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08 11:11

  一、定义

  通常所说的浸润性膀胱癌指浸润深度达到膀胱肌层或以上的膀胱癌,根据2002年AJCC的TNM分期包括T2-T4期的膀胱肿瘤,约占所有初次诊断的膀胱肿瘤的20%左右,而大约15%-20%初诊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会进展为浸润性膀胱癌。

  二、诊断

  1、症状与体征

      间歇发作的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是膀胱肿瘤的典型症状,但部分浸润性膀胱癌可以下尿路刺激症状为初发表现,甚至可以没有血尿,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提示肿瘤沿肌层生长,恶性程度较高。

      晚期病人可以出现相关转移症状以及肿瘤消耗性表现,局部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可以导致下肢水肿的出现,在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中较为常见。大量血尿引起的急性尿潴留是晚期患者急诊的主要原因。

体格检查对于原发疾病一般难有阳性发现,部分浸润性肿瘤可在双合诊中被发现,但此检查一般宜在麻醉后进行。

  2、影像学检查 

  常规的检查手段包括超声,尿路造影X线检查以及CT/MRI检查。超声和IVU检查有助于并发上尿路肿瘤的诊断,但对于浸润性肿瘤的分期确诊意义不大。CTU是目前诊断并发上尿路肿瘤较为敏感的影像学检查,膀胱增强CT有助于区分T3b以上的肿瘤,但对于区分T1和T2期疾病作用有限。一般认为传统MRI检查对于诊断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分期的作用与CT检查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但高场强的MRI可以获得比CT更为清晰的盆腔断面图像,可以区分膀胱壁及膀胱周围脂肪,对于区分T2还是T3期肿瘤比CT更为敏感。有报道称增强的MRI检查可以获得更为精确的分期图像信息,但总体而言,CT或MRI在膀胱肿瘤分期的准确性上一般在60%-70%。

  对于明确的浸润性膀胱肿瘤应进行肺部CT,上腹部的增强CT以及盆腔增强CT或MRI检查以助临床的NM分期。

  骨扫描以及脑部CT检查仅推荐在出现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中使用。PET-CT对于发现远处转移有一定临床意义,但对于原发肿瘤的诊断受泌尿系统排泄示踪剂的影响较大,一般不推荐应用。

  3、细胞学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

  对于区分是否为浸润性疾病并无临床意义。

  4、膀胱镜及诊断性TURBT

  膀胱镜下活检是诊断膀胱肿瘤的经典手段,但往往难以区分是否为浸润性疾病,甚至部分粘膜下生长的肿瘤活检标本往往是阴性的。目前认为确认浸润性膀胱癌的最佳手段是诊断性TURBT,但是由于电切时基底部组织的物理性损伤往往会影响到组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目前一般认为对于具有高危因素但初次TURBT诊断为浅表性疾病的膀胱癌患者在4-6周后进行二次电切还是有一定临床意义的。

  三、治疗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目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手术指征包括T2-T4a,N0-x,M0,期膀胱肿瘤, BCG治疗无效的原位癌,混合性病理类型的膀胱癌,也有学者提出T­1G3肿瘤,保留膀胱治疗后反复复发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等高危患者也可以考虑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手术范围包括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膀胱及周围脂肪,输尿管远端;男性还包括前列腺和精囊,女性包括子宫、附件和阴道前壁。如果肿瘤累及男性前列腺部尿道或女性膀胱颈部,则需考虑行尿道抽除。经腹腔手术应先探查腹腔淋巴结,存在肿瘤转移时患者根治手术的效果是不佳的。手术中应该确保膀胱的密闭及完整性,术中输尿管切缘的冰冻病理对于判断切除范围有很大帮助。

  标准的盆腔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自膀胱外缘到两侧生殖股神经,近端至髂血管分叉水平,远端至盆底筋膜,深至闭孔淋巴结水平的所有淋巴脂肪组织。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扩大淋巴结清扫对于患者提高术后生存率有益,范围可上至腹主动脉分叉水平甚至有达肾动脉水平的报道。目前是否应该常规进行扩大淋巴结清扫仍有较大争议,但一般认为对于膀胱癌患者而言,淋巴结清扫具有治疗作用,如果存在局部淋巴结侵犯可以考虑扩大的淋巴结清扫手术。

  在膀胱切除之前或之后都可以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清扫对于肿瘤治疗以及预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术中盆腔淋巴结冰冻活检的意义仍有一定争议。对于明确存在阳性淋巴结的患者,在手术之后进行辅助化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常规相关文章
浅表性膀胱癌在专业上指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其标准治疗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也有部分患者因为肿瘤位置、大小等关系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少部分患者因为肿瘤恶性度高(如多发T1G3,合并原位癌,反复复发)而行膀胱全切术。前面两种治疗方式均保留膀胱,也为膀胱肿瘤复发埋下隐患,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治疗,可能发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必须行规范、密切的随访复
发布于 2023-02-03 06:22
0评论
       2015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的肌层浸润性和转移性膀胱癌诊疗指南已更新至第3版,该指南由Witjes教授等编写,更加强调多学科合作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中的重要作用。肿瘤分期和分级系统目前分期系统采用2009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TNM标准(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对于肿瘤分级,兼顾使用WHO1973年和2004年的分级标准。表12009年版UICC
发布于 2023-03-13 13:41
0评论
随着人们对肿瘤治疗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保留器官的根治性治疗在肿瘤的治疗上地位日显重要,对Ta-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而言,TURBT即可根治又可保留器官,故已成为标准治疗方式,而对T2期以上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而言,既能根治又可保留膀胱的治疗方式就是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这已成为目前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国内,以放疗为主的膀胱癌综合治疗模式尚未广泛应用,但对晚期或有全身转移的膀胱
发布于 2023-02-03 01:07
0评论
膀胱癌流行病学:癌症发生率被定义为每年每10万人新诊断病例数。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恶性肿瘤。膀胱癌中男性发病通常是女性的3-4倍。在美国,男性膀胱癌是继前列腺癌、肺癌、大肠癌后第四常见癌,占所有肿瘤的6.6%;女性占第9位癌,所有癌症的2.4%。大约75-85%膀胱癌局限于粘膜层,临床上将粘膜层肿瘤定义为Ta,原位癌CIS,或粘膜下肿瘤T1期。这类肿瘤被归类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
发布于 2023-03-22 21:16
0评论
二次电切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疗中的意义 陈海戈*曹明潘家骅孙杰陈奇陈勇辉薛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上海200127上海仁济医院泌尿科陈海戈 摘要:[目的]:调查对于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在首次彻底电切4-6周后行二次电切的肿瘤阳性发现率以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4年3月到2009年6月进行的134例行二次电切的病例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134例二
发布于 2023-01-08 10:01
0评论
1、膀胱肿瘤电切后为什么一定要做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答:浅表性膀胱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有10%~67%的患者会在12个月内复发,术后5年内有24%~84%的患者复发,可能与新发肿瘤、肿瘤细胞种植或原发肿瘤切除不完全有关。术后膀胱灌注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由于肿瘤细胞播散而引起的复发。尽管在理论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可以完全切除非肌层浸润的膀胱癌,但在临床治疗中仍有很高的复发概率,而且有些病例会发
发布于 2023-03-18 04:11
0评论
膀胱及膀胱癌膀胱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是泌尿系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肌性器官,其功能为贮尿和排尿。如同其他许多器官一样,膀胱也会发生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在全身肿瘤中排名第八。在国内男性泌尿生殖器肿瘤中占居首位。近年来,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膀胱癌症状绝大多数膀胱肿瘤病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无痛性血尿。其他症状还有:肿瘤坏死、溃疡、合并炎症以及形成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当肿瘤
发布于 2023-03-01 13:21
0评论
吉西他滨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上海仁济医院泌尿科曹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在于经尿道肿瘤电切术以及术后的膀胱灌注治疗。对于低危患者,常用灌注药物包括表柔比星、丝裂霉素、羟喜树碱等化疗药物;对于中高危癌患者,首推卡介苗的灌注治疗。吉西他滨作为新型化疗药,其静脉化疗方案在临床中对肌层浸润性及转移性膀胱癌显示出良好的治疗作用。最近几年,一些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膀胱
发布于 2023-01-08 11:21
0评论
1、膀胱肿瘤的类型:根据病理类型,也就是组织来源,膀胱肿瘤可分为最常见的尿路上皮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细胞癌,以及很少见的小细胞癌、癌肉瘤等;2、膀胱癌的分级:临床上通常按恶性程度低到高,将膀胱癌分为乳头状瘤、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低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和高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3、膀胱癌的分期:多采用TNM分期标准分为:Tis原位癌;T。无浸润的乳头状癌;Tl浸润粘膜固有层;T2:浸润肌
发布于 2023-01-08 21:06
0评论
膀胱及膀胱癌膀胱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是泌尿系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肌性器官,其功能为贮尿和排尿。如同其他许多器官一样,膀胱也会发生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在全身肿瘤中排名第八。在国内男性泌尿生殖器肿瘤中占居首位。近年来,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膀胱癌症状绝大多数膀胱肿瘤病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无痛性血尿。其他症状还有:肿瘤坏死、溃疡、合并炎症以及形成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当肿瘤
发布于 2023-01-24 11:17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