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10 04:36

  [摘要]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术后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TPEDH)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对34例颅脑外伤术后TPEDH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表现、CT检查结果、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34例TPEDH中,邻近型8例,远隔型26例;单侧者30例,双侧4例;以颞顶部和枕顶部最多见。主要表现为术后意识障碍无明显好转或者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再手术33例,32例确认血肿处骨折存在。出院时GOS评分5分12例,4分8例,3分6例,1分8例。结论 术后TPEDH多见于冲击部位,早期CT复查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改善预后。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 预后
  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EDH)约占急性颅内血肿的22-29%,其中大多数在伤后首次CT扫描就能得到确切的诊断和治疗。但是部分EDH表现为进展性,特别是伤后首次术后发生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往往会影响伤者的预后(1-11)。本文对34例颅脑外伤术后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Traumatic progressive epidural hematoma,TPEDH)进行回顾性总结,对其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治经验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入选标准 伤后因为颅内出血或/和开放性损伤,行开颅清除血肿或/和清创手术,于术后再次CT扫描或/和手术证实,于首次CT扫描无出血者;或者伤后首次CT扫描见少量EDH(幕上<15ml,幕下<10ml)出血的扩大(出血量增加≥25%者)。
  1.2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25例,女性9例;年龄:2~69岁,平均年龄38.2±14.3岁;受伤原因:车祸26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2例;着力部位:额部3例,颞顶部9例,枕顶部17例,枕部5例。入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GCS):3-5分9例,6-8分16例,9-12分4例,13-14分5例。
  1.3伤后首次CT扫描和初次手术结果
  受伤―首次CT扫描时间:1-20h内,平均2.7±3.3h。首次CT检查结果:单侧额颞部硬脑膜下血肿(SDH)者14例,双侧额颞SDH者1例,单侧额颞SDH伴脑内血肿(ICH)8例,单侧ICH者2例,单侧EDH者7例,一侧额颞SDH、对侧颞顶EDH者2例。
  入院后3例先保守治疗,6h内CT复查确认血肿扩大后急诊手术;其余31例入院后立即手术。其中单侧开颅者30例,双侧开颅者4例。
  1.4TPEDH确诊时的主要表现 本组中2例早期病例分别于术后21天和7天确诊之外,余者于术后3-24h(平均9.7±6.9h)确诊。确诊时的主要表现为:术后意识障碍无明显好转12例,一度好转后又恶化6例,出现新的神经症状和体征7例,减压窗外膨2例,临床上无明显变化,术后6h常规CT扫描复查确诊7例。
  1.5最终治疗方法及结果 根据TPEDH与首次开颅手术的位置关系分为邻近型(TPEDH边缘距离首次开颅骨窗5cm内)和远隔型(TPEDH在手术区的对侧,或者血肿边缘距离首次开颅骨窗5cm以外处)。邻近型8例,远隔型26例。远隔型中同侧者3例,对侧者19例,双侧者4例。TPEDH的部位:单侧者中,额部2例,颞部1例,颞顶部13例,枕顶部12例,跨幕上下2例;双侧者中,枕部1例,一侧枕顶、对侧颞顶部3例。
  本组33例再次手术清除血肿,术中见血肿部位骨折者32例,29例有明确出血源,均有骨折处板障出血,其中合并静脉窦出血3例,合并动脉性出血者4例;血肿量:20-50ml者28例,>50ml者5例。保守治疗的1例为双侧减压术后者,血肿稳定并逐步吸收。
  本组死亡8例,病死率为23.5%;死亡原因:脑干功能衰竭死亡5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肺炎1例。其余患者住院时间为17-96天(平均为24.8±20.3),出院时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结果:5分12例,4分8例,3分6例,1分8例。
  2、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颅脑外伤后35%~65%的患者,因为继发性脑缺血、出血和水肿而导致进行性临床表现加重。其中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可使临床恶化的危险性增加5倍,是导致颅脑外伤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术后TPEDH则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置,将能够明显改善伤者的治疗结果。
  2.1临床特点 复习文献并结合本组资料,我们归纳术后TPEDH有如下临床特点:1、主要发生于外伤的着力部位,以颞顶、枕顶、枕部和额部多见,与急性EDH多位于颞部不同;本组83.4%发生于颞顶和枕顶部;2、以远隔型多见,其中冲击部位最多见,也可以发生于同侧或者双侧;邻近型相对较少;3、血肿处多有颅骨骨折存在,本组中仅1例未见骨折存在;4、静脉性出血为主,主要为骨折处板障出血、静脉窦出血,少数为动脉性出血(本组仅4例);5、临床表现多样化,术后意识状态无好转或者一度好转后又恶化,以及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缺失性表现是主要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术后可能无明显的临床变化,由常规CT复查发现;6、多数为对冲部位SDH或/和脑内血肿术后发生,以术后12h内发生最多见;本组除外早期2例亚急性期确诊者之外,余者均在术后12h内明确诊断。
  2.2、早期诊断方法 术后TPEDH的预后与能否早期确诊和及时处理密切相关。手术前后神经状态的对比观察,是早期发现TPEDH的重要方法,意识状态的量化评估尤其重要。此外,伤后持续ICP监测,能够先于临床症状之前及时判断颅脑损伤时的颅内血肿及水肿发展情况;如果发现ICP>2.7kPa,在排除了如呼吸道梗阻、躁动、体位不当等外界因素之后,应该及时复查CT。
  动态CT随访应该是早期发现TPEDH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何时复查CT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早期病例的回顾性总结,我们提出早期诊断术后TPEDH的CT随访方案:1、首次开颅术中,在清除血肿并且减压后,脑组织的张力相对偏高,术后立即CT复查,明确诊断后进行相应的处理;2、如果清除血肿后,脑组织减压效果满意,术后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缺失性表现时,立即行头颅CT复查;3、术中减压确实,即使术后病情稳定,术后6h也常规行CT复查。
  2.3、治疗和预后 EDH血肿通常吸收缓慢,对于有占位效应者应该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除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外,还与是否能早期确诊密切关联。
  本组死亡的8例中,6例为早期病例,确诊时间相对较晚;另2例来诊时已经脑疝时间过长(>3h)。近3年来,由于术后常规6h内CT随访检查,所有患者在血肿未造成严重压迫损害前相对早期确诊和处置,无新死亡病例发生。

颅脑外伤后进行性硬膜外血肿的早期处理是什么?相关文章
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 硬膜下血肿与颅脑外伤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多在伤后数小时或数日出现临床症状。慢性硬膜下血肿常在伤后两周以上出现症状。部分病人无明显外伤史,部分病例可因剧烈咳嗽,血管本身缺陷,凝血过程障碍引起。 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与外伤有密切关系,常不易误诊。慢性硬膜下血肿常不能及时诊断,贻误病情。 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以颅人
发布于 2023-10-02 21:52
0评论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TPEDH)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93例TPEDH病例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和预后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3例中男性72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33±12岁;受伤至TPEDH确诊的平均时间为8±13h;41例为首次CT扫描上少量出血的增大,52例为新发血肿;其中28例为首次开颅减压术后发生。血肿部位以颞顶部和额颞部最多见(54%
发布于 2023-01-10 04:16
0评论
概述 相信有很多的朋友对于硬脑膜下血肿的疾病并不是很了解,而事实上硬膜下血肿的疾病是指脑外伤后3周以上出现临床症状者,该病是老年颅内血肿中最常见的一种,该病一旦发生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相关的医疗诊治,危害性极大,因此,建议中老年朋友,一定要了解自身的身体变化,身体一旦出现不适后,及时诊治,那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步骤/方法: 1、 患者在发病之后,首先会出现意识障碍的情况的情况发生,
发布于 2024-05-01 06:47
0评论
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及脑损伤,其中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脑损伤的程度及其治疗效果。脑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是人的意识及活动的“司令部”。 脑组织呈白色胶冻状,因而最为脆弱,一旦受到损伤则很难再生或修复。发生脑损伤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的方法不正确,会造成患者偏瘫、截瘫,甚至死亡。 那么,发生颅脑损伤后应怎样进行救治呢? 临床经验告诉我们,救治颅脑损伤的病人应该掌握以下五条原则: ①在抢
发布于 2023-11-16 20:22
0评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是颅内血肿中最常见的类型,占50%~60%。临床根据血肿出现症状的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血肿;根据是否合并脑挫裂伤又分为复合型血肿和单纯性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指伤后3天内出现症状者。急性硬膜下血肿吃什么好? 急性硬膜下血肿吃什么好 急性硬膜下血肿(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通常是由于桥静脉破裂出血)与脑内血肿常见于严重的头部外伤。配合严重的脑水肿,它们是大多数死亡病例的致死
发布于 2023-10-02 22:05
0评论
外伤后癫痫系指由颅脑外伤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疾病,需要注意的是外伤与癫痫不仅在时间上存在先后关系、同时也必须存在因果关系。根据初次发病的时间不同,常将外伤后发作分为:1、即刻发作:外伤后24小时内的发作。2、早期发作:外伤后1天~1周之间的发作。3、晚期发作:外伤后1周以后的发作。只有反复发生的晚期发作才能称之为外伤后癫痫。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外伤后癫痫发生率为4%~10%。外伤后癫痫的发病机制:外伤性
发布于 2023-03-16 19:16
0评论
        如何预防急性硬膜下血肿 目前多数研究证明,促使血肿不断扩大,与病人脑萎缩、颅内压降低、静脉张力增高及凝血机制障碍等因素有关。据电镜观察,血肿内侧膜为胶原纤维,没有血管;外侧膜含有大量毛细血管网,其内皮细胞间的裂隙较大,基膜结构不清,具有异常的通透性,在内皮细胞间隙处,尚可见到红细胞碎片、血浆蛋白和血小板,说明有漏血现象。Yamashima等(1985)研究发现,血肿外膜中除红细胞
发布于 2023-10-02 22:12
0评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下腔、伤后三周以上出现症状者。目前对于血肿的出血来源和发病机理尚无统一的认识。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血肿常发生于额顶颞半球凸面,积血量可达100―300毫升。临术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头痛较为突出,部分有痴呆、淡漠和智力迟钝等精神症状,少数可有偏瘫、失语和局源性癫痫等局源性脑症状。临床表现1、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婴幼儿常有
发布于 2023-01-15 23:36
0评论
颅脑外伤即发生于头颅部的外伤,是一类常见的损伤,以跌坠伤和撞伤最为多见,击打伤次之。常发生于灾难、战争或交通事故中。一、总体而言,颅脑外伤分为:1、闭合性:伤后脑组织与外界不相通;2、开放性脑损伤:伤后脑组织通过颅骨及头皮的伤口与外界相通。二、根据受伤的程度将颅脑损伤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轻型:主要包括单纯脑震荡,有或无颅骨骨折,昏迷时间在半小时以内;有轻度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神经系统和脑脊液
发布于 2023-02-19 17:36
0评论
一、宗旨规范我国颅脑创伤病人外科手术指证、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提高我国颅脑创伤病人救治成功率。二、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目前国内外有关颅脑创伤病人,特别是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外科手术治疗的指证、时机和方法存在争议。鉴于外科手术无法进行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和伦理学问题,至今尚无有关颅脑创伤病人外科手术疗效的一级循证医学证据。2006年,美国神经外科专家在收集国际医学刊物发表的800多篇(二级或三级证据
发布于 2022-10-10 13:4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