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14 03:31

  随着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污染的加重,肿瘤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许多恶性肿瘤, 尤其是胃肠道肿瘤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均已是晚期。胃肠道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肿瘤防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胃肠道肿瘤中,胃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胃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常见癌症中居第4位,在癌症相关死因中居第2位,每年因胃癌死亡者约70万例。日本胃癌总的5年生存率为40 %~60 % ,居世界之首,其他国家约20 %左右。我国每年死于胃癌的约有22. 7万人,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 % ,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还不到 1/ 10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 , EGC)手术率低于5 %~10 %。在预后方面,EGC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达90 %以上,而进展期胃癌5年存活率仅为30 %~40 %。因此 ,胃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断的技术
  1、胃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高危人群主要指癌前疾病和癌前期病变的患者。癌前疾病是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 ,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残胃炎和胃溃疡等。癌前期病变指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包括以下连续过程:正常→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浸润癌。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及癌前病变应定期随访,及早给予干预治疗。
  2、胃镜检查
  (1)普通电子胃镜
  EG内镜下表现隐匿,特征不明显,主要是黏膜粗糙感、触之易出血、斑片状充血及黏膜糜烂等。典型的胃癌在镜下表现为结节、肿块、高低不平的癌性溃疡等。
  (2)超声内镜 ( EUS)
  应用高频率 (20MHz)的小探头能更清晰地显示病灶浸润的深度和范围。EUS还可用于判断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多数认为圆形,低回声或内部回声不均匀,以及与肿瘤部位回声相同者多为转移淋巴结,而炎性淋巴结多为高回声、椭圆形,周边模糊。EUS还可对胃癌准确分期,从而指导治疗;亦可用于术后随访发现残余癌或复发癌。由于受到超声束穿透距离的限制,一般肝右叶大部、腹腔内肠系膜上血管以下的后腹膜和肠系膜淋巴结等均不能被EUS探及,所以 EUS对远处转移不能提供结论性诊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胃镜诊断技术,正在临床上逐步推广和试用,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这些新技术分别是:
  (3)色素内镜
  色素内镜是指在内镜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辅助使用色素制剂及染料,以增加病变与正常组织对比度,使病灶的形态、范围更为清晰,从而提高胃癌的目视发现能力,引导活检及治疗,提高病变检出率。
  (4)放大内镜
  放大内镜可将内镜下的物像放大数十至上百倍,清晰显示消化道黏膜的腺管开口、 微细血管等细微结构变化,在放大内镜下,胃肠道早癌显示为黏膜上皮下毛细血管和集合静脉消失,并出现大小、外形和分布不规则的肿瘤微血管。
  (5)荧光内镜
  原理为生物组织内的化合物与特定波长的发光物发生反应,可以发出特殊的荧光信号。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生化特征不同,对应的荧光光谱存在特异度。荧光内镜可清晰显示胃肠道早期肿瘤以及黏膜浸润程度,但对胃表浅性肿瘤的特异度不强。自体荧光内镜在指导活检方面有较强优势。
  (6) 红外线电子内镜
  优点是红外光可穿透组织,利用带有780~840 nm的远红外线光源的电子内镜,可看到黏膜细小血管的形态,可用于区别黏膜癌、黏膜下癌和进展期癌;还可清晰显示胃黏膜下血管情况。
  3、影像学检查
  (1)钡餐造影
  常规钡餐对胃黏膜的微细结构显示不足,目前主要应用双对比钡餐检查,能发现各型 EGC,包括癌灶最大径< 1 cm甚至0 .5 cm的小胃癌和微小胃癌。有可疑发现时须行内窥镜检查。
  (2)CT
  尤其是螺旋CT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可较好观察消化道内外的情况及远隔器官有无转移,对于主要向壁外或壁间生长的胃肠道肿瘤具有独到的诊断效果 ,明显优于内镜和消化道造影检查。螺旋CT依靠胃肠壁厚度变化、异常强化和增厚以及黏膜的变化,提高胃肠道肿瘤(尤其是早期肿瘤)的检出率、精确肿瘤分期。CT仿真内镜可立体直观显示并能准确测量病灶大小,与胃镜活检结合可提高 EGC的诊断正确率。
  4、病理学诊断
  此项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内镜检查时多处取材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因受取材深度影响 ,对浸润深度及与周围的关系尚需结合其它手段来综合分析。

胃癌可以做哪些检查?相关文章
概述 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年平均死亡率约为23.53/10万,后发,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男女发病率比例为2:1,胃癌的确切病因尚完全不明确,目前认为与一些因素是有一定的关系,主要是地域环境与饮食因素,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癌前病变,遗传和基因,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有血缘关系的胃癌病人的亲属气外发病例,对照要高四倍。 步骤/方法: 1、 我要临床上的检查方法
发布于 2023-10-02 23:01
0评论
1.常规检查 (1)粪便检查:粪便检查是发现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一种常用方法,如果多次大便检查隐血持续阳性,应怀疑胃肠道肿瘤的可能,进行进一步检查。 (2)体格检查胃癌患者通常会有一些消化道的症状,如腹胀、腹痛、食欲减退等,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可发现患者是否有明显消瘦,是否有黄疸(皮肤、眼睛发黄),是否有明显的腹胀;对患者触摸检查,如触摸颈部,确定是否有明显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触摸腹部,判断
发布于 2023-03-24 20:15
0评论
概述 胃癌这种疾病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了,在很多患者看来,癌症是一种可怕的存在,极大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但是本病也是可以治疗甚至是达到治愈的目的的,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对于疾病要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这样也是能够保证疗效的。接下来呢就让我们来一起具体的了解一下关于胃癌这种疾病究竟患者应该进行哪些检查呢。 步骤/方法: 1、 对于做对检查给胃癌准确“定型”这个问题呢,
发布于 2023-10-03 02:21
0评论
概述 胃癌,属于胃部疾病中的一种。近年来,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胃癌疾病的发生率在逐年升高,与此同时,年轻人患上该疾病的概率也在明显增加。这主要与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规律饮食以及饮食不科学等因素有关。许多人在了解胃癌疾病时,对于胃癌疾病该如何检查的问题比较关心,对于胃癌疾病,人们需要做的检查有以下几点:胃镜检查,主要用于发现早期胃癌;CT检查,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步骤/方法: 1、 胃镜检查,
发布于 2023-10-03 08:21
0评论
概述 我们大家都知道,胃癌是一种可怕的恶性肿瘤,对于胃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对于胃癌的患者,应该到正规的肿瘤医院进行检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对于胃癌早期可以通过手术来治疗手术,能够有效地根治胃癌的疾病,不过也比较容易复发转移,最好可以采用中医进行巩固治疗,下面小编和大家详细的来介绍一下,哪些方法治疗胃癌好? 步骤/方法: 1、 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哪些方法治疗胃癌好?对于胃癌
发布于 2023-03-26 03:27
0评论
2014年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统计报告中,中国胃癌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在全球新增胃癌病例和相关死亡人数中,中国占比已超过40%。然而与我们一水之隔的日本,胃癌发病率同样是所有癌症之首,但是患者生存率却比我国好的不是一点点,差距之大,令人唏嘘。据了解,日本的胃癌患者中一期病人占到50%,I期胃癌大多数是胃镜筛查时发现的,做胃镜发现病灶的同时就可切除病变部位,由于下手早,治愈率可以达到90
发布于 2022-12-14 15:14
0评论
概述 胃癌是一种可怕的恶性肿瘤,现在不少年轻人容易患有胃癌的疾病,胃癌都是由于长期暴饮暴食,饮食无规律所导致的,或者经常的吃一些腌制类的食物,都会导致胃癌疾病的发生,对于女性胃癌的症状,我们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女性胃癌患者的症状偶有呕吐、食欲减退、黑便等,上腹部饱胀感、沉重感,下面小编和大家详细的来介绍一下,女性胃癌症状有哪些? 步骤/方法: 1、 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女性胃癌症状有
发布于 2023-03-25 20:31
0评论
概述 具体有哪些中药可以治疗胃癌呢?听说中药会对胃癌的治疗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但是具体有哪些中药呢?能起到提高免疫力,并且改善机体环境的中药大家知道吗?都有哪些呢?具体不是特别懂,大家可以都出来讲一讲,希望能了解了解,这些中药有哪些效果非常好嘛,还有哪些中药能起到辅助功能并且有效的抑制癌细胞么?有哪些抗癌能力很强的呢? 步骤/方法: 1、 有很多的中药可以有效的抑制癌细胞,而胃癌,是最为
发布于 2023-10-03 07:17
0评论
胃癌的早期症状不容易发现,原因是因为其病症和普通消化道疾病类似,可能仅有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这些症状极易与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相混淆,容易让人放下戒心。在中国大多数胃癌病人到医院就诊时,往往已经出现比较典型的症状,这时候癌症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了。要想获得治疗胃癌的最佳时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胃癌早期信号的重视程度,认识胃癌的早期症状,对于防治是由一定的帮助的。下面介绍的几种胃癌的早期症状,平时
发布于 2023-03-12 18:36
0评论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特别在我国,胃癌是继肺癌之后的第二大常见肿瘤,每年新发胃癌患者40万人,死亡30万人,占到所有因癌症死亡人数的23.2%,已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及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胃癌男女发病比率为3:1,发病年龄高峰为50岁-60岁,但近年来已呈现年轻化趋势。胃癌如此可怕,它的发生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目前普遍认为下列因素与胃癌的发生有关:1、环境因素:不同国家与地区发病率的明显差别说明
发布于 2023-01-09 15:11
0评论