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01 18:55

  颅面短小畸形整形修复治疗――牵引延长成骨:

       一侧颅颌面部骨组织和软组织先天性发育不良、短小畸形的疾病,临床医学上称之为:颅面短小症或半面短小症。为胎儿在子宫内第一、第二鳃弓发育受阻所致。造成两侧颅面部不对称畸形。畸形程度有轻有重。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下颌骨及上颌骨短小,小耳畸形,严重者也影响到临近的颧骨、蝶骨翼突、颞骨以及表情肌、咀嚼肌或皮下组织,甚至有眼眶异位、小眼症及眼眶和颜面裂。另外还可能伴有神经系统的异常,最常见的是面神经麻痹。
  下颌骨畸形:主要为下颌骨发育不全,下颌升支短小或者完全没有,下颌体向上移位,导致下颌偏向患侧。

       下颅骨最主要的异常在下颌骨髁状突,按照畸形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轻微的发肯不良;

       第二类:髁状突及下颌骨升支较小,髁状突关节变平,颞颌关节窝消失不见;

       第三类:下颌骨升支完全消失不见,或是剩下极少。
  【治疗方法】
  矫正这种畸形需要外科手术,上下颌骨矫正手术时机一般都在患者颌骨发育基本稳定后施行。目前采用的下颌骨截骨延长术对于颌面部的不对称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其优点在于:可以早期进行,约在患者2-4岁左右即可施行。有些患者可酌情提前到1岁左右;手术创伤较小;术后下颌骨获得生理性刺激而趋向于正常生长发育;上颌骨在开合或咬合刺激下也会垂直向和水平向生长发育改善。这些都有利于患者颅颌面部的整体发育和容貌形态的恢复,也有利于患者心理健康。基本方法是在准备延长的骨段做截骨,然后将下颌骨牵引器置入,调节杆自口内引出,术后一周开始调节使下颌骨延长,一般每日可调节1~2mm。调节的速度及总长度由整形外科医师根据个体实际情况掌握。另外,软组织的薄弱可以通过自体脂肪组织移植来填充。这样,颌面部的不对称可以得到整体的改善。早期矫正有利于刺激下颌骨的发育及相邻骨骼的发育并有利于患儿的心理健康。外耳的再造可以提前到5-6岁,因为这时候儿童的外耳已经接近成年人大小。可以根据个体情况以及患者的意愿采用自体肋软骨或生物材料耳支架植入,按缺损的严重程度行部分耳再造或全耳再造。当然,原来没有做过耳再造手术的成年患者做这种治疗效果同样好。
  【牵引成骨技术】
  颅颌面牵开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是将截断后保留软组织附着及血供的两个骨段,用牵开器固定一段时间后,按一定的速度、频率、方向逐渐牵开,在此过程中骨断端间隙中不断形成新骨,从而延长骨骼的技术。
  美国医生McCarthy于1992年首次运用牵开成骨术延长了人下颌骨,并在1994年进一步报道了一组15例病人的临床经验,15例病人有8例是单侧颅面短小症,1例双侧颅面短小症,6例由于Treacher―Collins综合征及Nager综合征引起的小颌畸形,年龄1.6~13.7岁。下颌骨升支截骨后外固定器固定,以每次0.5mm、每天2次的速度牵开,按术前设计方案延长下颌骨18~36mm,平均24.5mm。牵开完成后再固定8周。X线显示骨愈合后取下固定器。用适当大小的咬合垫置于手术造成的后牙间隙,数月后由正畸医师调整减少咬合垫体积,便于上颌牙槽突向下生长。术后定期随访,还可进行口腔正畸。

       McCarthy主张患儿2岁时即可考虑手术矫治,并提出了牵开成骨矫治下颌骨短小的适应证:

       ①下颌骨中度或重度畸形。

       ②畸形必须经截骨后植骨才能矫治。

       ③需经外切口行传统的手术重建。

       我们对于以往的方法做了技术改进,并使用口内小型牵引器,矫正手术开始的时间提前;截骨时仅截开骨皮质,保护骨膜、下牙槽神经血管;一般情况下都采用口内入路手术,面部皮肤不留疤痕。
  牵开成骨延长下颌骨有几个关键:术前需做模型外科或手术模拟,确定皮质切开线,固定螺钉位置、牵引方向及延长长度。螺钉位置要避开牙根及牙囊,骨皮质切开时保护骨膜、下牙槽动脉及神经。骨愈合后手术造成的后牙间隙用牙合垫充填,并逐步减小厚度,引导上下颌骨、牙槽骨及牙生长。
  【技术特点】
  牵开成骨经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技术日臻完善,一般分为四个期:

       ①截骨手术:最好行皮质骨切开,避免切断髓质血管,尽量保护骨膜。也有学者提出,完全截骨后一周血供已重新建立,仅作皮质切开并非是骨再生的必要条件,截骨后牵开同样可以成骨。

       ②延迟期:即截骨至开始牵开的阶段,一般为7―14天,类似于骨折修复早期,清除血块,清除炎症,建立血供,此时成骨活动已相当活跃。

       ③牵开期:牵开速度很重要,过慢易致过早成骨而融合,过快则牵开间隙纤维组织形成,导致骨不连接。一般认为牵开速度为每天0.5~1.5mm,这一速度和骨基质合成基本一致。

       ④固定期:牵开完成至牵开器解除。此期新骨进一步形成,成熟改建,并获得足够的强度。此期一般为6~8周。
  技术的改进避免了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坏死、骨不连接等。截骨后植骨,复发率高达40%~64%,而牵开成骨复发很少,回缩约7%左右。采用小型口内牵引固定器,避免造成皮肤疤痕。
  总之,牵开成骨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稳定可靠,不需要移植骨,损伤小,易于控制,术后家属很快就学会调节牵开器,住院时间短,无需颌间结扎固定,为矫治半面短小下颌骨发育不全、面中部发育不足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近年来,美国、德国的医疗器械公司生产出三维牵开器、口内牵开器,它们的使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随着颅面整形技术的进步,牵引延长成骨术已经扩展到面中部及颅骨畸形的矫正治疗。

颅面缩短是如何重塑的?相关文章
有一男婴,年龄仅3月,来自外地,因出生后即被发现一侧眼睑缺损、眼睛暴露、鼻面裂缺、鼻腔外露、面容畸形。患儿家长万分焦虑,四处求医,急切想尽快修复患儿面容。近一月来,由于眼睑缺损,暴露的眼睛总是发红发炎,不得已只好前来本院求医,想尽早整形修复畸形缺损,并防治其眼睛的并发症,保护眼睛视觉功能。颌面整形外科收住该患儿,患儿营养状况良好,经全面检查全身重要系统脏器功能正常,各项化验指标均正常。为使患儿能
发布于 2023-01-01 19:00
0评论
1、简要介绍先天性颅面畸形:      先天性颅面畸形是指遗传基因异常或胚胎发育异常导致的与生俱来的颅骨、眼眶、颧骨、上下颌骨的畸形及面部软组织缺损畸形,常伴有五官功能障碍。      先天性颅面畸形种类繁多,其中包括:颅缝早闭症、颅面裂、眶距增宽症、颅面短小畸形以及颅面畸形综合征等,严重者可导致智力发育障碍及视觉功能损害,容貌畸形随年龄增长而加重,颅面畸形综合征同时伴有脊柱、躯干、四肢畸形及内
发布于 2023-01-01 18:20
0评论
1、简要介绍先天性颅面畸形:      先天性颅面畸形是指遗传基因异常或胚胎发育异常导致的与生俱来的颅骨、眼眶、颧骨、上下颌骨的畸形及面部软组织缺损畸形,常伴有五官功能障碍。      先天性颅面畸形种类繁多,其中包括:颅缝早闭症、颅面裂、眶距增宽症、颅面短小畸形以及颅面畸形综合征等,严重者可导致智力发育障碍及视觉功能损害,容貌畸形随年龄增长而加重,颅面畸形综合征同时伴有脊柱、躯干、四肢畸形及内
发布于 2023-01-01 18:35
0评论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microsomia),又称为半侧颅面短小,第一、二鳃弓综合症等,是仅次于唇腭裂的最常见先天性颅面畸形,发生率约占出生活婴的1/3500~1/5600。半侧颜面短小畸形可累及多个解剖部位且严重程度不一,表现为患侧面部短小,皮下软组织薄弱,颏部偏斜,面神经发育不良,面横裂及外耳畸形等,其中骨骼畸形以下颌骨发育不良最常见也最重要,被认为是导致其他颅颌
发布于 2022-12-30 10:40
0评论
随着交通事故及其它意外伤害的增多,颅颌面创伤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由于颅面部解剖结构复杂,涉及到诸多重要器官,创伤后常造成严重的颅面畸形和功能障碍,特别是严重复杂性骨折,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造成严重容貌毁损。因此,一旦发生颅面部的创伤,应及时到有经验、有条件的医院就诊。一、颅颌面创伤的常见部位:      1、额眶部骨折:所谓额眶骨折是指前额部位由于创伤所导致的局部骨折。常常累及到鼻部或
发布于 2023-01-01 22:55
0评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爱美人士加入到美容整形的行列。美容手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单纯的重睑、隆鼻、隆颏手术,发展到今天包括面部骨骼轮廓整形的综合美容整形,极大地提高了美容效果。不同种族由于其遗传因素及文化背景不同,审美观也各异。西方人正面观面部窄长,在审美上西方女性以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为美。东方人面部相对宽短,在审美观上以椭圆形或鹅蛋形脸为最美,要求面部曲线柔和、侧面观具有的优
发布于 2022-12-30 11:05
0评论
    先天性头颅畸形多因一条或多条颅缝过早闭合所致,为比较常见的一组先天性颅颌面畸形。由于颅缝早闭的部位、数量不同,可导致不同的颅面部畸形,如尖头畸形、斜头畸形、短头畸形,长头畸形等。颅缝早闭症可分为单纯型颅缝早闭和综合征型颅缝早闭(crouzon综合征,Apert综合征等)。后者的畸形往往比较严重,发生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比较早,同时还可能伴有中面部发育不良、大脑发育障碍、智力发育迟滞,有的还可
发布于 2022-12-30 11:50
0评论
  现代医学是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数字化自动控制机械工程及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与相互交叉促进,产生了一项对临床医学特别是整形再造修复重建外科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快速成型技术,又称快速原型技术(Rapidprototypingmanufacture,RPM),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物体的计算机设计模型或CT原始数据,通过材料的精
发布于 2023-01-01 19:15
0评论
何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为成骨不良,是颅颌面部常见的一种骨组织的良性病变,表现为成骨不良的骨纤维组织逐渐膨胀扩大并侵袭邻近正常的骨组织。其具体发病率尚不清楚,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占所有骨肿瘤的2.5-10%。尽管是一种良性病变,但由于发生病变的骨骼的数量和的部位不同、对患者造成的损害也引人而异。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除可造成面部的变形扭曲外,发生在眼眶周围的病变可因骨的膨胀性生长
发布于 2023-01-01 20:05
0评论
 一侧颅颌面部骨组织和软组织先天性发育不良、短小畸形的疾病,临床医学上称之为:颅面短小症,或半面短小症。为胎儿在子宫内第一、第二鳃弓发育受阻所致。造成两侧颅面部不对称畸形。畸形程度有轻有重。【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耳朵、下颌骨及上颌骨短小,严重者也影响到临近的颧骨、蝶骨翼突、颞骨以及表情肌、咀嚼肌或皮下组织,甚至有眼眶异位、小眼症及眼眶和颜面裂。另外还可能伴有神经系统的异常,最常见的是
发布于 2023-01-01 19:10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