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肝疫苗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11,其次是婴幼儿、15岁以下未接种者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者、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男性行为者、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注射毒品者)。
乙肝疫苗)
在整个接种过程中,需要接种三剂乙肝疫苗,按照0、1、6个月的时间安排,即第一剂后,间隔一个月和六个月再接种第二和第三剂。
对于成年人,建议接种三剂2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20μgCHO重组乙肝疫苗。对于那些免疫力低下或无反应者,其剂量(如。60μg)和剂量的增加;对于那些对3剂免疫程序没有反应的人,他们可以再接受1次60μg或3剂2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在第二剂乙肝疫苗接种后1至2个月对其血清进行抗HBs检测,如果他们仍然没有反应,他们可以再接受1次6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2.意外接触后的预防
当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出现皮肤或粘膜破损,可按以下方法处理20:
1、血清学检测。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在3个月和6个月时复检。
2.主动和被动免疫接种。如果你已经接受了乙肝疫苗并且已知抗HBs阳性,你可以不进行特殊治疗。如未接种乙肝疫苗,或已接种乙肝疫苗但抗-HBs<10 IU/L或抗-HBs水平不明,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剂乙肝疫苗(20(g)),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3剂乙肝疫苗(各20(g)。
乙肝抗体阳性可以保持15至18年,获得保护,不会再得乙肝。
3.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检测,对其中的易感者(三种标志物均为阴性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患者和HBV携带者的传染性主要取决于血液中HBV DNA的水平,但不取决于血清ALT、AST或胆红素水平。
对于慢性HBV感染者和不活动的HBsAg携带者,他们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但应定期进行医疗随访。
预防血液中的乙型肝炎
发布于 2023-01-05 06:06
预防血液中的乙型肝炎相关文章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
发布于 2022-12-07 21:37
0评论
一、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伙伴和静脉药瘾者等)。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
发布于 2023-02-23 19:11
0评论
乙肝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种疾病对我们的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乙肝具有传染性,有很多人对乙肝患者有所畏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这张疾病的发生的?
预防方法有以下诸项:
1.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有效的措施。增强疫苗预防意识,根据需要尽早接种乙肝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2.尽量减少输血。不是十分必须时不要轻易输血及血液制品。必须输血时要尽量用志愿者的合格血液。长期大量输
发布于 2024-07-16 09:00
0评论
(1).表面抗体、核心抗体为阳性(符号为+),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为阴性(符号为—)。
(2).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为阳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为阴性。
(3).表面抗体为阳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为阴性。以上情况不必接种乙肝疫苗,也不需任何治疗。3.属于现症感染状态,须划归乙肝患者的情况:
(1).表面抗原阳性。
(2).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为阳性(俗成“大三阳”)。
(3).
发布于 2025-01-17 22:59
0评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专一的嗜肝病毒,近年由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进展,在肝外器官细胞也能检出HBV-DNA。通过北京鸭乙肝肝病毒试验研究提供了在肝外细胞复制的证据。人HBV也可能在肝外细胞内复制,有待深入研究。HBV感染者血清经电镜检查有3种病毒颗粒:①Dane颗粒(HBV颗粒),外壳蛋白HBsAg,核心含有HBV-DNA及HBVDNAp(DNA-多聚酶)、HBcAg、HBeAg;②小球形颗粒
发布于 2024-04-29 17:29
0评论
(1)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2)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
(3)急性乙肝最有效的治疗就是抗病毒治疗另外就是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避免饮洒、使用肝
发布于 2024-04-29 17:35
0评论
患者有急性肝炎的临床及实验室所见再加上HBsAg阳性,即可确诊。但有些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其血液可以查不出HBsAg(HBsAg已经阴转或检测方法不灵敏),对于这种病人我们必须依赖HBsAg以外的其他指标。其次,在我国无症状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相当常见。这些病人如合并其他型的急性肝炎(如甲型肝炎、丙型肝炎、EB病毒或CMV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由于其血中HBsAg阳性,故很易被误诊为急性乙型
发布于 2022-11-30 06:56
0评论
一、乙型肝炎病毒是怎样传播的?潜伏期多长?1、乙型肝炎有以下传播途径:(1)输血及血制品的传播;(2)注射、针刺、美容、纹身的传播;(3)医源性传播,即医疗器械不洁造成感染,如手术、牙科器械;(4)母婴传播:宫内感染、产程感染、产后感染;(5)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共用牙具、漱口杯、毛巾、共用餐具、不洁的街头饮食店;(6)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患者体液包括汗水、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均可检出HB
发布于 2022-11-30 07:06
0评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有三大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1、控制传染源:经血清学、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后,应立即进行疫情报告,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需住院隔离治疗,最好住院隔离直来,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可不定隔离日期。凡患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人一律调离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食具或幼儿工作。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较多,又不宜
发布于 2023-01-25 20:52
0评论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
发布于 2022-12-10 23:07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