓核体积缩小,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从而缓解消除椎间盘突出时神经根的压迫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优点:
1、等离子工作温度在40-70度,低温安全,不开刀创伤小、最大限度保护纤维环壁;能有效地切除组织;术后所致间盘退变小;对脊椎稳定性影响小,椎间盘再次突出率低;对神经根干扰小;手术时间短无需住院,术后3-5天可恢复日常工作,
2、部分患者术后当天可能有轻微颈部不适感,应避免活动
3、少数患者在术后一周拆除颈托会出现睡醒后颈部疼痛,可给于卧床休息及口服止痛药缓解症状
4、术后数日应注意颈部伤口的清洁护理
5、术后3天行颈保健操功能锻炼
颈椎间盘镜技术
1998年美国Anthony Yeung医生(美国微创学主席)首创YESS技术;2002年德国Hoogland教授(欧洲微创学前任主席)在YESS技术基础上提出THESSYS技术,使椎间孔镜技术走向成熟,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崔志强主任率先引进颈椎间盘镜靶点技术。
适应证
1、椎间盘突出、椎间孔骨质增生所引起的脊神经根性疼痛,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
2、中央型、旁中央型、外侧型、极外侧型的颈椎间盘突出者;
3、颈椎椎间孔狭窄患者;
禁忌证
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伴有较严重的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2、后纵韧带、侧韧带松弛、腰椎失稳者;
3、过度的骨质增生者或纤维环韧带钙化较严重者;
4、出血性疾病者;
5、对本技术高度怀疑、不愿意接受此手术者。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的优势在于:手术全程在局麻下完成,患者全程清醒,既避免了麻醉的风险,又减少了神经根损伤的几率。患者皮肤切口不到1 cm,创伤极小。不去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神经及椎管内结构干扰少,保留硬膜外脂肪,减少了术中出血和术后椎管内疤痕组织的形成,并降低了术后发生椎体不稳的可能。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PLDD技术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欧美为中心,PLDD迅速推向临床;90年代初,PLDD便被应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997年专家对激光在颈椎病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做了相应的基础研究,并取得成功。我国于20世纪末开始引进该项技术用于临床治疗。现如今,PLDD(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针对椎间盘病变的病理,全面有效解除病症,在临床PLDD是在 C型臂的正确引导下,针对椎间盘髓核从纤维环破裂处突出,压迫周围神经组织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理,利用独有的光导纤维将激光引入椎间盘,通过激光放射的热量将部分髓核组织汽化,通过减少椎间盘内压、消除炎性因子、改善受压神经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