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02 18:45

家长应该明白,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正常视力是不同的,随着孩子的成长,正常孩子视力的发展是逐步提高的。我国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正常视力是:。2岁为0.5至0.6;3岁为0.9;4岁为0.9至1.0;5岁以上为1.0或1.0以上。一般来说,儿童的视力发展在6-8岁之间趋于稳定。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很容易把视力正常的孩子误认为是弱视。
(1)首先,家长要明白,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正常视力是不同的,正常儿童的视力发展是随着儿童的成长而逐步提高的。我国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正常视力为。2岁为0.5-0.6;3岁为0.9;4岁为0.9-1.0;5岁以上为1.0或1.0以上。一般来说,儿童的视力发展在6-8岁之间趋于稳定。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很容易把视力正常的孩子误认为是弱视。
(2)要在儿童早期检查视力,一旦发现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避免形成弱视。
(3)孩子得了弱视,要对这种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充分了解弱视治疗的过程是缓慢的,视力是逐渐提高的,所以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和恒心。
(4)要有耐心,说服孩子坚持戴眼镜。坚持戴眼镜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遮盖健康的眼睛时,除了洗澡和睡觉外,眼镜腿要用链子连接,防止眼镜断裂。
(5) 引导孩子在看近距离物体时一定要戴眼镜,特别是在画画和写字时,这样做往往会事半功倍。
(6)对中、重度弱视的孩子,除佩戴眼镜外,还应坚持到医院进行弱视训练治疗。应用弱视刺激器(CAM)的家长应鼓励孩子认真画图,尽量画得准确。
(7)坚持及时随访。2~3岁儿童应每两周检查一次眼睛,较大儿童应每月检查一次眼睛,每年散瞳一次。
综上所述,由于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等因素,家长耐心指导孩子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在弱视治疗中的作用是什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